体力活儿让机器去干
——药房自动化设备让药师工作回归本职

2010-11-02 00:52李璐瑒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1期
关键词:伊文药房药师

本刊记者◎李璐瑒

ROWA 诞生于上世纪90 年代初,中文名“欧娲”,是一个封闭式的长方体空间,有进药口和出药口,里面有一支灵活的机械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按照计算机上所输入的处方指令“抓”住一盒盒药品,准确送上传送带,最终,药品从一条螺旋式的通道滑出来。整个系统是在一个三维的空间平台里根据管理软件的指令自动运作,通过机械手“拿药”,准确快捷,大大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据了解,这种药房自动化设备最先在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兴起。在中国,近几年来药房自动化也正方兴未艾。记者日前走访了国内最早引入ROWA 药房自动化系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 医院的门诊药房,并采访了欧娲大中华区的独家代理——北京欧迈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吉文。记者发现,虽然药房自动化设备的引进已经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并且给我国药学工作模式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但要想在国内的医院药房和药店发挥更大的作用,似乎还需要一段探索和适应的过程。

优点显而易见,缺点有待改进

在解放军302 医院,记者看到门诊药房有两个ROWA 的出药口,但没有投入使用,络绎不绝的取药病人还是从药师手中取走动辄十余盒甚至几十盒的药。原来,这两个发药窗口是专科门诊药房,由于302 医院是以肝病治疗为主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一些治疗肝病的药用量很大,同一种药常常要开出很多盒,这种情况下,ROWA 的普通出药口速度不敌人工发药。

▲通过机械手拿药,顺着固定的通道“滑”出来,整个过程准确而快速

而在另一侧的综合门诊药房,ROWA系统运转良好,药师拿到处方后确认发药,不一会儿处方上的药就从ROWA 的出药口滑了下来,整个过程迅速而准确。主管药师王伊文向记者介绍,首先,机器发药大大减少了人工发药的差错,并且对药品密集储存,节省了很多空间,占地10 平方米左右,可以存放4 万余盒的药。其次,ROWA 的自动进药系统很好用,把不同的药品放上去,机器手会自动“拿起”药,通过识别条形码来实现药品归类,1 小时能进1000 多盒药。此外,ROWA 系统内对于各种用药配伍的禁忌都有警示,当不能同时使用的两种药出现在同一患者的购买指令中时,系统会自动向药师提示。在药品效期管理方面也很科学,机器会自动让近效期的药品先出,节省了药师的很多精力。

另据了解,目前各医院的HIS 系统都不同,像北京地区的医院分别隶属部队系统、武警系统、卫生部、北京市等等,各医院使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而发药系统是HIS 系统重要的一部分,ROWA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与医院目前所有的HIS 系统进行无缝联接。王伊文向记者举例说,适合ROWA 系统自动发药的药品包括常用的口服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等具有规范盒包装的药品,而注射剂等液体药品以及一些精麻毒放类药品则不适用,还需要摆在药架上由人工拿药。如果一张处方上既有ROWA 系统自动发的药又有需药师人工发的药,系统会一目了然地指出,这就是ROWA 与HIS 系统的连接。另外,ROWA 有自己的一套库存管理程序,与医院HIS 系统的药品库房管理数据也可以互通。

说到ROWA 的缺点,王伊文拿起两盒儿童用药向记者演示:“这两种药品的包装不是规则的长方体,对这种异形的药品包装,机器无法完成进药。所以它对国内药品包装的规范化和质量有一定要求。”王伊文又拿起一盒中药丸剂告诉记者:“国内有60%以上的药品包装还比较规范。但是现在我国药品价格一再往下调,厂家也在降低成本,把包装盒做得较软,时间长了由于温湿度等原因,会导致包装盒变形,机器手‘拿不起来’。像这种丸药的包装盒就比较软,而且丸药又比较重,机器在‘拿药’过程中比较困难,常常卡住。”

还有一点使得ROWA 在国内“水土不服”,就是灰尘。王伊文告诉记者,ROWA“拿药”的机械手主要是靠一个小吸盘把药“拿”起来,因此药盒上的灰尘对这一过程影响较大。从ROWA 的家乡德国过来的工程师看过302医院的使用情况后也表示,相比较,北京这里的灰尘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ROWA机器手的正常运行。

