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二因素模型在湖南省大学生中的调查研究*

2010-12-12 06:15
外语与翻译 2010年4期
关键词:养育分量维度

高 明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作为重要的家庭环境因素必然影响到子女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1]。

目前,国内关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的二因素模型质疑较多,本文对该量表中译版进行结构探索和验证,并在湖南三所高校中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进一步为该量表在中国的应用提供测量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研究对象来自于湖南 3所高等学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 918份,回收有效数据 80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 87.25%。其中男生 488人,女生 313人;平均年龄为 19.57±1.16岁;大一 201人,大二 455人,大三 145人;农村样本653人,城市样本 148人;723人父母婚姻状况非常稳定,32人父母离异,23人父母死亡,23人父母再婚。

(二)测量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

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大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生活模式、重大个人经历等。

2.父母养育方式量表 (PBI)

本研究中使用的中文版PBI是采用的杨红君[2]等人于2009年确定的PBI的中译本,用于测量个体 16岁以前的父母养育方式,分为父亲版和母亲版,各 25个条目。

3.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 (ECR),共 36个项目,每 18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分别是焦虑分量表和回避分量表,问题回答采用七级记分。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由李同归等修订的 ECR量表中文版[3]。

4.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 (CECA.Q)

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 (CECA.Q)是回顾性地调查成年人在童年时是否存在躯体、性或精神方面的虐待的自评量表。采用 5级计分制,精神虐待部分包括父虐待和母虐待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又分别包括憎恶和忽视 2个因子。

(三)数据处理

用 SPSS17.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用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二、结果

(一)量表的得分基本情况

1.量表的综合得分

本研究发现,所有个体在父母关爱维度的得分较父母保护维度的得分高,表明父母养育方式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关爱较保护多,见表 1。

配对 t检验 (母亲关爱 -父亲关爱,母亲保护 -父亲保护)显示,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极显著,母亲关爱和保护得分均显著高于父亲 (P<0.00)。

表1 父母养育方式因子父 -母差异比较

2.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如表 2所示,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分量表中关爱、保护维度的差异进行比较发现,男女生在四个维度上均未存在显著差异。

表2 PBI得分基本情况及性别差异比较

表2 PBI得分基本情况及性别差异比较

分量表 总体(N=801)男(N=488)女(N=313) t P母亲关爱 25.23±5.88 25.22±5.77 25.24±6.05 -0.06 0.95母亲保护 13.49±5.93 13.58±5.85 13.38±6.05 0.44 0.66父亲关爱 23.54±6.35 23.51±6.28 23.57±6.46 -0.12 0.91父亲保护 12.09±6.01 11.93±6.3-12.27±5.63 -0.74 0.46

3.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为分析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本研究将生源地划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类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四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各维度得分上城市学生均要略高于农村学生。

4.父母不同婚姻模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比较

为分析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在父母不同婚姻模式上的差异,本研究将父母婚姻模式划分为稳定、离异、单亲、再婚四类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 4所示,父母不同婚姻模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在母亲关爱和父亲关爱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母亲保护和父亲保护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再婚的大学生在母亲关爱和父亲关爱维度,得分比其他三类大学生明显偏低,在母亲保护和父亲保护维度,得分比其他三类大学生的明显偏高。

表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性比较

表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性比较

分量表 城市(N=148) 农村(N=653) t P母亲关爱 25.52±6.01 25.14±5.81 0.75 0.46母亲保护 13.85±6.38 13.36±5.76 0.94 0.35父亲关爱 24.14±6.44 23.30±6.32 1.51 0.13父亲保护 12.27±6.38 12.01±5.87 0.49 0.62

表4 父母不同婚姻模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性比较

表4 父母不同婚姻模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性比较

(二)项目分析结果

本研究以每个项目上被试的得分与所属分量表分的相关系数(r)作为项目鉴别力的指标。结果显示,所有条目得分与所属分量表分相关均达显著水平(p<0.01),且大部分相关系数达到 0.40以上 (条目 8、25相对低,在 MPBI中条目 8为01383,条目 25为 0.370),均表现出较好的鉴别度。

(三)信度分析结果

内部一致性分析显示,MPBI的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14,分半信度系数为 0.693,FPBI的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 0.652,分半信度系数为 0.677。

MPBI分量表母亲关爱、母亲保护的 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 0.845和 0.791,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 0.832和 0.757;FPBI分量表父亲关爱、父亲保护的 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48和 0.801,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 0.838和 0.768。

