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酰胺酶

  • 生牛乳中β-内酰胺酶检测杯碟法的优化
    -2]。β-内酰胺酶是一种抗生素分解剂,能将牛乳中抗生素残留量降到限量标准,为谋取经济利益,一些不良商贩利用此原理在生鲜牛乳中违法添加β-内酰胺酶,从而得到“无抗奶”,更滋生出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因此牛乳中有β-内酰胺酶的残留[3]。国内外对生牛乳的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碘量法和杯碟法[4-7]。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6]。碘量法灵敏度差且不同样本重复性差[7]。杯碟法灵敏度高,易操作,易判定[9-13]。但该方法不能排除非人为

    食品工业 2023年9期2023-10-19

  • 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35株(48.61%),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11株(36.6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分别为1株、8株,检出率分别为1.39%、26.67%,CR-ECO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CR-KP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7.50%、50.00%,其余药物耐药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1期2022-07-11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研究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感染科送检的各类标本129份,对标本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性试验。对产ESBLs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并对药敏結果特点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29份感染标本中,共检出各类菌株145株,其中产ESBLs肠杆菌92株,检出率63.45%,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5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5株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5期2022-04-02

  • 口服β-内酰胺酶保护SD 大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免受β-内酰胺抗生素所致损伤研究
    一种重组β-内酰胺酶--BL,并制备成肠溶包衣微丸,用于降解排泄进入肠道的 β-内酰胺抗生素。在此,我们报告了其在大鼠中进行的临床前药效评估,使用氨苄西林和头孢替安作为模型抗生素。在其中一项研究中,动物经尾静脉注射1剂抗生素,经过口给予3剂赋形剂或不同剂量的 BL(24~144μg/剂量),收集血液和肠道样本,并测定抗生素浓度。在另一项研究中,动物每天腹腔注射1剂抗生素,连续3天,并每天经口给予3剂赋形剂或不同剂量的 BL(72~216μg/剂),另有一组

    医学概论 2022年1期2022-03-22

  • 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常用检测方法
    303)β-内酰胺酶是一类水解酶,可以催化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抗生素失去抑菌活性。鉴于此,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没有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进行采奶,导致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为了躲避检查,人为添加β-内酰胺酶,营造“无抗奶”的假象。β-内酰胺酶缺少安全性评价,其加入增加了乳品行业安全风险,因此针对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非常重要。目前尚未制定国家检测标准,仅在《生乳中β-内酰胺酶的测定》(NY/T 3313—2018)中规定了生乳中β-内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34期2021-11-28

  • 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也不断增多,更加容易在医院爆发流行[1-3]。因此,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对预防该菌株的流行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为例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预防上述药物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理论指导,现将研究的过程、结果进行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对凌源市中医院2018年7月1日~2020年6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6期2021-09-05

  •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多残留
    316)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其能够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竞争性结合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使酶失活,恢复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1-4]。目前常见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舒巴坦、克拉维酸、他唑巴坦和阿维巴坦,结构见图1。食品中残留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是内源性残留,在动物生产中,为提高抗生素的抗菌作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但由于不规范用药甚至滥用问题,导致奶及动物组织中β-内酰胺酶

    食品科学 2021年14期2021-07-28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泵系统 β-内酰胺酶 Research on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Burkholderia Cepacia/FANG Xing, LIU Xuelin, DING Peil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32): -188 [Abstract] Burkholderia cepac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opp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32期2021-03-25

  • 杯碟法中藤黄微球菌的添加方式对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检出限的影响
    乳中添加β-内酰胺酶[3-5]。β-内酰胺酶作用于抗生素产生的噻唑酸物质会导致人体发生过敏反应[6-8]。虽然现在人们开始重视β-内酰胺酶的添加对生鲜乳的品质有不良的影响,但是近几年关于β-内酰胺酶检验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早在2009年我国就将β-内酰胺酶列为违禁添加物,不得检出[9]。关于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但主要还是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其中的杯碟法因其结果准确、特异性强、重现性好被列为β-内酰胺酶检测的标准方法[10]。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

