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女性称谓词研究

2011-01-09 16:01吕玲娣
关键词:红楼梦

吕玲娣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红楼梦》女性称谓词研究

吕玲娣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词数量众多,包括亲属称谓(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制度称谓)和带有感情色彩的社会称谓(敬称、谦称、贱称、蔑称、昵称等)。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词的分类研究,探讨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红楼梦;女性;称谓词;文化内涵

《红楼梦》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前人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研究,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本文拟以2009年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为研究文本,对《红楼梦》中指称女性的亲属称谓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社会称谓词进行穷尽性分析,考察其所蕴含的汉民族文化内涵。

一、《红楼梦》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

称谓词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从《红楼梦》中的女性称谓词内容来看,可将其分为亲属称谓(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制度称谓)和带有感情色彩的社会称谓(敬称、谦称、贱称、蔑称、昵称等)。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亲属称谓是指以本人为中心而确定的家庭成员及与家庭成员有关联的亲戚的称谓,它包括血亲和姻亲。”[1]《红楼梦》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共110个。

(一)血亲称谓(26个)

所谓血亲称谓,指的是由出生等血缘关系所产生的亲属称谓。《红楼梦》中血亲称谓词共26个,见表1。笔者试选取其中称谓涵义不太容易理解或不常见的称谓词进行细致阐释和分析(下同)。

表1 《红楼梦》血亲称谓

1.祖婆婆、太婆婆

第五十四回:“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节,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嗳哟哟,真好热闹!’”(425页)“祖婆婆”、“太婆婆”是对丈夫曾祖母的称呼。

2.老母

第百零五回:“贾政恐哭坏老母,即收泪说:‘老太太放心罢。’”(835页)

《红楼梦》中用“老母”称呼母亲只出现了1次,作为他称。“老母”,指年老的母亲,如《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宋·曾巩《福州上执政书》:“诚以巩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巩守闽越。”

3.太太

第五十四回:“向宝玉说:‘你挨着你太太。’”(422页)

封建时代,富贵人家对父、母不直呼,而称老爷、太太,以示尊贵。这里“太太”指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

4.妞妞

第百零一回:“凤姐听见,说:‘了不得!你听听,他该挫磨孩子了!你过去把那黑心的养汉老婆下死劲的打他几下子,把妞妞抱过来。’”(805页)

“妞妞”是对未嫁的幼女的称呼,这里指巧姐。《证俗文》卷四:“今京师谓女曰妞。呼为妞妞,若大曰大妞,次曰二妞,又次曰三妞。”[2]

5.娇客

第五十五回:“如今主子是娇客,若认真惹恼了,死无葬身之地。”(431页)

“娇客”本为对女婿的爱称。宋·黄庭坚《次韵子瞻和王子立》:“妇翁不可挝,王郎非娇客。”任渊注:“王适,字子立,苏子由之婿。”宋·陆游《老学庵学记》卷三:“秦会之有十客:……吴益以爱婿为娇客。”但亦有称爱女为娇客者。明·吕绅《闺范》卷二:“世俗女子在室,自处以客,而母亦客之。”这里“娇客”指探春。

(二)姻亲称谓(75个)

所谓姻系称谓指的是由于婚姻关系所产生的亲属称谓。《红楼梦》中姻亲称谓词共75个,见表2。

表2 《红楼梦》姻亲称谓

1.嫡妻

①第一回:“嫡妻封氏,清性贤淑,深明礼义。”(3页)

②第二回:“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11页)

“嫡妻”,正妻,正夫人。封建宗法社会,称正妻为嫡。《释名·释亲属》:“妾谓夫之嫡妻曰女君。”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三《释亲属》:“嫡,敌也,与匹相敌也。”注引:“毕沅曰:‘匹,谓夫也。’”《诗·召南·江有氾·序》:“美媵也,勤而无怨,嫡能悔过也。”《释文》曰:“嫡,都狄反,正夫人也。”

2.嫂子

第十六回:“平儿笑道:‘那里来的香菱,是我借他暂撒个谎儿。奶奶说说,旺儿嫂子越发连个承算也没了。’”(115页)

“嫂子”本指哥哥的妻子,这里指旺儿的妻子。

3.通房

第六回:“先找着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名唤平儿的。”(50页)

