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的影响

2010-11-16 06:43束霞平
丝绸 2010年10期
关键词:鲜卑服饰

束霞平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刍议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的影响

束霞平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鲜卑民族逐步南迁,鲜卑族服饰便捷的功能逐步影响着戎服的形制。运用考古资料和图片分析等方式,分析南北朝时期戎服在鲜卑民族服饰影响下所发生的具体样式的改变。

南北朝;鲜卑族服饰;戎服;袴褶;缺骻袍

伴随着西晋的覆灭,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大规模入侵中原,纷纷建立政权、独占一方,中国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战局面。频繁的权利争夺战之中,鲜卑族显得尤为活跃,他们先后建立了北魏、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西秦、南凉、吐谷浑等政权,对北方及中原的政治和军事格局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鲜卑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部落集团,族源也出现了多元现象。在不断融合和重新组合之下,形成了由慕容氏、段氏、宇文氏等大集团构成的东部鲜卑,以拓拔部为中心的北部鲜卑,而后在两者的基础之上又演化出西部鲜卑,即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和源于慕容鲜卑的吐谷浑等。不同的鲜卑族部落在语言、生活习俗和风俗信仰上均略有差异,但由于他们同属于“马背上的民族”,因此在其日常服饰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本文基于鲜卑部落生活服饰的共性,研究其在戎服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1 鲜卑族服饰产生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

1.1 “马背民族”的生活方式

自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构成是自然环境,特别是地理环境的优劣,往往制约着社会形态的演进。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环境的多样化,不仅促成了社会分工的不同,而且造就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活方式和社会构成的相异性。这一点在南北朝时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南朝宋、齐、梁、陈因其过着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故其饮食是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素食结构;而北朝时期主要统治民族是鲜卑族,他们以游牧方式赖以生存,且饮食习惯因物产和地势的不同而使得肉食成为该游牧民族最喜用的食物。王沈《魏书》谓乌丸:“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宅。”拓拔鲜卑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之近似,在其进入中原以前,长期生息于广漠的旷野,以畜牧、射猎为生。《南齐书·魏虏传》载,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拓拔珪称皇帝(即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犹逐水草,无成郭”;到明元帝拓拔嗣继位,“始土著居处”。由此可见,内迁的鲜卑民族不仅沿袭了游牧民族聚族而居的习惯,而且正逐步向农业定居方向发展。

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孕育出鲜卑族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内迁前的鲜卑民族长期生活在内陆腹地,境内戈壁沙漠纵横交错,夏季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多雪。极端的气候变化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该民族不适合弄耕,只适合畜牧,所以牛、马、羊等牲畜构成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主体和物质基础。畜牧游猎的生活方式不仅养成了鲜卑人衣皮啖肉的生活习惯,而且各类牲畜或野生禽兽的毛皮可以用作衣裤所需。《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鲜卑族有貂、貉、皮毛柔软,故天下以为名裘。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使得他们必然要以唾手可得的动物毛皮为其主要服饰材料,以保暖防潮、遮挡风沙和抵御恶劣天气。转徙流动、居无定所的狩猎和游牧的生活方式,造就了鲜卑民族简朴实用的生活观念和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款式。上衣下裤即上下分制的服饰特点帮助他们成为马背上毫无约束的自由驰骋者,短衣窄袖的紧身造型满足了他们乘骑射猎、走马畜牧的日常所需。