    中国乳品工业 2021年2期2021-03-08

  • 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常用检测方法
    摘 要:β-内酰胺酶是一类可以催化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酶,基于该原理,不法商贩为了躲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查,人为向乳及乳制品中加入β-内酰胺酶,营造“无抗奶”的假象,增加了乳品行业的安全风险。本文从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残留危害、残留现状和检测方法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的优劣势,包括微生物分析法、仪器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方法,旨在为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关键词:乳及乳制品;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残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12期2021-01-04

  • 38株西藏牦牛源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亚型流行及耐药性情况。利用药敏试验、PCR检测技术对实验室保存的38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研究。ESBLs检测结果显示,在初筛以及确认试验中,有21株牦牛源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检测为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55.3%。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38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中有34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U,检出率为89.5%;13株产毒性大肠杆菌携带CTX-M-1,检出率为3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4期2020-08-28

  • 我院近四年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监测的对比分析
    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情况、主要革兰阴性细菌药敏情况的年度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学分析,找出细菌耐药率的变迁及差异。结果 近四年总计收集24 430株菌株,主要的革兰阳性菌占26.52%,前三位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占42.40%,前三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大肠埃希氏菌的敏感率仍较高,近年可达到97.75%。但在大肠埃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5期2020-07-04

  • 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制及相关抑制剂探究
    摘 要】β-内酰胺酶是治疗感染疾病的一款重要的抗生素,近年来,医学界不断发现与丰富了β-内酰胺酶的新种类;此外近年来,由于各类细菌耐药性在不断发生变化加强,因此对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将从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制以及β-内酰胺酶的抑制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关键词】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抑制剂【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引言在抗生素抑菌治感染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今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2020-04-10

  • 肿瘤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 及耐药性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标本中分离出428例大肠埃希氏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ESBLs共计285株,占66.85%;其中尿液分布最多占28.42%;且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高达90%以上,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3期2019-10-21

  • 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可检测到β-内酰胺酶基因,与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一致。70株(65.4%)TEM基因阳性,2株(1.9%) ROB基因阳性。2株(1.9%) bexA荚膜基因阳性,3株(2.8%) bexB荚膜基因阳性。仅1株可分为f群,其余菌株均为不可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NTHi)。10株(9.3%)为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株。结论 济南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流行株为NTHi,其中产β-内酰胺酶及非产β-内酰胺酶导致的氨苄西林耐药率均在升高。【关

    新医学 2019年9期2019-10-20

  •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產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液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将分离的1063株大肠埃希菌和202株肺炎克雷伯菌株进行ESBLs确证试验。 结果 3年内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是42.24%和38.6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1期2019-10-10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是一种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 可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 在我国, 大肠埃希菌的产ESBLs发生率约为45%左右, 不同国家及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研究显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易感人群感染的关键因素, 同时也是医院内传播的主要病原菌, 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广泛重视。为此, 本院将具体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特点、耐药现状、耐药机理、治疗药物做如下综述,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关键词】 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3期2019-10-01

  • 214例肛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埃希菌;β-内酰胺酶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9.10.022Bacterial Culture of Pus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in 214 Patients with Perianal AbscessZHANG Xinying1, SUN Linmei2, SU Hongbo2, LIANG Ji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2019-09-10

  • 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监测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监测情况, 从而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 选取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检验科检测的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324例,对上述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存在的174例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全称: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简称:ESB Ls)进行监测。结果:产ESB Ls的大肠埃希菌有83株 ,占总例数的47.4%,其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和头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2018-12-28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致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耐药性调查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致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耐药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检验科细菌培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以及产酸克雷伯菌的菌株,在剔除重复菌株后,进行细菌耐药谱调查,并判断是否为医院感染,同时分析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差异。 结果 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共检出产ESBLs细菌共647例,社区感染598例,医院感染49例,在对我院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的产ES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3期2018-12-18

