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川”之产业篇产业领跑后援建时代

2010-12-23 03:49何祎男
浙江经济 2010年8期
关键词:青川县青川养鱼

文/何祎男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浙江省为对口支援5·12大地震中遭受惨重损失的青川县而精心谋划与实施的产业援建,或许是对这一句话的最有力印证。

2007年,青川县生产总值为13.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约占45.8%,第二产业约占21.8%,第三产业约占32.4%。主要工业产品有锰矿石、石英精砂、精制茶、中成药等,农业主产有水稻、油菜、山珍、茶叶等。震前青川县的经济状况表明,青川并不是一个经济繁盛之地,人们却也能够过上悠闲的田园生活。然而,5·12大地震将这种“乐活”日子完全碾碎,作为青川县经济支柱的各类产业运营或毁于一旦,或陷于完全停滞。

随着浙江省11个市及29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的援建队伍,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全部进驻青川全县36个乡镇,以及上百个灾区,生活、生产最急需的援建项目快速开拔,设施先进的医院有了,宽敞明亮的学校有了,风格浓郁的民房也有了。但这些最多只能算经济生活的“上半身”,缺了产业经营这个“下半身”,青川县的经济发展依然不得自如。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浙江援建者帮助灾区解决了生存、生活难题之后,青川人的自我发展需求急切凸现出来,而这需要后援建时代的产业再造来解决。

“从援建一开始,指挥部就确定了民生为本、全面援建的思路,除了搞好基础设施重建等‘规定动作’外,重点突出智力援建和产业援建,提高青川的‘造血功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如浙江援建青川指挥部党委副书记赵克所说,统筹大局又不忘雕琢细节的浙江援建者早就为青川谋定了未来发展的“产业火种”。“产业援建”成为后援建时代题中应有之义。

基于现实的项目谋划

产业援建展开之初,青川各乡镇的浙江援建者纷纷发现,当地产业基础薄弱,多山地而少平地,没有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平整土地和设施,生产以“单打独斗”为主,缺少规模化经营的能力。这是青川产业援建过程中必须克服的普遍事实。

同时,按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青川县属于限制开发的地区,在重建中必须要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换句话说,青川的产业援建项目既不能无限制上马一些见效快、投资大的制造业,导致过度开发,又要保证各乡镇适度发展的需求。认识到以上两个援建前提的情况下,各指挥部的产业援建项目只能凭借深度调研,实现产业的“精准援建”(因地制宜地科学确定项目)。

“我们2008年刚刚入川,就针对乔庄镇当地资源、气候等条件展开了全面调研,为今后因地制宜、科学确定产业项目做好充分准备”,宁波援建指挥部王梁慧副指挥长不无自豪地说。

宁波指挥部深知,青川的干部群众最了解当地的资源优势,对发展什么产业、做什么项目最有发言权。也只有青川各方都认同的产业项目,在后续的实施中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开花结果。为此,指挥部一开始就与青川各方,尤其是与分管产业的领导、产业主管部门、对口乡镇、村社和企业业主、种养殖大户等,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分析利弊,吸取经验。在乔庄建有机茶产业带、在黄坪发展土鸡、把瓦砾定位为现代化生猪养殖专业乡,以及在茶坝乡发展食用菌产业,都是充分交流对接的结果。

与宁波援建指挥部一样,杭州援建指挥部一入川,也全面开展产业情况的调研工作,连续走访了竹园镇、金子山乡、白家乡和建峰乡的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考察相关产业点,与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收集各种经济报表和数据,从而对青川县竹园镇“一镇三乡”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准确的认识。

“受自然条件限制,竹园片区一镇三乡的产业状况可以用‘土地少、资源贫、基础差,企业规模小、分布散、效益低’来形容,基本处于农业自然经济的状态,总体发展情况比较落后,产业恢复重建和发展的空间也十分局促。”这是杭州指挥部产业组组长李京海调研得出的最直观感受。

正是基于“用事实说话”的实事求是精神,可以说,每一个浙江援建的产业项目都是充分交流沟通后确定的,认真听取了青川各方的意见。因此,在项目实施中得到了青川百姓的大力支持和项目实施单位的全力配合,也为产业项目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集群式特色援建

浙江的“小狗式企业”特别善于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开拓市场,加之有市场意识敏锐而历史悠久的商帮文化,浙江的集群式、专业化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十几年的市场洗练中,成就斐然。将“一乡一业,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经验融入灾区重建工作,无疑成为浙江援建的拿手好戏。