(四)效度分析

本研究着重研究了量表的结构效度,包括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1.结构效度

(1)因素分析

固定取两个因子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母亲版累计解释率为 35.386%。父亲版累计解释率为 35.712%。条目因子负荷绝大部分达到 0.40以上 (条目 3在MPBI保护维度上的负荷为 0.37,条目 25在 MPBI、FPBI保护维度上的负荷分别为 0.141和 0.264)。

(2)验证性因素分析

用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进一步考察数据与两因子模型的拟合程度。二因素模型拟合结果显示,MPBI的GFI、AGFI、CFI、NFI、NNFI、IFI、χ2/df、RE MEA 分别为 0.79、0176、0.89、0.87、0.88、0.89、7.76、0.10;FPBI的分别为 0.78、0.74、0.87、0.85、0.86、0.87、8.59、0.10,提示拟合结果不佳。结合对原版因子结构的验证结果来看,本问卷的因子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效标效度

本研究将PBI分量表分别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 (CECA.Q)各分量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见表 5),PBI分量表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 (CECA.Q)各分量表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表5 父母关爱、保护维度与各心理适应变量的相关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城市或农村、父母婚姻状况等都是影响父母对孩子养育方式的因素。

原版PBI中两个分量表 (关爱和过度保护或控制)可以结合起来定义四种养育类型:高关爱低控制,高关爱高控制,低关爱低控制和低关爱高控制 (或称无爱的控制),其中高关爱低控制被认为是最合理的父母养育方式[4]。本研究发现,所有样本个体在父母关爱维度的得分较父母保护维度的得分高,表明父母养育方式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关爱较保护多,父母养育方式总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配对 t检验 (母亲关爱 -父亲关爱,母亲保护 -父亲保护)显示,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极显著,母亲关爱和保护得分均显著高于父亲 (P<0.00)。一直以来,对于孩子的教养主要是母亲在进行,父亲较少参与,可能正是这种卷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这种父 -母差异的存在。

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比较发现,父母养育方式性别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当代父母重男轻女的观念有所改变,父母对儿女的期望较为一致。

另外,本研究提示在父母养育方式上,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父母再婚的家庭,父母给予子女的养育方式多半是无爱的控制,属于父母养育方式中最差的类型。究其原因,父母再婚导致父母将关注点放到重组家庭上,对子女的关爱自然会有所减少、控制增多,子女感受不到温暖和爱护的同时,被严格的控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研究两个分量表 2个维度的 Cronbach’s α系数值及分半信度系数均在 0.7以上,说明条目的一致性比较好,表明PBI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基本达到了心理测量学标准。

MPBI、FPBI两个版本条目在两个因子上的归属与原版量表完全一致,条目 25因子负荷很低,不能很好地解释保护因子,可以对该条目的归属做进一步考虑。PBI问卷的编制者Parker在最初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确定了PBI的二因素结构:关爱 (care)和过度保护 (overprotect),并在不同人群中验证了此结构[5],但本研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指数大多低于一般标准,模型拟合结果不佳,这可能和样本量不足、采样质量等有关,也可能是问卷两因子结构本身存在问题。国外研究者也发现该量表可能更适合三因素、四因素结构[6-7]。结合对原版因子结构的验证结果来看,本问卷的因子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效标效度方面,PBI的母关爱维度、父关爱维度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母亲憎恶、母亲忽视、父亲憎恶、父亲忽视成显著负相关,PBI的母保护维度、父保护维度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母亲憎恶、母亲忽视、父亲憎恶、父亲忽视成显著正相关。这表明PBI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标效度。

[1]李金钊,徐媛.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2):29.

[2]杨红君,楚艳民,刘利,等.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34-436.

[3]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4]Gomez M B,Pedros A,Tomds A.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in a spanish sample[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1993,(28):252-255.

[5]Graham M,Helen A B,Leigh R.Depress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investigations using -and 3 factor versions of 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J].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04,192(10):650-657.

[6]Cubis J,Lewin T,Dawes F.Australian adolescents’perceptions of their parents[J].Aus NZ J Psych,1989,(23):35-47.

[7]Humberto LI,Danidl N K.Evidence of increased sensitivity using a three-factor version of 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J].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02,190(9):619-623.

猜你喜欢
养育分量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