  • 192株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耐药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s, ESBLs)菌株组对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某些氨基糖苷类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ESBLs组。结论:只有精确开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AST),根据AST来精准用药才会避免重症监护室病人无药可用,预后差的现象发生。【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药物敏感性试验(AST)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10-22

  • 1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重症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初始用药方案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莫西沙星联合更昔洛韦,临床药师根据患者血象感染指标升高建议停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和莫西沙星,加用美罗培南;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回报建议停用更昔洛韦,继续使用美罗培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建议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需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降阶梯序贯治疗,并建议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奇霉素。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经治疗后,患者体温、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中国药房 2018年3期2018-10-19

  • 某院2011—2017年非痰标本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结果:该院非痰标本中共分离出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546株,占非痰标本病原菌总数的4.80%(546/11 375),占阴沟肠杆菌总数的38.97%(546/1 401);检出率排序前3位的非痰标本依次为伤口分泌物(27.29%)、中段尿(25.82%)、血液(21.79%),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22.89%)、神经外科(18.68%)和普外科(16.67%)。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对大部分

    中国药房 2018年8期2018-09-10

  • 2012~2016年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分析
    性试验;β-内酰胺酶【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drug resistance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The strains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isolated from Shandong Pr

    新医学 2018年3期2018-09-10

  • 403例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耐药率大肠埃希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也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近几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造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不断增高,并且出现了大量产超光谱β-内酞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2]。本文通过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門诊及住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2018-09-04

  • 革兰氏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条独特的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通路,在和等国际主流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担任浙江省微生物学会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革兰氏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徐超奕,张婷,蔡静晓,余志良,裘娟萍,音建华浙江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徐超奕, 张婷, 蔡静晓, 等. 革兰氏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生物工程学报, 2018, 34(8): 1288–1296.Xu CY, Z

    生物工程学报 2018年8期2018-08-28

  • 成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
    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42.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对产ESBLs的敏感率>90.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6.5%),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对其的敏感率>90.0%。术后SSI的发生率为9.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54,95%CI 1.087~4.973,P=0.030)。结论 成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应选择对产ESB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6期2018-02-22

  • 酥油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对酥油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报道罕见。鉴于此,本文就酥油中β-内酰胺酶概念、来源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酥油的食品安全、人类健康提供研究思路。1 β-内酰胺酶概念β-内酰胺酶,俗称抗生素分解剂,它是由细菌产生的,能够裂解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β-内酰胺环,可导致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增强,降低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据有关报道,β-内酰胺酶现已有200多种,其中头孢菌素酶、青霉素酶和超广谱酶被广泛应用。2 β-内酰胺酶的来源食品或牛奶中的β-

    畜禽业 2018年12期2018-02-14

  • 老年人频繁再发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颈硬化、卧床、留置尿管等。结果 尿培养中, 大肠杆菌67例, 肺炎克雷白杆菌2例, 白色念珠菌3例, 摩根氏摩根菌3例, 奇异变形杆菌2例, 草绿色链球菌、枸橼酸杆菌、氟劳地氏枸橼酸杆菌、粪球菌、产气肠杆菌、施氏假单胞菌各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颈硬化、卧床、留置尿管情况比较差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4期2017-09-14

  • 2013~2016年某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率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3.009【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trends of drug resist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E.coli) in a hospital,so as to guide rational use of

    右江医学 2017年3期2017-07-12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采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初步筛选和表型确证试验,并对阳性患者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共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02株,其中痰液标本中检出最多,占38.74%,其次是全血和尿液,分别占28.81%和13.91%;科室分布以儿科和普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14期2017-07-01

  •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范美婧1,陈媛1,蔡兴航2,臧小丹1,岳崇慧1,孙琦1,于广吉1,于国萍1(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咸阳712046)利用青霉素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对乳中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分别对乳中β-内酰胺酶的保存时间、灭菌方法和酸碱处理对其稳定性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而对乳中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青霉素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乳中的β-