1.2 “以利为战”的作战思想

原始部落状态下,鲜卑民族在与生存条件的不断抗争和搏斗中,造就了不畏艰难的坚强性格,培养了能攻善战、英勇好斗的精神品格。他们自幼就学习骑马射箭,通过骑射中的跌打滚爬、竞相追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骁勇善战的作战欲望;通过军事训练使每个族人脑际中都有时刻准备着出兵打仗的意识,并以战为乐,以战死为荣。如拓拔珪在平城建国时,就定出军队的供应和补给办法,即军队每征服一处,则按战功大小将抢掠所得分配给全军将士,以使他们感到掠夺比游牧能够获得更大利益且收效甚快。所以在这种“以利为战”的作战思想的影响下,鲜卑各族人脑中便形成了与汉族相异的处世理念:汉族尚文,而鲜卑民族则尚武。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鲜卑族为了获取更为丰富的资源,他们时常通过侵扰等方式,寻求与农耕民族间进行物质交流,并凭借着自己的骑猎优势在一些战斗中轻易取胜,从而满足自己的掠夺欲望。从邻国或领部(族)通过劫掠、赏赐、互市等形式获取了各类纺织衣料,如中原地区的丝、帛、缯、绮、锦、罗等丝织品。在扎赉诺尔、陈巴尔虎旗完工等鲜卑文化遗存中,都能发现不少丝织品残片,而扎赉诺尔出土的“如意织锦无疑出自汉人工匠之手”[1]。同时西域中亚的毛织品也大大丰富了鲜卑原先单纯以动物皮毛为主的服饰资源,日趋充实了他们的服饰内容。但从服装款式而言,最初的鲜卑民族对中原上层人士的褒衣博带甚为反感,故原本“短制褊衣”的衣袴制式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至少在孝文帝改制前并未在本民族的衣着中大力引入汉族服式[2]168。

2 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形制的影响

2.1 袴褶在戎服中的流行

2.1.1 袴褶的定名与用途

上衣下裤制式的袴褶是北方少数民族和鲜卑等民族的日常生活服饰,南北朝时期流行于北方和南方。“褶”在《释名》中这样解释:“褶,裘也,复上之言也。”汉代史游在《急就篇》中认为:“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如袍,短身而广袖。一说左衽之袍也。”汉魏以来,左衽便成为一切非汉族服式的统称。褶的式样通常采用交领、窄袖且较为紧身,长不过膝;裤,亦称“绔”或“袴”;褶与裤的搭配,可称为“袴褶”或“裤褶”。有关袴褶,《晋书·舆服志》记载是:“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 袴褶的基本形制有二:其一、袴褶基本式样,必包括大、小袖子长可齐膝的衫或袄,膝部加缚的大小口袴;其二、袴褶作为赐服,常成分配套,其中也可能包括两当铠在内,但不一定在内[3]。作为鲜卑日常生活服装的袴褶,不仅最初仅用于军旅,不分文武官兵,均可穿着,而且在形制上也有所变化。《北史》中就曾记载:“有绯衲小口裤褶,大。”衲即缝缀之意,“绯衲”和“紫衲”即用绯色或紫色的帛或布缝缀而成,“大口裤、小口裤”即表明裤口有广窄之分。由于“大口裤”裤管特别宽松且博大,不便活动,因此人们常用带子在膝盖处将裤管紧紧系缚,以不使其松散,所以这种裤子又称为“缚裤”。由此可见,无论是“裤褶之衣”还是“裤褶之裤”的“衣袖口”或“裤筒口”,均有“大”和“小”或“广”和“窄”的不同形制[4]。

2.1.2 袴褶成为戎服的主要形制

戎服是古代军人日常穿着的服饰,在作战时,它的一部分是甲胄的内衬,在平时,它是各级军人身份的标志[5]。戎服的形制因战争形式和作战方法的不同,主要经历从上衣下裳到上衣下裤即袴褶之两种形式上的变化。奴隶社会和车战时期,生活中上下连属的深衣和上下分制的衣裳因士兵的穿着而演变成戎服的基本形制,且这种戎服形制与士兵基本处于战立的姿势是相适应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频繁南侵,战争对象和战争区域发生了变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紧身窄袖、长裤皮靴成为戎服的主要形制。

“裤褶”之名,始见于三国时期。魏晋以后,袴褶被称为戎服,军中无论文武官员,无论其职位高低,一般皆穿袴褶。如邓县画像砖中的兵士(图1[6])即是“著皂突骑帽,长身小袖袍,小口裤,皮靴”。此像上衣均为左衽式,当为北朝戎服之一种,其舒散者当可作便服用,此乃北朝服饰的特点。

图1 河南邓县彩绘画砖墓画像中的兵士Fig.1 A Soldier of Relief Brick Sculptures in Deng County, Henan

袴褶成为南北朝时期戎服的主要形制,原因在于:

首先,南北朝时期作战方式的变化。在战争中,军戎服饰中防身护体的功能是排在首位的,甲胄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护,所以其功能自不待言。但由于古代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局限,铠甲制造无法满足军队所需,即便是强大的秦朝,军队中大多数战士都不可能完全装备铠甲,到南北朝时期,这种现象依然没有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西晋政权崩溃以后,以骑战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鲜卑、匈奴等)大量进入中原,使得中原地区的作战方式为之一变,传统的步战和骑战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让位于以骑战为主的作战方式,伴随着进攻性兵器的改进,两裆铠、明光铠、马具装等应运而生。