“通房丫头”指虽与主人通房同居,但并非正式姨娘,且地位低于正式姨娘的丫鬟。通房,也叫收房。清·随缘下士《林兰香》:“仆妇道:‘丹、青、性、情四位如何又是通房?’宿秀笑道:‘通房就是妾的别名,因为没有描眉梳,没有育女生男,故叫作通房。’”

4.旁边人

第八十二回:“袭人道:‘做了旁边人,心里先怯了,那里倒敢欺负人呢?’”(662页)

“旁边人”即妾,也称偏房、侧室或旁妻。汉·刘向《列女传》卷二《赵衰妻颂》:“不妒偏旁。”北魏·杨衔之《洛阳珈蓝记》卷三《城南高阳王寺》:“美人徐月华喜谈箜篓。……永安中,与卫将军原士康为侧室。”《宋史·刘昌言传》:“又短其委母妻乡里,十余年不迎侍,别娶旁妻。”

5.冢孙妇、冢妇

①第十三回:“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97页)

②第百一十回:“邢夫人虽说是冢妇,仗着‘悲戚为孝’四个字,倒也都不理会。”(872页)

“冢孙妇”指嫡长孙之妻。冢,大。《尔雅·释诂》:“冢,大也。”引申为嫡长之意。《春秋左传》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冢妇”指长子之妻。《礼记·内则》:“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郑玄注:“谓传家事于长妇也,妇虽受传犹不敢专行也。”

6.老娘

①第六十回:“‘你到后门顺路告诉你老娘,防着些儿。’说着,便将艾官告他老娘的话告诉了他。”(473页)

②第七十四回:“你是司棋的老娘,你表弟也该姓王,怎么又姓潘呢?”(596页)

“老娘”指称外祖母,属方言称呼,如辽宁方言,其中“娘”读轻声。例①中的“老娘”指蝉姐儿的外祖母夏婆子。例②中的“老娘”指司棋的外祖母王善保家的。

7.姑娘

第十回:“且说他姑娘,原聘给的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派,名唤贾璜。”(77页)

“姑娘”也称姑妈、姑母,即父亲的姊妹,这里是指金荣的父亲之妹璜大奶奶。《老残游记》第八回:“姑娘者,姑母之谓也。”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我辞别了姑夫姑娘,我就出去了。”《清平山堂话本》:“原来姑娘死了姑夫,与儿子开着饭店,当见姪儿,来家同坐。”

8.大娘

①第二十四回:“宝玉道:‘大娘方才说有话说,不知是什么话?’”(179页)

②第四十六回:“宝玉笑道:‘我偏着娘说大爷大娘不成?’”(357页)

例①例②中的“大娘”指伯母,即父亲哥哥的妻子,这里皆指邢夫人。

(三)制度称谓

所谓制度称谓指的是由于社会制度而产生的称谓词,《红楼梦》中制度称谓词共有12个,包括干妈、干娘、奶母、奶娘、奶子、乳母、妈妈、嬷嬷、奶妈子、干女儿、义女、家生女儿。

1.嬷嬷(妈妈)

①第三回:“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27页)

②第三回:“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黛玉去见两个舅舅去。”(21页)

“嬷嬷(妈妈)”为奶母或老年仆妇之通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卷二《嬷嬷》:“《字汇》:忙果切,音么。俗呼母为嬷。按,俗字嬷乃妈之转音。”[3]例①“嬷嬷”指黛玉的奶娘,例②“嬷嬷”指老年仆妇。

2.家生女儿

第四十六回:“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353页)

“家生女儿”是指家奴所生的女儿。“家生女儿”是指家奴所生的女儿。旧时,家奴所生之女仍须为主家做婢,谓之家生女,也叫家生婢。清·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七:“奴婢所生子,亦曰家生孩儿。”清·钱大昕《恒言录》卷三:“吴人称仆之子为家生子。按《汉书》注:‘奴产子,犹今人云家生奴也。’”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八《家生子》:“按《法苑珠林》记庸岭有大蛇为患,都尉令长求人家生婢子及有罪家女祭之。”

