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乳业产业关联分析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2011-01-06 09:15郝晓燕
财经理论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产业部门依赖度波及

郝晓燕,巩 芳

(内蒙古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我国乳业产业关联分析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郝晓燕,巩 芳

(内蒙古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因此有必要客观度量我国乳业扩张进程中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特征。文章依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关联的总体效应、产业关联的部门结构效应、产业关联的波及效应三个方面定量分析我国乳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尤其测算了135个部门分类下的乳业的前向关联度和后向关联度,总结归纳了我国乳业的产业关联特征。我国乳业产业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乳业的健康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乳业自身的稳定问题,乳业的产业安全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息息相关。

投入产出;乳业;关联分析;前向关联度;后向关联度

目前我国乳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乳业在发展与扩张过程中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日益紧密。乳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饲料业、养殖业、加工业、物流业、餐饮业等诸多相关行业的生存。全面分析乳业的产业关联特征,有助于政府应对乳业危机事件对可能波及的行业实施有效风险控制。

一、研究现状

目前学者对乳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质量安全、产业组织、营销策略、危机处理等方面。至于产业关联,目前学者主要对我国或者某区域特定产业的关联特征及波及效果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张国富等(2009)分析了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徐盈之等(2010)对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贾学明等(2009)测算了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王海燕等对我国种植业的产业关联进行了分析,测算了种植业产品提价10%对集群内其他部门的影响;王幸欣(2010)对广东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

从可查询的文献来看,目前学者对我国乳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尚感缺乏。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①

本研究的数据均来自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基本流量表的数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将我国产业部门划分为135个产品部门,乳业在表中为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部门代码为019。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应用投入产出法,从产业关联的总体效应、产业关联的部门结构、产业关联的波及效应三个方面来描述我国乳业对国民经济不同产业产生的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影响。实际上以上分析反映了产业间的基本关联方式可分为三种情况,即产业内部的纵向关联、产业间生产过程中的横向关联、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联。产业关联效应由产业部门前向关联指数和产业部门后向关联指数来测算;产业关联的部门结构由分配系数和消耗系数来描述;关于产业关联的波及效应,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刻画某产业总体波及效果,用生产诱发系数和生产的最终依赖度来描述产业波及的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

1.产业关联的总体效应

本研究所用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及经济含义如下:

产业关联的总体效应分为产业前向与后向关联效应分析。

(1)直接前向关联效应的测算公式:

式中:LF(j)是产业部门前向关联指数;Xj是产业j的总产值;Xij是产业i对产业j提供的中间投入。

(2)直接后向关联效应的测算公式:

式中:LB(j)是产业部门后向关联指数;Xj是产业j的总产值;Xij是产业j为生产总产值Xi而从产业i获得的中间投入。

2.产业关联的部门结构

产业关联的部门结构分为产业前向与后向关联结构分析。通常用“投入结构”反映出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关系;“销路结构”反映出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关系。在投入产出表中,销路结构是各个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去向。它通过各产业部门的分配系数来度量。分配系数Sij表示第i部门的产品Xi分配使用在第j产业部门生产用途上的比例,X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第i部门的产品数量,则:

在投入产出表中,投入结构就是纵列的消费结构。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着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用“投入系数”——“直接消耗系数”来度量。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Xj去除该产品(或产业)部门生产经营中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xij,用公式表示为:

另一个指标完全消耗系数刻画了包含部门之间间接关联作用的后向完全关联程度,通常用此指标描述部门间的间接关联作用。

完全消耗系数,通常记为bij,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公式为:

3.产业关联的波及作用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反映了最终需求变化与各产业的生产需求之间的关系。

某产业总体效果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刻画,波及的结构用生产诱发系数和生产的最终依赖度来描述。

(1)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Fj的计算公式为:

(2)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Ei的计算公式为:

(3)生产诱发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是用来测算各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项目(如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程度。某产业部门的生产诱发系数等于该产业的各种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相应的最终需求项目和所得的商。即:

其中,ZiL=(I-A)-lXiL;WiL为第i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L项目的生产诱发系数;ZiL为第i产业部门对最终需求L项目的生产诱发额;YL为各产业对最终需求L项目的合计数额;XiL为第i产业部门L项目的最终需求。

(4)最终依赖度

最终依赖度是指某产业的生产对各最终需求项目(消费、投资、出口等)的依赖程度。某产业部门的最终依赖度等于该产业各最终需求项目(消费、投资、出口等)的生产诱发额除以该产业各最终需求项目生产诱发额合计。即:

式中:QiL为i产业部门生产对最终需求L项目的依赖度;ZiL为i产业部门最终需求L项目的生产诱发额。

三、中国乳业产业关联测算

(一)产业关联的总体效应分析

根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135个部门的基本流量表中的数据,运用上述公式(1),则乳业的部门前向关联指数为0.295337,在135个部门中排列115位;乳业的部门后向关联指数为0.813225,在135个部门中排列21位。

该结果表明乳业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从产业关联程度来看,乳业对其他部门的产品消耗远远大于其他部门对乳业产品的消耗。也就是说,乳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制约程度较低,但是乳业进行生产需要其他部门的产出作为其“投入”消费的程度则很高。

那么,乳业和哪些产业部门关联程度较高呢?笔者将在下文中的部门关联结构中做进一步分析。文章对我国乳业关联产业部门从前向和后向关联两个视角分析。

(二)产业关联的部门结构分析

1.中国乳业前向关联产业结构分析

根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基本流量表的数据,运用上述公式(3),计算结果如下:

在中国135个产品部门中,有118个产业与乳业的前向直接关联度为0,有17个产业部门与乳业有前向直接关联,具体排名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乳业排名前11位的主要前向直接关联产业及关联度

计算结果表明,乳业作为投入方,与乳业自身、软饮料行业、餐饮业、其他食品加工、其他食品制造业以及娱乐业前向直接关联最大,与大多数产业部门没有直接关联。

2.中国乳业后向关联产业结构分析

根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基本流量表的数据,运用上述公式(4)和公式(5)分别计算出我国乳业的后向直接关联度和后向完全关联度。计算结果如下:

在中国135个部门中,有28个产业与乳业的后向直接关联度为0,有107个产业部门与乳业有后向直接关联,其中排名前15位的产业部门如表2所示;除社会福利业和体育这2个产业部门与乳业的后向完全关联度为0,有133个产业部门与乳业有后向完全关联。

表2 中国乳业排名前15位的主要后向直接关联产业及关联度

表3 中国乳业排名前15位的主要后向完全关联产业及关联度

(三)乳业波及效果分析

1.乳业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其他所有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

同理,根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基本流量表的数据,笔者测算了投入产出逆矩阵,也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继而运用上述公式(6),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相关数据,对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的影响力进行了计算。

影响力系数F乳业>1,该产业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该指标越大,说明乳业对各部门产出的拉动作用越大。

早在江小白之前,红星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等也推出过小瓶包装的小酒,然而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温不火,难以推动小酒的成长。究其原因是仅仅进行包装的体量变更,不对消费群体做出实质性区隔,无法有效推动市场增长。

2.乳业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描述了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的反应程度。

根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基本流量表的数据,运用上述公式(7),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相关数据,对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的感应度进行了计算。

感应度系数E乳业<1,说明该产业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3.生产诱发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是用来测算各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项目(如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程度。运用公式(8),乳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如表4所示:

表4 中国乳业的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系数

计算结果表明:当总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乳业将诱发出0.01098个单位的生产;消费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乳业将诱发出0.02699个单位的生产;资本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乳业将诱发出0.00067个单位的生产;出口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乳业将诱发出0.00087个单位的生产。因此乳业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诱发程度最大。

4.最终依赖度

最终依赖度是指某产业的生产对各最终需求项目(消费、投资、出口等)的依赖程度。运用公式(9),乳业生产对消费的最终依赖度为0.9577;对资本项目的最终依赖度为0.0199;对出口的最终依赖度为0.0224。计算结果表明:乳业对消费项目的最终依赖度最高,达到了95.77%,据此,可以将乳业归于依赖消费型产业。

四、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乳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制约程度较低,但是乳业进行生产需要其他部门的产出作为其“投入”消费的程度则很高。

从关联效应的方向来看,乳业的部门前向关联指数为0.295337,在135个部门中排列115位;乳业的部门后向关联指数为0.813225,在135个部门中排列21位。具体来看,乳业与我国大多数产业部门没有直接的供给拉动作用,而与乳业自身、软饮料行业、酒业、餐饮业、方便食品加工业、其他食品加工与制造业以及娱乐业、居民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最大。相比较供给拉动,乳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需求拉动效应明显,在中国135个部门中,有79%的产业部门与乳业有后向直接关联;考虑间接关联作用的影响,则有98.52%的产业部门与乳业有后向完全关联,其中乳业对农业、畜牧业、电力行业、塑料制品、造纸业、饲料加工、批发零售业的需求关联最强。

感应度和影响力分析证实了乳业在135个产业部门中,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超过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为1.0545;而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低于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只有0.4233。

从波及效果来看,乳业最终需求的各项中的消费需求变动对乳业生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出口,最后是投资。乳业生产对消费的最终依赖度为0.9577;对资本项目的最终依赖度为0.0199;对出口的最终依赖度为0.0224。

乳业产业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乳业的健康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乳业自身的稳定问题,乳业的产业安全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息息相关。从前向关联来看,如果乳业爆发危机事件,势必波及到相关产业部门,对我国基础产业部门如农业、畜牧业会产生严重影响。从后向关联来看,乳业出现安全问题,对餐饮、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打击也是非常明显的。现代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之一体现为服务业的地位不断上升。

因此,加大对乳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乳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企业、广大奶农、股民、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注 释]

① 文中基础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主编《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135个部门第138-338的流量表.

[1] 张国富,梁晓芳.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3(6):672-677.

[2] 徐盈之,吴海明.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水平、产业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2010,(5):36-41.

[3] 贾学明,杨丹萍.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关联波及分析——基于2005年浙江省投入产出数据的研究[J].经济论坛,2009,(14):81-84.

[4] 王海燕,刘鲁.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种植业产品提价测算分析[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09,21(5):500-505.

[5] 王幸欣.广东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J].现代商贸工业,2010,(8):12-13.

F062.9

A

1004-5295(2011)02-0080-05

2011-03-25

郝晓燕(1973-),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乳业安全研究.

[责任编辑:张晓娟]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依赖度波及
唐山市氮代谢过程分析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在装备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聚合物流变性对非均质油藏波及效率的影响
基于要素报酬的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研究
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网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消除相互影响的基波及谐波相量测量算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基于模糊软集合的区域信息生产力效能关键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