    中国乳品工业 2017年4期2017-05-15

  •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徐晓平 许健波 胡俊青目的 评价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科室分离出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500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头孢咪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将数据输入WHONET5.4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0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不产酶菌株179株(35.8%),单产ESBLS株277株(55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8期2017-01-12

  • 陕西省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与结果分析
    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与结果分析秦婧,张莉,舒静,樊成(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西安710048)本次检测共有149份生鲜乳样品,其中鲜牛乳96份,鲜羊乳53份。旨在了解陕西省生鲜乳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及其残留状况。采用食品整治办[2009]29号指定检验方法4《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物质检验方法-杯碟法》。结果 共检出17份β-内酰胺酶阳性样品,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1.4%。17份阳性样品中,鲜牛乳9份,鲜牛乳阳性样品检出率为9.

    中国乳品工业 2016年9期2017-01-04

  • 来源于患儿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超广谱B-内酰胺酶;儿科;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6-28-04根据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计,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在儿童中的检出率排列第三,仅次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可感染呼吸道、尿道等多个部位。KP的耐药机制与超广谱B-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1actamase,ESBLs)关系密切。为了解KP的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6期2016-10-10

  • 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住院肿瘤患者下呼吸道的合格痰标本中分离出72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4.7%(25/72);药敏试验的耐药分别为:氨苄西林43.1%(31/72)、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47.2%(34/72)、头孢克洛19.4%(14/72)、四环素19.4%(14/72)、氨曲南16.7%(12/72)和氯霉素16.7%(12/72),而对头孢呋辛、头孢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4期2016-08-10

  •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超广谱b⁃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lactamases,b⁃ESBLs)、ampC酶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blaKPC⁃2、blaIMP⁃4、blaCTX⁃M、blaCTX⁃M⁃15、blaVIM⁃1、blaTEM、blaSHV、ampC、gyrA、parC,并对KPC⁃2、ampC、gyr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用PCR技术证实了29株为产KPC、IMP型碳青霉烯酶的KPN,并且携带TEM、SHV型b⁃ESBLs,其中18株同时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4期2016-07-28

  • 四川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产β-内酰胺酶及血清型的检测
    药性、产β-内酰胺酶及血清型的检测代鹏飞1,舒刚2,林居纯1,钟钦卿1,邓林1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实验室,温江611130;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物制剂实验室,温江611130摘要:目的为了解四川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产β-内酰胺酶以及产酶菌株血清型流行规律。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467株临床菌株进行了2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采用CLSI推荐产ESBLs、AmpC和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检测了所有菌株产β-内酰胺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年4期2016-07-28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分析
    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相关防治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60例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患者的具体流行情况以及控制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后, 显效30例(50.0%), 有效25例(41.7%), 无效5例(8.3%), 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应尽可能防止同β-内酰胺酶感染或者定植相关的危险因素, 如果出现β-内酰胺酶感染, 应该及时有效的采取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感染进行控制。【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DO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2016-07-26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招钜泉1马均宝2刘红军3【摘要】目的 探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分型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从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同住院患者,及其不同部位有效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菌100株和肺炎雷伯菌150株,对所有菌株实施科学化的分离与鉴定,然后采用纸片扩散的药敏实验方式来明确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型情况,观察所有菌株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5期2016-07-08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监测*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监测*林丽英,郭旭光,邓穗燕,陈琼,陈金桃,夏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510150)摘要:目的监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和2015年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并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和2015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2016-06-27

  • 尿培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对磷霉素的敏感性分析
    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了解磷霉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种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方法:从菌株库复苏2010-2014年尿培养大肠埃希菌821株,使用ESBLs的表型确认实验筛选产ESBLs菌株,用K-B法测定磷霉素等15种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821株大肠埃希菌中465株产ESBLs,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91.4%),其次是磷霉素(88.0%),然而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6-18