袴褶或是穿着在铠甲之内作为内衬服饰,或是根据场合、身份的不同而单独穿着。对于骑兵而言,穿着在铠甲与人体之间的裤褶,能够起到一定的隔层作用,即避免坚硬、凹凸不平的铠甲对士兵肌体造成伤害;虽然所制袴褶的材料大多为棉、麻等,无法直接阻挡利器的攻击,但从服用性能的角度而言,可以保证一定的舒适性和保暖、吸湿性;同时,当受到外界锐器刺杀之时,袴褶可以有效地与铠甲形成双层保护,防止对士兵肉体的直接侵害。至于步兵则主要依赖手中的盾牌来加以防护。从这时期很多仪仗俑上可以看到一种短袖、大翻领的襦袍,襦袍的表面还有十字交叉的划线(图2[7])。这种绵袍不仅可以防寒,还可以稍御刀枪,汉代称作“絮衣”,由此推测认为这种划线“更有可能表示是絮衣,十字划线和衣领上的直线,就像固定棉絮的缝线印痕,尤如现代的切线棉袄和羽绒衣”[5]。通过戎服在制作和加工过程中工艺上的绗缝加固,从而实现其一定的防身护体的效用。

图2 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出土的仪仗俑和持盾俑Fig.2 Honor Figurines and Shield Figurines Unearthed at Four Bombs of the North Dynasty in Wu Bridge, Hebei

其次,袴褶作为北朝鲜卑族的服饰代表,因其具有“便身”“利事”的显著特点而被广泛用作“戎服”。上衣下裤的袴褶制式符合以骑战为主的方式,“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8]。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重装骑兵是军队的主力,其主要装备:一是甲胄和马具装,二是矟和环首刀,三是弓箭。而步兵的装备主要是矛、环首刀、弓箭和盾牌。在格斗过程中,无论是在马上作战还是地面作战,“窄袖”的造型都可以有效地避免张弓放矢、上砍、中刺、下挑等攻击或防守动作之时,因袖口的勾绊而延误适宜的战机,给自己造成无谓的伤亡。“短衣、长靿靴”可以帮助士兵在穿越荆棘、爬山涉水之时,既干净利落又方便快捷,同时还能有效地护体,且保持服饰干燥。骑马要求人两腿分跨在马背两侧,短衣的造型还可以使得下身幅度较大的跨骑动作不受牵制,帮助骑士快速翻身上马,奔赴前行。合裆的长裤,一方面可以满足跨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臀部与马鞍、马背间的摩擦,保证骑马动作的舒适性和稳固性。

2.2 圆领缺骻长袍的广泛应用

北朝的统治者都为鲜卑族,或是已经鲜卑化的贵族或武人。特别是在北齐或北周,由于当政者反对曾使他们受到压抑的士族制时,常同时反对汉化,因此,鲜卑文化、鲜卑服饰等在这一时期得到重新兴盛与流行,可以从一些出土的壁画或墓葬陶俑中所见一斑。如在山西寿阳河清元年(公元562年)厍狄迴洛墓[9]、山西太原武平元年(公元570年)娄叡墓[10]、河北磁县武平七年(公元576年)高润墓[11]等处的壁画上所见者,已与固原北魏漆棺画上的式样有所不同。图3[10]壁画中的骑马之人均头戴圆形或山字形状的鲜卑帽,身穿圆领或者交领的缺骻长袍,腰间束着蹀躞带,足登长靿吉莫靴。这种极具鲜卑特色的服饰,还可在北齐时期开凿的如河北邯郸响堂山、水浴寺等石窟群中供养人像上看到。

图3 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壁画中骑马人的服饰Fig.3 A Rider's Attire in Mural of Lourui Bomb of the North Qi in Taiyuan