2009年8月初,温州援建指挥部在青溪镇启动了稻田养鱼产业项目,随后援建干部们克服青溪正值雨季的恶劣天气,仅用时3个月,便建成总面积22.8亩的高标准沟坑式稻田养鱼基地,随后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广元地区发展稻田养鱼。为了让当地村民尽快看到稻田养鱼所能产生的效益,温州专家张时祥还受邀进驻青溪基地,为当地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温州市援建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叶剑平对此解释说,“我们援建项目把握三个要素,第一是要有市场需求,第二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第三要能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例如,稻田养鱼产业项目成功后,每亩至少能增加农民收入1600-1800元。”

在将乡镇旅游确定为青溪发展重点之后,大获成功的还有温州市援建指挥部投入1500万元打造的阴平生态旅游示范村。其中,农房风貌改造投入400万元,村委会用房、村民活动室、商业网点、停车场、文化广场、水渠道路、给排水、河堤、吊桥、景观等公共配套设施投入900万元,产业帮扶投入200万元。行走在青溪镇的山水之间,一条清澈的溪流在欢快地流经阴平村口。阳春三月,在村中悠然信步,只见青瓦白墙,木兰花窗;户户庭院,家家果园。沿着新建的水泥小道前行,果树枝繁叶茂,农家小院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宛若置身世外桃源。目前,阴平全村300多户中有农家乐40户,共有床位900多个,可容纳2000多人同时就餐。

“在援建过程中,我们做到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抓好产业规划,开展产业对接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工作,确定青溪重点发展乡镇旅游,确定桥楼乡重点发展种植业。同时,开展农技、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培训活动,集中温州后方的专家、技术力量,到青溪实地考察指导。”温州市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朱三平觉得,这是温州产业援建成功的秘诀所在。

到过青川的人很难不被其原生态的景致和清新宜人的环境所陶醉,如果在发展产业之余,能尽量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自然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而宁波援建指挥部确是那么想的、做的。

生猪是青川的传统产业,是老百姓收入的重要来源,比如瓦砾乡老百姓60%以上的收入靠养猪。生猪养殖业在青川的产业布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但是,无论是养殖规模、养殖技术,还是猪种品质、养殖效益、市场声誉,与现代养殖业有非常大的距离。比如,青川传统养猪是人畜混居,猪圈紧挨着住房,猪的粪便没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靠近中心镇的养殖户,为了节省饲料钱,就到小饭馆收剩菜剩饭喂猪,养的所谓“潲水猪”;由于家家户户分散养殖,形不成规模,年出栏50头的就算是大户了,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弱。

看到这些问题,宁波指挥部从最关键的环节着手,一是改分散养殖为集中建养殖小区,解决规模问题;二是改传统饲养方式为最生态环保的“零排放”养殖,解决环保问题;三是扶持龙头企业、扶持养殖大户,组建合作社,提高养殖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户拓展市场、抗击风险的能力,解决没有规模、没有效益,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

一个年出栏12000头、采用“零排放”技术的种猪场将于今年4月底建成,届时,它将是广元最大的采用“零排放”技术的种猪场。5个年平均出栏3000头的养殖小区和一个年出栏3500头的扩繁场,也将在今年“5·12”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类似青溪镇阴平村旅游示范点、乔庄镇“零排放”养猪的特色产业援建项目,不胜枚举。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现在青川至少有87个“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区块初具规模。沿着山路蜿蜒盘旋而行,隔三差五都能瞥见临路而立的产业基地标牌,杭州援建的青川獭兔扩繁示范场、湖州援建的马鹿乡蔬菜大棚、绍兴援建的关庄镇万只长毛兔种兔基地、宁波援建的枣树村农家乐示范点、瑞安援建的桥楼乡食用菌产业培训基地、温州援建的清溪镇稻田养鱼项目……运气好的,还能捕捉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所有青川县内星罗棋布的特色产业援建成果,无一不源自浙江援建队伍的科学构思,内引外联,乃至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

“很快援建工作即将结束,我们也要离开了,所以特地把稻田养鱼的技术方法印制在标示牌的背后,方便村民自学。”摸着已经破了一个洞的稻田养鱼项目标示牌,温州援建指挥部产业组组长叶剑平不无伤感地说,“不知道我们走了以后,这个项目还能不能继续。”

援川一年多来,很多浙江援建者与当地百姓成了莫逆之交,青川还有他们辛勤劳动才完成的援建设施和项目,过几年再回来看看或许会成为一种必然,如此,有理由期待未来不间断的川浙产业联姻。

猜你喜欢
青川县青川养鱼
青川县:抓实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鱼经
青川岩沥青对沥青感温性能的影响探究
昙花
人生的苦酒
人生的苦酒
青川县LUCC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