  • 牛奶中β-内酰胺酶来源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题。因为β-内酰胺酶可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降解,导致空间结构破坏或功能丧失,从而可避免牛奶中残留抗生素的检出[1]。因此,不法商家人为地向奶中添加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降解,避免抗生素的检出。β-内酰胺酶的添加不仅掩盖了抗生素残留的事实,同时引入了抗生素降解产物及β-内酰胺酶残留所带来的风险[2]。为了规范奶产品安全生产及奶制品质量安全,我国已将β-内酰胺酶列入非食用添加剂名单并要求进行全国监测。本文从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的原因、现状、风险及检测方法等方面

    中国乳品工业 2015年12期2015-12-16

  • 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变迁的探究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变迁的探究宋新程(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目的 对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变迁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600例住院患者,通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进行鉴定与统计,同时分析抗生素抗菌,分析耐药性变迁。结果 2011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17.9%,2012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26.2%,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4期2015-10-31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种类及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1]。本文主要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及金属型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β-内酰胺酶种类1.1 ESBLs:ESBLs是有着可以水解特点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易产此酶的菌株有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在我国分解头孢噻肟的CTXM 型是容易产ESBLs的主要菌株。有关菌株在产生ESBLs后可以将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期2015-08-15

  • 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及控制措施
    丽琴通常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以结合与转移质粒介导的作用来传播细菌间的耐药基因,以此造成医院发生流行性感染。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有效防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导致的感染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使医院传播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比例与医院感染患者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医院

    辽宁医学杂志 2014年4期2014-12-06

  • 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和奶农把β-内酰胺酶加入到牛奶中,掩盖其抗生素残留超标的事实,这可能会使消费者对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增高[6]。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必要建立快速有效的方法来检测乳制品中的β-内酰胺酶。研究者已建立了多种方法检测乳制品中的β-内酰胺酶[7-10],但这些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碘量法的灵敏度和重现性较差;酸测定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液相色谱法的样品前处理步骤繁琐,检测仪器昂贵;微生物法的检测周期较长。与之相比,利用试剂盒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4期2013-12-08

  • 奶牛产生β-内酰胺酶原因分析
    的一种。β-内酰胺酶则是由多种酶组成的酶家族,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主要成分为β-内酰胺酶的“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资料表明,β-内酰胺类兽药在养殖环节中的广泛使用和致病菌的变迁是导致细菌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原因。如何区分β-内酰胺酶是细菌内源性代谢产生,还是非法添加行为,至今尚无定论。目前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缺乏成熟的标准检测方法,致使β-内酰胺酶成为生鲜乳监管中的一个盲点和隐患。为进一步

    中国乳业 2013年8期2013-08-31

  • 杯碟法检测乳中的β-内酰胺酶
    测乳中的β-内酰胺酶薛晓晶,李 玲,金 涌,李 礼,王 芳,任香夫,田世民*(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23)采用微生物杯碟法对乳中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基于青霉素抑制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生长并产生抑菌圈,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的特点,通过比较含青霉素样品中加入和未加入舒巴坦所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差异,间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结果表明:青霉素G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0.5μg/mL,β-内酰胺酶

    食品科学 2011年4期2011-10-28

  • 碘量法对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
    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谢岩黎,张鑫潇,严瑞东,王金水(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检测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生成的物质,间接判断牛奶中是否有β-内酰胺酶残留。采用碘量法对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大于30 U/mL时,可以用直接碘量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可用间接滴定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乳制品;β-内酰胺酶;碘量法0 引言青霉素在β-内酰胺酶作用下,酶中亲核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开环后可脱羧重排

    中国乳品工业 2010年12期2010-10-19

  • 奶酪及乳清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
    及乳清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刘晓川,喻东威,赵 源,刘志楠,薛志清,李 梅(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为探讨原奶中β-内酰胺酶在制作奶酪过程中的去向,向无抗无酶的原奶中添加β-内酰胺酶,使其终水平为50U/mL,按照工艺制作原生奶酪,用E50法和杯碟法检测奶酪和乳清中的β-内酰胺酶。结果显示,奶酪中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阴性,乳清中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阳性,β-内酰胺酶在奶酪制作中主要残留在乳清中。奶酪;乳清;β-

    食品科学 2010年22期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