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探索

2010-12-05 01:06叶吉波
党政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流动党组织党员

○叶吉波

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探索

○叶吉波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党员队伍。加强对基层流动党员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和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对提高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流动党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新时期,我国流动党员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而其中的人员组成也是非常的复杂:他们之中有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下岗、失业的工人党员;为工作岗位而四处奔波产生的大中专学生党员;欲谋取更大发展所产生的发展型党员;离开原党组织关系所在地的广大离退休党员;编制限制暂时无法安排就业长期自带组织关系的军队复转退伍军人党员;由于各种原因出国进修、学习、务工经商长期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出国的流动党员。由于这些流动党员组成的复杂性、流动的频繁性,也给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当前,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

1.流动党员情况难掌握

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首先就流动党员自身而言,极少数人则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就要接受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所以部分党员外出时不到所在党组织登记,党组织难以掌握其外出时间、地点、从事的职业及联系方式,无法与之沟通信息。其次,就流出地党组织而言,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是少数,花费大量精力去管理这个“局部”得不偿失;有的认为党员外出后游离不定,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就流入地党组织而言,有的则认为流动党员是外来的,与己无关,不愿管;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不愿“自讨苦吃”。

2.党员关系转移落实难

为了有效地管理流动党员,中组部制定了一些新规定,以便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如:规定党员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入所在地党组织,时间在3至6个月的,应出具党员证明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多数流动党员不知道自己何时将落脚何处,所以导致所在党组织无法出具党员证明信,更谈不上组织关系的转移;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在外出时虽然所在地方组织部门为其转移了组织关系,但或因一些非国有制单位没有党组织,或因其他缘故不给其转移组织关系,这样也导致了接转程序的中断。同时有些处于预备考察期的流动党员由于远离组织,党组织对其预备期的表现难以掌握,培养考察难以落实,所以导致转正手续难以办理。上述这些因素导致了目前流动党员的关系难以真正的落实。

3.流动党员活动开展难

目前,部分流动党员的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呈现空白,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他们有的远离原籍,居无定所,虽然党组织关系留在居住地,却无法参加所在党组织活动;再者,有的虽在原籍,但他们却故意把自己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既不主动向当地党组织也不向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汇报情况,对组织生活不闻不问,毫无进取心态,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4.作用发挥难

由于一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失控,部分流动党员逐渐丧失了理想信仰、淡薄了组织观念,重经济收入、轻思想建设,宗旨意识弱化、自我要求放松。少数人成为“三不党员”,即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组织分配的工作。因而,他们的先进性不易体现、作用难以发挥。

二、影响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因素

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但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了流动党员管理。

1.现行党员管理体制的滞后

现行党员管理体制已经跟不上当前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流动党员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群体,而现行的党员管理体制是根据人户结合的行政区域设置的,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现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直明显呈现“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流动党员,比如由于企业兼并、破产、重组以及各类党政机关的精简和伴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所形成的流动党员的管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造成许多流动党员成为“口袋党员”、“自报党员”、“挂靠党员”。特别是在目前的农村,由于经济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党的基层组织已经很难覆盖到农村中的二、三产业,一些行业甚至出现了空白点。

2.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这是流动党员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少数基层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外出党员难管,外来党员是负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找麻烦,对流动党员放任自流。二是少数流动党员思想滑坡,组织观念淡薄。流动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外出工作和生活,其中一些党员党性观念日益淡化,认为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一些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认为有钱就有一切,一心一意只顾赚钱,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失去先进性。三是个别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或管理者存在认识偏差,他们担心搞党建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忽视党建工作。

3.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量薄弱

对流动党员管理力量薄弱,使得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目前流动党员的就业跟以往不同,他们之中大部分就业于各类非公有制企业,而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大部分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即使建立了党组织,也因非公有制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种种限制,使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各级党组织尚未建立专门的流动党员管理机构,仅仅依靠现有的力量很难解决党员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主要途径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尤显迫切。本文认为问题的解决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