《旧唐书·舆服志》载:“北朝则杂以戎狄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高氏诸帝,常服绯袍。”高氏诸帝所服之袍,其式样应即上述圆领缺骻袍,是在旧式鲜卑外衣的基础上参照西域胡服改革而成。《北齐书·文宣帝纪》说高洋有时“散发胡服”;其“胡服”是泛称,实际上指的大约也是缺骻袍[2]175。敦煌北朝诸多壁画中,所绘制的衣服种类也大同小异,一般式样大多为圆领对襟,袖小衣长过膝,加沿。如图4[12]中所示,步兵为了便于行动和格斗的需要,除膝下用绳或带加缚之外,还在脚踝处用绳带系缚,这是北朝以来黄河以北的人民或兵士的常见装束[13]。从图上端中央手持长矟的骑马士兵的服装来看,可以推测为了满足跨骑的需要,在其袍服的前中或两侧可能进行了开衩处理,即圆领缺骻袍的样式。

图4 甘肃敦煌莫高窟285窟壁画Fig.4 No.285 Fresco of Mogao Cave in Dunhuang, Gansu

缺骻袍为什么是圆领或交领、缺骻的样式呢?笔者认为:一是由于北方风沙较大,圆领有助于保暖且防风沙,属于大襟的样式,穿着时系结于右侧,大襟下摆处与后身衣片间不相缝合;二来交领的样式一直是鲜卑服饰用得较多的领型,衣身呈对襟或偏襟状,下摆处亦不与另一侧衣襟予以缝合;三缺骻的样式对于马背民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袍的长度较长,骑士跨与骑的动作必然要求袍的下摆满足较大幅度的需要,缺骻的样式更多考虑的是其功能性。

3 戎服饰物的“鲜卑化”

3.1 鲜卑“郭洛带”所引发的戎服着装方式的改变

北方“马背上的民族”其日常生活服饰有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束腰。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在腰间束扎腰带的习惯。鲜卑“郭洛带”就是鲜卑人常常系用的一种腰带。《史记》和《汉书》所注引张晏曰:“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而对于汉族而言,先秦时期也在腰间束有大带和革带:大带是用丝织物制作比较精美,但不适合悬挂重物;革带一般用来系挂一些玉佩等。

当鲜卑这个民族尚未被中原所知时,鲜卑一词做为腰带名称,已在中原各国流传。鲜卑郭洛带之名,始见于东汉,“鲜卑”为东胡语“犀”,“郭落”为东胡语“带”,“鲜卑郭落”即应当为“犀带”。东胡人以犀为瑞兽,则犀之东胡语“鲜卑”意译自当为瑞兽名。郭洛带也有称作廓落带、钩络带,后省称络带。鲜卑与郭洛其实并非一体,两者是分开的,“鲜卑”指带头,“郭洛”则指的是两两对称的饰牌。从图5[14]中可知,鲜卑腰带与中原传统腰带有明显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又集中表现在带头部分。鲜卑带头的质料、形制及所铸的动物图像都具有其本族的特点。从形制上看,中原传统腰带的带头是鸭形(或作鸟形)带钩,鲜卑带头则与之截然不同。鲜卑郭洛带之所以被重视,一是因其是由黄金或鎏金制成,二是上面铸造着“瑞兽”,系佩在腰中,有吉祥驱邪之寓意。

图5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讨不气村出土的包金神兽纹带饰Fig.5 A Mythical Animal Pattern Band Overlaid with Gold Unearthed at Taobuqi Villiage in Tuzuo Flag, Huhehaote

由于鲜卑郭洛带具有佩带兵器及便于骑马等特点与功能,有利于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为此往往在军服外均束革带,带用带扣扣束。其实,有关带钩是否为鲜卑族人所发明,这在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答案,北方“胡地”出土带钩数量不多,时代也不是太早。至于带钩在胡服骑射之前是否专为胡服所用,回答是否定的。在胡服骑射之前,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早已大量制作和服用带钩了,无论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均可作证[15]。但带钩的等同物——带扣出土较多,可见其带扣在当时被广泛地应用。

3.2 从鲜卑帽到幞头的形成

《御览》卷九七五引《北齐书》:“后主武平中,特进、侍中崔季舒宅中池内,莲茎皆作胡人面,仍着鲜卑帽。俄而季舒见杀。”尽管上述故事虽然不可信,但鲜卑帽的存在,确属可信。《南齐书·王融传》记载:南齐永明年间,王融上书皇帝,文中有形容拓跋鲜卑的词语“冠方帽则犯沙凌雪,服左衽则风驰鸟逝”,这是鲜卑有帽的又一佐证。

