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三大纯理功能分析*
——概念功能的实现

2010-12-02 06:04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物性语篇奥巴马

何 宁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三大纯理功能分析*
——概念功能的实现

何 宁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理论,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中六大过程来探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概念功能的实现。指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这六大过程的使用情况和特征指向进行分析,而在描写该语篇语言使用模式的同时,也尝试探讨这些语言模式后的原因或动机,以期对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概念功能的实现做出较合理的解释。

奥巴马就职演说;概念功能;及物性;过程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出现了首位黑人竞选人奥巴马,他2007年正式宣布竞选总统,2008年8月获候选人提名,同年11月在大选中获胜当选美国总统,不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也成为首位不靠政治献金而靠选民募捐获得最多竞选资金的总统候选人,而其民意支持率也创下记录。除去政治因素,他的演说以独特的方式为其夺得了众多选民的支持,对于奥巴马的最终当选功不可没。

本文选取奥巴马宣誓就职时的演说词作为语料,运用韩礼德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对与概念功能相对应的语义表现系统进行观察,尝试分析及物性系统中六大过程的选择倾向及特征,探求奥巴马就职演说词中存在的概念功能是如何依靠具体的语义系统得以实现。

一、理论基础

绝大多数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当人类语言经过过渡时期进入成人语言阶段后,原来的理性功能演变成概念功能,实用功能演变成人际功能。于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言本身具有的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构成成人语言的纯理功能,即指三种高度抽象的功能。依据韩礼德等人的观点,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加以表达的功能(朱永生,严世清,2001:24)。而且在韩礼德(2000)看来,三大纯理功能都是抽象的语义概念,必须通过比较具体的语义系统得到体现,他认为概念功能的体现形式是及物性系统、语态(voice)系统和极性(polarity)系统,。这在理论上为本文通过分析具体的语义成分探讨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二、概念功能的实现——及物性系统

韩礼德所说的概念功能就是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它包括“及物性”(Transitivity)、“语态”(Voice)和“极性”(Polarity)系统(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71)。本文主要分析及物性系统中的物质过程(material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这六种过程,并在进行及物性分析的同时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探求语言形式背后的深层动因,揭示语篇的社会意义。

(一)具体分析

本文按照演说的内容将其分为五个大部分,即:(1)经济危机;(2)追忆先驱;(3)重塑信心;(4)外交政策;(5)人民责任。以下对于过程的分析也都在这五部分范围内进行。另外需要说明一点,演说共包括107个句子,2401个单词,在过程分析前首先要确定所分析小句,但由于考虑到分析确定小句的复杂性,穷尽性和文章篇幅,本文此处采用的标准只对107个句子进行分析。此语料属于政治演讲,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具有非即兴性,且发生在正式的就职宣誓的场合。即使要拉近与美国民众的距离,获得支持也是在偏正式的范围内,在这点上是有别于完全的口头话语,这就为本文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分析提供了支撑。因为依据汤普森(2000)的观点,“句子”这一概念不适用于分析口头话语。

以下是对演说内容五个部分过程的具体分析。

表1 演说第一部分(经济危机)过程分析

从表1看,物质过程最多,关系过程也较多,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都出现了但很少,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均未出现。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由客观的动作过程来体现,它在开场部分就出现了7个,具体动词有stand,thank,taken,taken,spoken,carried,remained,另外3个在开始描述经济危机的情况时出现,分别是weakened,lost,met,利用具体的动作过程表明客观事实。关系过程大多是在讲述经济危机时出现,确定性地表明经济危机的存在和形势的严峻。两个心理过程都是对经济危机的感受。而仅有的1个言语过程是奥巴马向美国大众传达信息,重申危机真实存在,不容忽视。

表2 演说第二部分(追忆先驱)过程分析

依表2,还是物质过程仍然最多,关系过程位居其次,仍有2个心理过程,但其它三个过程却都未出现。与表1比较可以看出,在追忆美国先驱这部分物质过程出现的更频繁,分布更广泛。在8个物质过程中,动作者有4个都是指美国先驱,这与本部分的主题吻合,有2个是we,另2个the time,it,它们都是为下面追忆先烈事迹做铺垫和过渡。此部分演说的物质过程突出了客观性,增强了说服力。而4个关系过程是在确定性地表明前驱的事迹。2个心理过程的代表动词为understand,saw,感受者分别为we,they,一个是为了引起共鸣引导听众意识先驱的伟大表明态度,后者指先烈,讲述先烈事迹,表达钦佩之情。

