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2010-11-26 10:12接传红高健生郭欣璐宋剑涛陈子燕袁敏立赵丹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振幅敏感度视野

接传红 高健生 严 京 郭欣璐 宋剑涛 陈子燕 袁敏立 赵丹丹

全球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正日趋增多,我国2007~2008年14个省市自治区城镇糖尿病调查报告显示〔1〕:DM患病率超过11%,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之后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DM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对于DR的早期防治意义重大。现将我院2006年~2008年前瞻性研究所观察的单纯型DR患者的视功能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66例,均为我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Ⅲ期。排除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疾病等疾病及明显影响眼底检查的其它疾病。共入选66例患者,试验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失2例,对照组脱失1例,共计112只眼(治疗组58眼、对照组54眼)完成试验。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密蒙花方(主要组成:黄芪、女贞子、黄连、肉桂、密蒙花等)由我院制剂室代煎。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对照组:羟苯磺酸钙胶囊(昊畅),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2片(500 mg),每日2次口服。服药3个月后观察。

1.3 疗效指标

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和闪光视网膜电图的检查。将FFA 的相关情况(见 1.4)、视野平均敏感度(MS)(采用Octopus视野计D1程序)、闪光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OPs)作为观察对象。

1.4 疗效标准〔2〕

显效:A:眼底改变: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眼底出血量、渗出量中有 2 项以上,由(+++)减少到(++)、或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B:FFA 改变:视网膜平均循环时间明显缩短,黄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缩小,血管渗漏明显减轻。

有效:A:眼底改变显示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眼底出血量、渗出量由(+++)减少到(++)、或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改变有1项以上指标达到要求;B:FFA显示视网膜平均循环时间缩短,黄斑水肿程度减轻,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缩小,血管渗漏明显减轻。

无效:各项指标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者。

恶化:A:眼底照相显示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等增殖性改变;B:FFA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扩大,黄斑水肿加重,血管渗漏增加。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采用Paired-samples T test、Ⅰ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Chi-square test、秩和检验、Nopatametric test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密蒙花方对DR眼底病变的影响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表1)。

表1 密蒙花方对眼底病变的影响 (眼只数,%)

2.2 密蒙花方对DR视野平均敏感度的影响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视野平均敏感度均提高(P<0.05 和 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2)。

表2 密蒙花方对 DR视野MS的影响 (dB,±s)

表2 密蒙花方对 DR视野MS的影响 (dB,±s)

注:①P<0.01;②P<0.05。

2.3 密蒙花方对闪光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Ps的影响

治疗组OPs O1峰潜伏期治疗后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O2、O3、O4峰潜伏期及振幅治疗前后基本稳定(表3)。表明中药密蒙花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震荡电位的潜伏期时间。

对照组OPs O1峰潜伏期治疗后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峰振幅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3、O4峰潜伏期及振幅治疗前后基本稳定(表4)。

表3 治疗组ERG-OPs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s)

表3 治疗组ERG-OPs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s)

注:①P<0.05。

表4 对照组ERG-OPs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s)

表4 对照组ERG-OPs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s)

注:①P<0.05。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我们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DR的发病机理应该结合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综合考虑。随着DR病情的进展,病因病机已经逐渐发生转化,大多数证型已逐步过渡到气阴两虚,甚至继续发展为阴阳两虚。而血行不畅、目络瘀阻从DR临床前期就已经发生,并进行性发展,眼底则出现微血管瘤、小出血灶、硬性和软性渗出等病变,FFA可见视网膜血管渗漏、水肿、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等表现。密蒙花方是高健生教授在“心、肾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理论指导下,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经验方,由密蒙花、交泰丸(黄连、肉桂)、黄芪、女贞子、益母草等药组成。功能为益气养阴,活血明目,针对糖尿病所致之气阴两虚证候,并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气阴两虚向阴阳两虚转化的阶段使用最为适宜。临床中可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

糖尿病患者视野敏感度降低是视网膜功能下降的早期表现,在出现临床检查可见的视网膜病变之前,即可表现视野异常,通常为视野平均敏感度的降低。有人认为〔3〕,糖代谢失调所致的神经感觉功能紊乱是DR患者早期视野改变的病理基础。文献报告〔4〕,在出现视网膜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感觉功能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而且视网膜平均敏感度的下降与血—视网膜屏障有无破坏并不相关,因此电脑视野检测在DR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我们观察了DRⅠ~Ⅲ期患者的视野敏感度情况,并应用药物进行干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视网膜振荡电位(ocillatry potentials,OPs)主要反映视网膜血液循环的情况。OPs是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视功能下降最敏感的指标,可作为监测DR进展的客观指征〔5,6〕。 单纯型 DR 可出现 OPs幅值下降或显著降低,有时也可出现无波改变。OPs振幅的改变与眼底出血及渗出的数量关系不大,而与视网膜循环恶性化程度成正比。因此,OPs的振幅对发现那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难以发现的广泛视网膜缺血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OPs O2、O3、O4峰潜伏期及振幅治疗前后基本稳定,O1峰潜伏期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说明中药密蒙花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OPs潜伏期时程。

本研究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课题的一部分,临床客观指标证明,高健生研究员提出的以“心肾论治法”为指导思想组成的密蒙花方可以减轻早期DR患者的眼底病变和提高视野敏感度,对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表明密蒙花方可提高视功能,延缓DR的进展,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1 谭志学.聚焦2007~2008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J].药品评价:糖尿病专辑,2009,6(1):4-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15

3 Toke B,Henrik LA.Localized blood-retinal barrier leakage and retinal light sensitivity in diabetic retinopathy[J].Br J Ophthalmol, 1990,74(6):388-390.

4 夏风华,韩丽荣,邹 燕,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视野早期光敏感度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3):218-220.

5 王 煊,郭守一.临床视觉电生理[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8-89.

6 吴乐正,吴德正.临床视觉电生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9-138.

猜你喜欢
振幅敏感度视野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居· 视野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视野
不同镜片参数对人眼对比敏感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