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中嗜血杆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2010-11-05 01:38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内酰胺酶嗜血

李 云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检验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嗜血杆菌(Haemophilus)是苛养性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和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 lainfluenzae)是引起小儿和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20年来,由于β-内酰胺酶的产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有了显著增加,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的出现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1]。因此,嗜血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的研究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本地区的嗜血杆菌感染情况作了调查,并对相关药敏进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标本为从深部咳出合格痰液和咽拭子,均来自我院2007年1~10月诊断为呼吸道感染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痰液705份,咽拭子55份。患者年龄为3个月到88岁。

1.1.2 试剂 含有V、X因子的嗜血杆菌专用HAE巧克力培养基(BIOMERIEU公司),HTM药敏培养基、Nitrocefin纸片、X、V因子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药敏纸片为北京天坛药物有限公司产品,标准菌株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方法

1.2.1 菌株分离与鉴定 送检标本立即接种血平板和HAE巧克力平板,置于35℃,5%~10%二氧化碳培养24 h。挑取血平板上不生长、巧克力平板上生长的无色透明或灰白色半透明、圆形隆起、光滑、边缘整齐,湿润不溶血、露滴状菌落、并有特殊闪光,直径0.5~1 mm的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呈阴性短小杆菌、球杆、少数呈细丝状等多形态性。同时做卫星试验,将可疑菌落同时接种于血平板、普通琼脂(M-H)平板上,密涂划线,再用金葡菌点种,两点相距2 mm以上。35℃,5%~10%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培养24 h。血平板卫星试验阳性、M-H平板卫星试验阴性者,为流感嗜血杆菌;血平板和M-H平板卫星试验同时阳性者,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同时进行V、X、X+V因子需求试验。根据菌落形态、染色镜检、卫星试验及因子需求试验等特点进行菌株鉴定[2]。疑难菌株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100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

1.2.2 β-内酰胺酶测定 采用头孢硝噻吩法,按照说明书操作。将Nitrocefin纸片湿润,涂上嗜血杆菌菌落,观察纸片颜色变化,变红色表示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1.2.3 药敏试验 使用HTM琼脂培养基,纸片扩散法测定。结果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判定。标准菌株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符合质控要求。

1.3 统计学分析

用卡方检验对各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嗜血杆菌的分离

760份痰液和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嗜血杆菌130株,分离率为17.11%(130/760)。其中,流感嗜血杆菌85株,占65.38%(85/130);副流感嗜血杆菌45株,占34.62%(45/130),其他嗜血杆菌未检到。

2.2 β-内酰胺酶试验

130株嗜血杆菌中共检出38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产酶率为29.23%(38/130)。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1株,产酶率24.71%(21/85);副流感嗜血杆菌17株,产酶率37.78%(17/45)。

2.3 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附表 130株嗜血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嗜血杆菌主要寄居在人类上呼吸道黏膜,在呼吸道感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嗜血杆菌常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严重疾病,特别是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最强。嗜血杆菌所致疾病分为两类,即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前者主要属于外源性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儿童;后者主要由寄居于上呼吸道的无荚膜菌株所致,常见于老人。两类感染均可引起呼吸道本身疾患,亦可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菌血症、脑膜炎、脓毒性关节炎等[3]。

本院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17.11%,低于国内报道的20.0%[4]。其中,流感嗜血杆菌的百分率较高,为65.38%;副流感嗜血杆菌的百分率为34.62%。嗜血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根本无法检出,其主要原因是该菌为苛养菌,生长时需要X、V因子,所以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标本的质量,培养基的质量,实验方法是最重要因素,只有消除以上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检出率。

嗜血杆菌在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分离率已越来越高。但继发感染多见于成人。近年报道显示,临床嗜血杆菌感染中,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率呈逐年增多趋势。国内外资料表明,副流感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5]。我院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这可能与地域环境因素及抗生素使用等因素有关。

嗜血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其主要耐药机制是β-内酰胺酶的产生,它能水解氨苄西林。因此,对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耐药性增长是伴随着β-内酰胺酶阳性率增高同时发生的。本地区嗜血杆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9.2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产酶率为24.71%,副流感嗜血杆菌产酶率为37.78%,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全部耐氨苄西林,未见β-内酰胺酶阳性而对氨苄西林敏感的菌株。可见,β-内酰胺酶阳性能预测嗜血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

随着嗜血杆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现嗜血杆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药敏结果表明,嗜血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依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齐霉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唑啉<氯霉素<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略有差异,但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均显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齐霉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低,均小于5%,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造成嗜血杆菌耐药性的主要机理是嗜血杆菌可产生以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其次是由于细菌细胞膜通透性降低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结构位点发生改变,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活性下降产生耐药性。另外,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可使耐药菌株选择性生长,促进带菌状态的形成。增加耐药菌的扩散机会[6]。

[1]朱泽航,蔡逸婷.人群呼吸道中嗜血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1):13-16.

[1]ZHU ZH,CAI YT.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study of Haemphilus in respiratory tract of crowd[J].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2007,25(1):13-16.Chinese

[2]李影林,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2.

[2]LI YL.editor.Clinical Microbilogy and Inspection[M].Beijing:Public of the People's Health,1995:282.Chinese

[3]吴春凤,姜焕好,曾东良,等.2004至2005年我院嗜血杆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1):78-79.

[3]WU CF,JIANG HH,ZENG DL,et al.Separ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test of Haemphailu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4~2005[J].Chinese of Microecology,2007,19(1):78-79.Chinese

[4]陈民均,谢秀丽,张秀珍,等.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的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6(4):46-47.

[4]CHEN MJ,XIE XL,ZHANG XZ,et al.Separt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test of Heamophilus influenzae in the aera of Beijing,shanghai and Guangzhou [J].Chinese of Infectious Diseases,1998,16(4):46-47.Chinese

[5]卢明芹,李 骥,王晓东,等.医院获得性副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感染临床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4):312-314.

[5]LU MQ,LI JI,WANG XD,et al.Clinical and drug resietance study of Heamophilus influenzae i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cquired from hospital[J].Chinese of Microecology,2006,18(4):312-314.Chinese

[6]方晓霞,陈维媚,王文天,等.我院嗜血杆菌分离率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92-894.

[6]FANG XX,CHEN WM,WANG WT,et al.Spearation rate and drug resistance monitor of Heamophilus in our hospital[J].Chinese of Nosocomiology,2002,12(12):892-894.Chinese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内酰胺酶嗜血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奶牛产生β-内酰胺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