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母亲河”秀丽本色

2011-01-02 14:43
浙江人大 2011年5期
关键词:莲都区瓯江采砂

瓯江水域河砂资源丰富,被采砂老板视为“黄金宝地”。然而,正是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秀美瓯江变成了一条满目疮痍的“千岛河”。为还“母亲河”秀丽本色,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就此展开了强有力的监督。

还“母亲河”秀丽本色

■卢朝升 费 时

在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明媚的阳光恣意挥洒在丽水莲都区碧湖镇上赵村外的瓯江两岸,村民何美仙提着需要清洗的草席,匆匆赶往江边的埠头。

此时的江面上,偶有水鸟栖息,稍作停留后,又翩翩翻飞,去留随意,无人惊扰。

这是当地记者笔下现在的瓯江。可在几年前,这里曾被数十家采砂场挖得千疮百孔,不仅见不着水鸟,一江秀水更是被搅成了一江浑浊不堪的黄水,秀美瓯江变成了一条满目疮痍的“千岛河”。

说起这一变化,当地百姓都不会忘记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这些年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母亲河”变成了“千岛河”

绵延数百里的瓯江,是丽水百姓的“母亲河”,也是浙江的第二大江。碧水曲溪、卵石密布,湿地交错、滩林茂盛,以及瓯江两岸的古村落、幽静的古道,勾画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绝美画卷。由此,丽水也成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的第一个“摄影之乡”和著名的美术写生基地。

瓯江水域不仅风光秀丽,黄砂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砂石需求量日益增长,砂石料价格竟从过去每立方米30多元涨至100多元。河砂,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水中海洛因”,谁能拿到采砂权,谁能承包河滩,就意味谁能暴富。

一时间,瓯江各个河段都冒出了机声隆隆的采砂场,有手续的白天开足马力挖,没审批的夜里挑灯偷着采。据统计,仅莲都区境内41.7公里的河道上,就有30家左右砂场,除水阁河埠圩砂场是通过公开拍卖取得采砂权外,其余砂场均未经过审批。

一艘艘采砂船不仅蚕食了如诗如画般的风景,几百万方弃碴堆积而成的一个个“小山包”,还使风光秀丽的“母亲河”成了“千岛河”。

而对“母亲河”的索取无度,也换来了无情的惩罚。

“古堰画乡”大港头,两岸绿林被严重破坏,白色光秃秃的弃碴堆与浑浊的江水构成了极不和谐的色调,慕名而来的画家和美术爱好者,无不扫兴而归;

无序采砂还造成河床下降、水位降低,直接影响了碧湖平原的水利灌溉功能,沿岸石牛、白口等村的粮田因无水可灌溉,水田成了旱地;

瓯江两岸的河滩被挖得千疮百孔,而这些大小如池的深坑,近几年连续发生溺水事故。

…………

面对如此现状,当地百姓痛心疾首。“年少时嬉戏的河滩,清澈的河水,如今都只存在记忆里。本该清澈的河水,现在一片泥黄,原本水流平缓的河流,现在漩涡丛生。几年下来,原本美丽富饶的瓯江已经面目全非,挖砂留下的坑坑洼洼,犹如在美少女脸上划出了一道道血淋淋的刀疤。”网友“龙泉--好远”的一段有感而发,勾起了很多网友对当年瓯江的美好回忆和对现状的无限感慨。

建议、议案、决议,一个接着一个

眼看“母亲河”变得满目疮痍,丽水市、莲都区人大代表的心里更痛。从本世纪初开始,每年人代会上几乎都有代表就此提出意见建议。

2006年初的丽水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河道采砂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周庆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对瓯江沿岸采砂管理的建议》,胡建超代表提出了《关于抓紧制止瓯江河道无序开采砂石料的建议》,廖永平等10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议案》。

会后,以处理《关于加强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议案》为契机,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将瓯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列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监督议题。

2006年7月,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分别赶赴市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以及辖区内的9个县(市、区),对丽水境内的瓯江流域治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研。

“沿着瓯江一路走去,几乎看不到什么风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在江底沉淀了数十年的黄泥水直往上泛,废碴堆积而成的‘小山包’上散落着一些生活垃圾……”说起当时的情景,时任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农资环工委主任的李水友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当时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禁止采砂,已迫在眉睫。

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基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06年12月,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决议》,要求加强河道采砂的治理和监督工作,坚决制止非法、无序采砂和破坏生态河道行为。

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后,丽水市政府迅速作出了回应,率先开展瓯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并着手编制《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2007年4月1日,丽水市政府正式颁布实施《丽水市瓯江干流莲都段生态河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砂石资源应逐步从开采河道天然砂为主,向人工机制砂为主转变。除必要的河道、航道疏浚外,应逐步禁止开采河道天然砂。”紧接着,丽水市莲都区政府又出台了《莲都区河道采砂管理实施细则》,使河道采砂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代表、委员、主任,合力上阵监督

