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古代左衽服装探究

2010-11-16 05:20王统斌梁惠娥
丝绸 2010年10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文化遗产

王统斌,梁惠娥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古代左衽服装探究

王统斌,梁惠娥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左衽服装作为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曾出现的一种服装形制,堪称游牧文明的表征,其承载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服装史的见证。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在不经意间慢慢的消失,而被人们误解成“蛮夷的象征、汉族的屈辱”的左衽服装更是少之又少。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研究古代大襟左衽服装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华夏多民族文化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左衽;右衽;民族融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衽,衣襟也。从衣,壬声。注释:指衣服胸前交领部分,也指衣的两旁掩盖下裳与上衣交际的地方。”在《说文解字今释》[1]一书中,衽有着这样的解释。而沈从文、彭浩先生在对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一批战国中后期实物进行考察后得出一些关于“衽”的新的认识[2]:“‘衽’是分别缝制在袖窿下即上衣、下裳、袖腋交界的两块矩形布片,又称‘嵌片’。”无论是衣襟还是嵌片,虽然名称上有所不同,但相差无几,对于“衽”更多的释义无非是“衽”字本义的延伸。“左衽”就是服装门襟左开,右侧衣襟大于左侧衣襟且至于左侧衣襟之上的服装形制(图1),反之则为“右衽”(图2)。

图1 左衽服装(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Fig.1 Clothing of Left Lapel (the Folk Garments Biography Museum of Jiangnan University Preserved)

图2 右衽服装(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Fig.2 Clothing of Right Lapel (the Folk Garments Biography Museum of Jiangnan University Preserved)

1 左衽、右衽形制的产生缘由

人类发展史是一个由愚昧上升为文明的历史阶段,最早出现的可以说是以狩猎为基本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无数的考古发现都证明了狩猎是古代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以生存为根本目的的古人来说是否能够捕获猎物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那么,服装作为遮体、保暖的生活工具也越来越体现其服用功能,领口左开也就是左衽服装能够较少地影响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动范围,并且能更多地保护右臂不受到伤害,这也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穿着左衽服装的原因之一。

而在上古时期的中原,其农耕文化早已超过周边民族的牧猎文化,继而在生产方式与物质文化方面发生变化,其中也包括规范的衣冠服饰制度。《史记》记载:“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由此可见,华夏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产生了农业和纺织业。自嫘祖养蚕制丝的农业文明时代开始,养蚕、制丝、种麻成了有别于狩猎的最大特征。根据历史不难而知,古代先民由狩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牧猎文明,章服之美成为先进的农业文明的最显著象征。为了方便处于农业文明的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右手的活动,领口的左开衍变成了右开,原因便是精巧的小工具可以方便地置于右开口的前衣襟内,从而方便生产活动。所以服装中“右衽”也就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了,可以说这也是中国服饰史中服装形制的一次最早的变革,体现了人类思想的进步,服装越来越集形式美与实用功能于一身。

2 左衽、右衽的文化内涵及其涵化

2.1 左衽与右衽的文化内涵

“左衽”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宪间》:“子曰‘管仲相祖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在这段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孔子认为假若没有管仲,中原地区的汉族仍将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是落后的不文明发达的民族。这是今天所能见到的关于“左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在陆游《感兴》诗中写到“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其中“左衽”用来指代受异族统治。又如《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成赖。”《后汉书·西羌传》:“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西南夷者,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三国志·蜀志·廖立传》:“(立) 闻诸葛卒,重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在这些史料记载中,不难发现左衽都被冠以愚昧、落后、卑微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视“左”为低等、卑贱。

而“右为尊”的思想也早已形成,如:汉魏以后则称世家大族为“右姓”,《后汉书·郭伋传》云:“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这便显示出“右”的尊贵。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也是以右为尊。

对于服装而言,《左传·定公十年》中记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和《礼记·王制》中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华夏民族祖先早已把“内有崇尚礼德的思想外有华美的形象定义为华夏,具有野蛮、愚昧、落后含义的民族称为四夷”。进而结合“右尊左卑”的思想之后,“右衽”便成为尊贵的象征。

2.2 左衽、右衽的涵化

汪宁生先生在《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3]一书中讲述了涵化的概念:“当处于支配从属地位关系的不同群体,由于长期直接接触而使各自文化发生规模变迁,便是涵化。”