机器代劳 药师有望回归本职

据了解,ROWA 由德国研发并生产。l993 年,德国欧娲公司开始形成有关的设计理念,时至2005 年,ROWA 公司已占据德国市场份额的74%,欧洲市场的48%。欧洲的每一个国家,几乎都有欧娲的芳踪。在2005 年左右,ROWA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将ROWA 引入中国市场的北京欧迈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吉文告诉记者,引入ROWA 和中国的大环境有关。2005 年ROWA 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对于药房自动化的概念,从政策到市场了解程度是零,院长和药剂科主任也都没有这方面的概念。

2005 年ROWA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有大连锁药店的老总认为自动化设备的价格昂贵。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说:“德国劳动力成本高,通过机器来节约成本行得通,而我国的情况恰恰是工人多,劳动力成本低。这些设备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有些超前。”对此,姜吉文认为情况恰恰相反,“现在距离ROWA 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过去五年了,我国对这种药品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院长和药剂科领导的观念已经转变了,可以说,大环境比以前更适合药房自动化设备的推广与发展”。

姜吉文认为中国应该大力推广这种自动化的药房设备,让药师回归本职。“在中国,‘用人便宜’是因为药师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只干拿药的体力活儿,招几个识字儿的高中生就够用了。我国临床药师的水平不高,原因就是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了干体力活儿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审核医生的处方。药师们带着博士帽,却干着蓝领的活儿。有些三甲医院药房的药师每天奔波于各药架之间,拿药走的距离要超过10 公里,这是一种知识的浪费。药房自动化设备把药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归本职工作,去指导临床用药,这样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解放军302 医院门诊药房主管药师王伊文也表示,自动化的发药机将药师从机械的拿药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用药知识的介绍。现在大多数药师除了要提供药学服务外,还要做盘点、到库房取货等诸多工作,而采用电子化系统后,所有药品存量信息都可以从系统中读取,整理库房、取药等体力活可以统统让机械包办。对此,姜吉文指出:“药房不应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岗位,而应该是一个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的把关部门。”

哪些医院适合使用ROWA

记者了解到,一整套药房自动化系统少则一两百万,多则上千万,在我国还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那么,哪些医院药房在使用这一套先进的药房管理系统呢?

王伊文告诉记者,采用药房自动化系统,选择新药房比改造老药房容易得多。新楼的图纸一出来,就可以为医院量身设计这样一个自动化药房。在地坛医院新药房,甚至可以做到药师只须坐在窗口前,收进处方后都不用起身,机器就会把处方上的药送到手边,药师审方后把药递出去即可。

解放军302 医院药学部主任韩晋也表示,不同医院有不同的建设方式,引进ROWA 系统与医院的整体实力有关,医院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适合用这种自动化设备。引进ROWA 系统应与医院的发展同步。同时韩晋也表示:“水土不服的地方肯定会有,希望根据中国国情量身打造,并根据不同医院的不同情况来设计。”

北京欧迈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负责技术方面的张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最初引进这套设备时主要是宣传其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包括在差错率及效期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但对于一些处方量特别大的三甲医院,一开始我们也不敢和他们接触,怕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可以说,前四五年是一个宣传的过程,希望逐渐被我国的一些医院接受。此外,药房自动化设备也会根据中国的国情,逐步改进。例如,大医院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是拿药高峰,现在的快速出药系统的出药量大大提高,完全能够满足大医院的处方要求。”

据姜吉文介绍,老药房受空间等因素限制,改造困难较多,因此,药房自动化系统比较适用于一些改建、扩建、新建的大医院。例如,已经搬迁的地坛医院和即将搬迁的天坛医院,在同这些医院接洽时有一个“最佳介入期”,可以在这段期间同承建方进行沟通,从药房的使用角度来提供建议。虽然从长远来看,可能三、五年后成本就回来了,但是一下子拿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很多中小型医院领导还是很谨慎的。而对于大型医院来说,政府肯投钱,所以三甲医院仍是推广ROWA 的主要目标。

姜吉文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一个功能单元中机器手从一只变为两只,机器手一次“拿”药的数量也从1 盒增加到3 ~9 盒,一个药房里可以放5 ~6 个功能单元,这样算下来,比解放军302 医院门诊药房使用的第一代ROWA 的效率增加了几十倍,可以应对大医院每天上万张的处方量。“现在看来,当时把302 医院作为首选,做得还不错!”姜吉文对ROWA 的前景信心十足,“目前全国有十几家医院定下了意向,北京、广州、深圳、江浙等地的一些医院,年内可能就有用户使用上。从药品现代化管理的趋势来说,这个发展方向还是很明确的!”

猜你喜欢
伊文药房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隐藏在巧克力里的爱
恐怖菜园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