为及时了解决议落实情况,2007年7月10日至11日,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在丽省人大代表,对瓯江干流莲都段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

当时,距离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已有半年多时间,市政府也推出了系列整治措施,并根据采砂规划设立了开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基本扭转了无序开采局面。

不过,现场情况仍令视察组成员忧心忡忡。从丽水莲都区的大港头镇沿着瓯江主干流一直往下走,直至丽水市区的南明湖,除了碧湖镇白口村的漂流风景区禁采后依稀可见往日风光外,瓯江主干流其他地方仍是一片忙碌景象。

“一路下来,河滩上已不见游人悠然自得的身影,两岸原本整齐划一的防护林变得稀稀拉拉,江水里更没了鱼儿嬉戏的画面,耳朵里充斥的是隆隆的机器声。一眼望去,除了忙于作业的挖砂船,就是堆积如山的废碴,整个瓯江主干流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秀丽风貌。”参加视察的丽水市人大代表魏以启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当时的“绿谷”丽水,水已不清,岸也不绿,视察组成员看后都很痛心。

一位在瓯江边住了30多年的老人说:“挖砂机器没日没夜地工作,吵得人心神不宁不说,原本宽阔的河滩也变得坑坑洼洼,不仅难看,也很危险。”

事实上,这也是瓯江沿岸大部分百姓的心声。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瓯江河道采砂越来越疯狂?

“利益驱动”,是记者采访时所有人给出的答案。“以前每立方38元就是暴利了,可现在砂子价格已经飙升至每立方80元到120元,这样挖一夜,至少可以挣好几万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采砂暴利堪比“贩毒”,谁愿意断了这样的财路?

视察组还发现,疯狂的无序采砂,不仅严重破坏了瓯江水域环境,影响了行洪安全,还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像碧湖镇概头村,45亩河滩,3年承包费只有3000元,平均每亩每年仅22.2元。

针对这些问题,视察组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加强管理,坚决遏制河道乱堆弃碴现象;通过公开、市场化出让采砂权,杜绝审批采砂场中的“黑箱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在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的同时,积极理顺沿线乡镇、村和采砂业主的关系,避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

这些意见引起了丽水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截至2008年6月,莲都区砂管办查处非法采砂案件27起,扣押铲车20辆、挖掘机11辆、翻斗车22辆、采砂船1艘,罚没款40多万元,并督促业主平复河滩600亩左右,回填废弃石料50万立方米。

虽然无序采砂现象已基本得到了遏制,可只要采砂场存在一天,“母亲河”就难免会再添新伤。在2009年初的丽水市人代会上,张政民等代表再次提出了《关于加大瓯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后来,该建议由丽水市市长亲自领办,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焦光华亲自督办。

领办该建议后,丽水市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深入调研,并意识到要想切实保护好瓯江生态,必须全面禁止河道采砂。

2009年10月22日,丽水市政府终于决定:瓯江干流莲都段从2012年1月1日起,青田段从2012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河道采砂。

紧接着,一支由市水利局牵头,莲都区政府、市国土局、市公安局、市林业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开展了一次为期一个半月的集中整治,督促合同到期的砂场全面禁采,并严厉打击无证采砂、到禁采区偷采等行为。

还“母亲河”秀丽本色

2010年5月,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时,再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走近瓯江。

“这一次看到的,跟前两次完全不一样,主干流上已看不到废碴堆,河滩上的砂坑也基本得到了平复。”说起这些,李水友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不过,为了防止这些采砂场死灰复燃,检查组成员还是建议政府加强管理,要求所有停止作业的采砂船全部上岸或解体。2010年10月27日,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在丽水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强力监督下,以及沿江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瓯江正逐步恢复往日的宁静,两岸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截至2010年底,合同到期的21家采砂场全面完成了平复任务,转移上岸采砂船18艘,拆除岸上采(制)砂设备14处,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管理房8处。在此期间,平整河道250万平方米,平复弃碴500万立方米。

终于,渔舟唱晚、帆影点点的瓯江又回来了,南明湖畔的防洪堤还成了“天天乐”文体广场之一。每天晚上,总有舞林高手齐聚那里,交流心得,切磋舞艺。70多岁的徐老伯说:“晚上到防洪堤走走,跳跳舞,吹吹风,很舒服的。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交了一大批朋友,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开心了。”

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焦光华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密切关注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每年有重点地选择相关议题,持续跟踪监督,为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新丽水发挥更大的作用。

题图:青山绿水,帆影点点,瓯江又现惊世画卷。 卢朝升 摄

猜你喜欢
莲都区瓯江采砂
A new species of the gudgeon genus Microphysogobio Mori, 1934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绿色公路创建实践
论江河流域非法采砂行为违法判断根据
鸡东县河道整治及采砂治理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浅析莲都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莲都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多通道合建方案研究
浅谈莲都区乡镇广电站数字电视发展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