中国古代服装最基本形制形成于夏、商、周时期,也就是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在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冠服制度的基础上,周朝的经济、文化、政治已经初具规模,继而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基本确立为“严内外、辨亲疏”的服装制度奠定了基础,冠服制逐步成为礼仪的基本表现形式。右衽作为华夏民族所特有的服装形制被视为传统美德的彰显,而左衽则被视为是蛮夷与落后的表征。在这样的前提下,“左衽”与“右衽”可以辨“华夷”的看法与右尊左卑的思想也就形成了。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无论是商周、秦汉还是魏晋南北朝乃至唐宋明清时期,在各民族文化不断交融的前提下,各民族的服装形制也随之不断地借鉴与改变,左衽与右衽也不再是民族的界限。

例如:甘肃固原漆棺画(图3)[4],画中鲜卑贵族人物穿着的是右衽长袍,其年代在“孝文易服”之前;西安东郊出土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的彩绘胡人俑,其衣襟形制也为右衽(图4)[5];缂丝织制的元太祖狩猎图中,元太祖像也着右衽服装(图5)。这些都可以表明,除汉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也存在穿着右衽服装的情况。

图3 甘肃固原漆棺画Fig.3 Guyuan Lacquer Cof fi n Painted in Gansu

图4 唐代彩绘牵驼胡人俑Fig.4 Painted Pottery of Barbarian Holding Camel in Tang

图5 元太祖狩猎图Fig.5 Yuantaizu Hunting Picture

而对于汉民族来讲,现代社会中所提及的“汉服”,更多的是强调“大襟右衽、绳带系结”等汉服千古不变的特点。但通过对传世文字与图片资料的研究便会发现,中国古代很多汉人掌权的朝代都有着左衽与右衽并存的现象。例如:汉代着褶短袍者就有左衽与右衽两种门襟形制(图6)[6]59;《四美图》中人物所穿着的唐代服饰也有左衽形制的出现(图7)[6]107。

图6 汉代着褶短袍者Fig.6 Wearing a Pleated Tunic People in Han

图7 唐代《四美图》Fig.7 "Four Daughters" in Tang

通过对以上的资料研究后,发现在民族的融合、政治经济的相互学习、文化艺术的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左衽和右衽服装形制的“右尊左卑”概念已经模糊了。左衽服装不再是少数民族、蛮夷文化的代表,所谓的“华夷之别”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渐渐退色。历史中汉民族服饰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的吸收与演变,推动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多元化的形成与发展。在研究汉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不能片面地去研究某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多民族服饰文化的涵化研究才是其意义所在。

3 结 语

服装襟口开合方向的形成与每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及服用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在中国历史中,民族的交融极其错综复杂,生产生活方式的涵化直接影响着服装形态的改变,无论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魏孝文帝的“孝文易服”,还是唐朝的“胡风盛行”都体现了民族文化交融。文化变迁是一种必然规律,民族服饰作为民族的象征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7]。

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时间跨度长和种类繁多的特性。民族服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别,其价值尤为突出,它作为每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显性符号,是每个民族民族文化的体现与载体。在当代,传承和保藏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并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当中,是时代的需求。服饰是一个民族外在的符号,它直接体现出这个民族群体的个性和文化内涵[8]。左衽服装作为民族交融过程中服装的一个显性符号,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民族传统服装的变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民族服饰文化涵化的体现,也是研究古代服装史时不能忽略的客观存在。所以,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左衽服装研究,有助于研究多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其传承价值。

[1] (东汉)许慎,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1129.

[2] 周秉高.楚辞服饰考(三)[N].光明日报,2008-12-26(10).

[3]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47.

[4] 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北魏墓漆棺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5]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出土文物三百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3:113.

[6] 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 黄柏权.从生活到艺术——民族传统服饰的当代变迁[C]//杨源.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民族服饰专题会议论文集.美国:艺术与设计出版社,2009:15.

[8] 陶红.浅谈民族服饰在设计过程中民族认同的阐释[C]//杨源.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民族服饰专题会议论文集.美国:艺术与设计出版社,2009:81.

Preliminary Study on Ancient Clothing of Left Lapel Based o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s

WANG Tong-bin, LIANG Hui-e
(Colleg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Clothing of left lapel as a clothing shape has appeared in Ancient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wa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omadic civilization, carrying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inorities of ancient China. Currently, more and more Cultural Heritages are slowly disappearing inadvertently. Clothing of left lapel is in an even more severe situation because it has been misunderstood as a symbol of barbarians and once the humiliation of H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o study the ancient clothing of left lapel, the valuab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multi-cultural exchange of Ancient China.

Left lapel; Right lapel; National integration;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TS941.12

A

1001-7003(2010)10-0051-03

2010-05-11;

2010-09-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760010)

王统斌(1985-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动物“闯”入服饰界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雪人的服饰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