表3 演说第三部分(重塑信心)过程分析

据表得出本部分物质过程仍占较大比例,出现频率最高,分布广泛。此部分使用较多的动作过程来呈现过去美国的辉煌和依然处于世界前列的事实,以此让美国民众在经济危机中重拾信心,利用语言上的节奏感和爆发力使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是关系过程,在句子总数增加的前提下仍略有上升,可见其比第二部分出现频率要高。通过它表明美国仍是强大富有的国家并有能力战胜危机。仅有的心理过程是在本部分结尾向提醒其它国家的政府和民众,表明美国有信心再次充当领导者。这部分特殊的是存在过程的出现,都是在表明美国政府拯救危机的决心和信心,从侧面迎合本部分主题。

表4 演说第四部分(外交政策)过程分析

从表4可看出,物质过程仍是出现最多的,但位居第二的过程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关系过程而是心理过程。在二、三部分出现率为零的言语过程此处也出现了1次。不难理解,奥巴马此处重点陈述自己在位期间的外交政策,属于正式且严肃的问题,运用具体动作过程来反映其客观性,所以物质过程的出现不可或缺。而因为在外交政策上,奥巴马要表明美国对不同国家的不同立场和态度,所以出现了较多的心理过程,符合主题的要求。另外,奥巴马在外交政策中表明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时需要通过话语交流信息,此处出现了言语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本部分物质过程的所有动作者都是we,这也说明奥巴马在阐述外交政策注意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同时也注意与民众拉近距离,显得亲切,容易接受。

表5 演说第五部分(人民责任)过程分析

从表5分析可知,这一部分过程的变化也较大,出现最多的是关系过程,而在以上四个部分都出现次数最多,所占各部分比重最大的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一样位居其次。本部分是演说的结尾,该陈述的事实已经在前几个部分得以细致地呈现,所以此处有具体动作过程的物质过程明显减少,而奥巴马需要再让民众正视了美国的现状,回忆了先驱的经历,重建了渐失的信心,了解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后,明确美国人民身上肩负的责任,以此呼吁民众与政府团结一心,克服困难,而这种确认可以通过关系过程来实现。

(二)分析结果

表6 演说五个部分六个过程分析汇总

据表1到表6的分析可以发现,奥巴马就职演说语篇中过程选择取向为:1)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相对占优势,心理过程呈弱化取向,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超弱化取向,而行为过程因为语篇性质问题没有出现。2)物质过程大量分布在第二部分追忆先驱和第三部分重塑信心这两部分,借助具体、客观的动作过程,奥巴马意图客观反映现实世界,增强其演讲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关系过程则更广泛分布于第一、五,即经济危机、人民责任这两部分,在于确定性的表明美国正处于危机中并明确美国人民身上的责任。而在外交政策上,奥巴马更多的使用了心理过程,以此表明美国对不同国家美国政府的不同立场和态度。其它三个过程出现频率很小,这也从侧面说明政治演讲语篇的性质和特征。

为什么各个过程这样分布?这些语言形式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此处仅做粗略总结:1)通过使用物质过程,奥巴马希望以此来回忆祖先为美国付出的一切,阐明他及他所领导的政府在新的任期的计划,希望美国听众通过他的演讲能够振奋精神,重拾信心,建立与新政府间的信任;2)通过关系过程,奥巴马的政治抱负得以展露。在就职演说中奥巴马着重描述国家现状及人民生活现状,这些立足现实的描述从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他放眼现在,力图改革的政治态度和实施惠民政策的政治倾向,这无疑更能增强民众的信任感,增加对他政治纲领的支持度;3)奥巴马通过心理过程的代表动词表达他的感情、态度、希望、决心和信心,心理过程的使用,使美国民众能更好地了解以及信任这位新任总统。

三、结语

本文通过及物性系统中六大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的实现。从上述分析知,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出现较为频繁,这表现出客观、真实;较少使用心理过程,避免过多表现出主观态度和个人观点;其它三大过程相对使用很少,符合了政治演讲语篇的性质。不同过程的恰当使用也反映出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严谨、得体,从侧面体现出该语篇的魅力。限于篇幅,本研究主要对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即及物性系统进行了分析,而对同样表现概念功能的语态系统、极性系统没有在本文中进行探讨;而在及物性系统的过程分析中,对参加者和环境成分的关注不够。

[1]Halliday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010-08-12

何宁(1983-),女,河南舞钢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物性语篇奥巴马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