1.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理念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新管理理念。党组织在对流动党员实施教育管理时,要冲破过去的传统理念的束缚,实现由“号召型”领导向“服务型”领导转变。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柔性管理,即管理的人性化、民主化、平民化,针对他们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利益和情绪,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既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又真情相待、热情服务,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有可能办到的事情着手,不强求他们办超出意愿和力不从心的公益事业,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乐于接受管理,心情愉悦地接近党组织,使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水到渠成。

2.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建立报告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当地基层党组织报告,基层党组织应及时将外出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情况逐一登记,分类存档,使党组织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动态,以便于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

建立党员证制度。给每个党员建立一个信息库,记录每个党员的实时信息,党员证制度的建立,可以大大减少流动党员管理的工作强度,进一步促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建立汇报联系制度。流动党员应向所属基层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基层党组织主动联系流动党员,应通过制度加以规范和明确以保证有效的落实,保证流动党员能定期汇报自己的目前的思想及工作情况,同样,基层党组织也应定期主动联系流动党员以保证相互之间的交流,比如采用互联的方式,就是每个党员联系几个流动党员,这种方式目前在部分城市已经成功地实施。

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与流动党员签订《流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目标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应尽可能细化,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把相关部门纳入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责任体系中来,按照各自的职能明确其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创新管理载体,坚持物质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

为了能有效地落实具体的方案,还必须通过物质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以保证方案的具体落实。

首先,物质支持是前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党组织的角度讲,必要的物质支持与经费保障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前提。涉及到的各种资源,各流动党组织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提供。关于经费问题,应该灵活处理,通过政府预算拨一点,街道创收出一点,社会各方募一点的方法,同时,从党费中划拨一部分流动党员活动经费也是可行的办法。

其次,智力支持是根本。从长远来看,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提高自身谋生之本领,能提高党员积极性,是最令流动党员欢欣鼓舞的事情,也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根本举措。各级有关组织应根据本辖区流动党员的文化、技能和业务知识需求状况,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使之与物质支持相得益彰,建构开展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载体。

以上对策不能割裂开来,需要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综合运用,才能真正构建起流动党员管理的系统工程,以推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4.构建流动党员网络管理

在吸取传统党建经验的基础上,应充分运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来应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布广的特点,可运用互联网、宽带网、局域网等高科技优势开展网上党建活动,把党的思想建设搬上互联网,在网上设立方便党员进入的相关栏目和工作室,增强党员学习的兴趣,提供其与党组织联系便利、快捷的途径,使流动党员及时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组织要求,接受党的教育管理。

第一、要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党员与党组织交流沟通的平台。建立一个流动党员的OA系统,该系统里面应包含流动党员的个人及时信息、信息公告、论坛讨论、在线组织生活和个人思想心得提交栏等功能,流动党员只要登入该网站就能完全掌握目前的实时信息,并能及时地更新自身的个人资料及提交个人学习心得及思想汇报。同时该网站需要跟移动终端相结合,把一些重要的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入该网站进行相应操作。

第二、针对流动党员,为了便于管理自己个人信息,可以采取电子身份证制度和比较熟的电子卡技术,即电子党员卡。电子党员卡包含一个存储数据的微芯片,把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籍贯、受教育程度、目前从事职业、身份证号码、入党日期、入党介绍人、隶属党组织名称、参加党组织活动情况、党费缴纳情况等信息以及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信息记录在微芯片上。这样,党员无论流动到什么地方,流入地的党组织都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和硬件读取卡上的信息,准确地了解流动党的基本情况,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并及时输入流动党员在流动期间相关的教育管理信息。电子党员卡作为党员的身份证明,具有党内的权威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登记编码,一人一号,可确保实行电子党员卡的惟一性。这样流动党员即使外出,到新的地方或变换单位,他们凭借电子党员卡就能参加党组织活动,简化了繁琐的组织手续,方便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第三,流动后有回音。有了上面的两个渠道,我们便能及时地了解流动党员的信息,但还需要我们的人工维护,才能顺利地运行。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与流动党员的日常联系,强化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要求流动党员思想汇报每月一次,内容包括异地工作、学习和思想动态,汇报方式既可以书面汇报,也可以电话交谈、网上OA提交或则手机提交。党组织要在他们学习和汇报的基础上加以指导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部门对各个流动党员进行督促检查。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谭 力)

猜你喜欢
流动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流动的光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