关于鲜卑帽的形制究竟怎样?从文献史籍中可以得知其概貌。《隋书·礼仪志七》:“后周之时,咸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又文帝(宇文泰)项有瘤疾,不欲人见,每常著焉。相魏之时,著而谒帝,故后周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河南国乃是源出于鲜卑的吐谷浑,所以该服饰基本上是鲜卑服饰,这种“大头长裙帽”也就应当是鲜卑帽。同时,拓跋部辫发,史书称之为“索发”,因此后周流行的“垂裙覆带”的突骑帽,也应该是鲜卑帽。从上文得知鲜卑帽的显著特点是“垂裙”,裙即器物的下脚加有垂下的边沿。可见,鲜卑帽的主要特征是帽的两侧及后背,皆垂裙至肩。所以,史书或称之为“大头长裙帽”,或称之为“垂裙覆带”,不是没有原因的。

鲜卑帽之所以要在脑后垂下披幅,是因为穿着左衽的胡服在野外骑行,风驰电掣过程中可以防范风沙的侵扰,障蔽雨雪的临袭。这里的方帽与太和十三年造像基座上的供养人所戴的方帽顶型相同,但大多数鲜卑帽的顶部呈现圆形。原因有二:一来是由于北地苦寒,垂披幅有助于保温;二来也可能与蔽护编发有关,鲜卑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2]159。从大同云岗石窟“昙曜五窟”(16~20窟)供养人的服饰中可以得到文物的证实。

幞头的形成并不是直接继承幅巾而来。对于幞头说来,幅巾仅仅起着先驱的作用,并不是它的原型。但是,幞头却是和圆领缺骻袍配套的,褒博的衣裳以至袴褶与缺骻袍分属不同的服装系统。其次,在形像材料中,也看不到自幅巾向幞头演变的发展序列[2]157。

其实,北魏进行了服饰改革之后开始逐渐改变了其编发之风俗,鲜卑族男子已束髻。与此同时,居住地区从塞北向南迁移,气候由酷寒变为暖和,帽的两侧及后的披幅遂逐渐失去了其保暖御寒的功效。因此,北齐墓中出土的俑,就有将披幅用带子勒起来的[7],这种形制与后来的幞头的形制已十分接近。进入南北朝时期以后,鲜卑贵族迅速成为整个北中国的统治者,与汉族间发生了大融合,特别是服饰习俗方面。因此,这时形成的幞头,虽然远远地衬托着汉晋幅巾的背景,却是直接从鲜卑帽那里发展出来的。

4 结 语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孕育出独特的鲜卑民族风格的服饰。南北朝时期,伴随着鲜卑族逐渐南迁与汉族作战地域、作战方式和作战思想的改变,鲜卑民族的日常服饰因其便捷的特点而逐步影响着戎服的样式,并逐渐成为戎服的主要形制。当然,鲜卑服饰在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生了一定的汉化,这是民族融合的一种表现。

[1]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J].文物,1961(9):16-19.

[2] 孙机.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M]//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3]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33.

[4] 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448-449.

[5]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J].戏剧艺术,1993(2):43.

[6] 凯风.中国甲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6.

[7] 河北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J].文物,1984(9):23-38.

[8]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M].长沙:岳麓书社,1998:3.

[9] 王克林.北齐厍狄迴洛墓[J].考古学报,1979(3):377-402.

[1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3(10):1-23.

[11]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J].考古,1979(3):235-243.

[12] 上海市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组.中国历代服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105.

[13]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131,239.

[14] 赵芳志.草原文化——游牧民族的广阔舞台[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132.

[15] 王仁湘.古代带钩用途考实[J].文物,1982(10):75-81.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f the Dress in Xianbei Nationality to the Army Uniform in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SHU Xia-ping
(College of Ar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In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minority peoples especially the Xianbei people started to move the south. The easy-to-wear clothes of the Xianbei people gradually influenced the style of military uniforms. Used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image analysi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yle changes of army uniform in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what was influenced by the dress of the Xianbei people.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Dress of the Xianbei people; Army uniform; Kudie; Quekua robe

TS941.12;K23

A

1001-7003(2010)10-0046-05

2010-04-27;

2010-09-02

束霞平(1975- ),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历史、理论及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鲜卑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冬季服饰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服饰之美——高华村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汉化的考古学观察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鲜卑神话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