二、《红楼梦》中带感情色彩的女性社会称谓词

社会称谓词指的是除了亲属称谓词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红楼梦》中带感情色彩的女性社会称谓词共64个。

(一)敬称(34个)

具体见表3。

表3 《红楼梦》敬称

1.老太夫人

第十五回:“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107页)

“老太夫人”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汉制,列侯之母方可称太夫人。宋徽宗政和年间又曾规定对生者尚可尊称为太夫人。”[4]此处是水溶王爷对贾母的敬称。

2.大人

第六十九回:“这位先生误用虎狼之剂,如今大人元气,十伤八九,一时难保就愈。(554页)

杨观:“‘大人’本为下对上之敬称,也用作对父亲的敬称。古人亲属称谓中,几乎长辈均可用‘大人’,这种情形直至近代亦然。”[5]这里是太医对尤二姐的敬称。这种用表亲属关系的词来相称非亲属关系的对象,是在社交场合中表敬称的用法。

3.大姐

第五十一回:“老嬷嬷悄悄笑道:‘那屋子是我们小哥儿的,那人是他屋里的丫头,倒是个大姐,那里的小姐?’”(342页)

“大姐”是旧时对仆女的尊称,这里指晴雯。

4.姑娘、姑奶奶

①第三回:“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19页)

②第百零八回:“正想着,小丫头进来说:‘二姑奶奶回来了。’”(852页)

“姑娘”是对未婚女性的尊称。方芳:“‘姑娘’这一称谓,在当时作为未婚女子的一种尊称,其实也是一种亲属称谓的泛化。”[6]例①是对林黛玉的敬称。清·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称谓类:“北方有称姑娘者,旗人犹多,揣其意义,实较小姐为尊也。然南方之妓女亦称小姐,北方之妓女亦称姑娘。既嫁,则称姑太太或姑奶奶。”[7]2185-2186例②“姑奶奶”是对已出嫁的迎春的尊称。

5.奶奶

第二十一回:“平儿只装看不见,因笑道:‘怎么我的心就和奶奶的心一样!我就怕有缘故,留神搜了一搜,竟一点破绽也没有。’”(162页)

清·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称谓类:“妇人之称奶奶,南北均有之,而作用不同。南方之称奶奶者,其初大率为中流社会不敢自比于宦族而称太太,因以奶奶替之。北方不然,自王公以至士庶,妇年少壮而有翁姑者,均称奶奶,惟以行列冠之于上,曰大奶奶,二奶奶。”[7]2184例⑤“奶奶”是贾琏的妾平儿对正妻王熙凤的尊称。

(二)谦称

共有13个。包括家祖母、家姑母、家母、家姐、家岳母、愚姊妹、小女、贱荆、贱内、犬妇、奴家、奴、妾。

1.犬妇

第十五回:“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可当?’”(106页)

“犬妇”是贾珍对别人自称自己的儿媳秦可卿。

2.奴家、奴

①第六十七回:“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凡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541页)

②第六十七回:“奴亦倾心吐胆,只服侍姊姊。”(541页)

“奴家”、“奴””都是女子的自谦之词。“奴家”,也称“侬家”,唐代作品中已经出现,如《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奴家爱着綺罗裳,不勋沉麝自然香。”“奴”是古代妇女自谦称辞,在敦煌变文中,男女皆自称为奴。宋代以后转为妇女自称。如《宋史·陆秀夫传》:“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例①例②皆是尤二姐的自称。

(三)贱称

共有8个。包括老货、小娼妇、小蹄子、粉头、秃歪剌、烈货、小妇养的、养汉老婆。

1.老货

①第十九回:“丫头们总胡乱答应。有的说:‘好个讨厌的老货!’”(144页)

②第八十一回:“王夫人道:‘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655页)

“老货”是詈语,用于老年人,表示一种轻蔑、厌恶的感情。例①指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例②指宝玉的干妈马道婆。

2.粉头

第六十回:“手指着芳官骂道:‘小娼妇养的!你是我们家银子钱买了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471页)

“粉头”是对不正派妇女的贱称,原指娼妓,这里用来辱骂妇女,有轻贱之意。

3.秃歪剌

第七回:“周瑞家的因问智能儿:‘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你师父那秃歪剌往那里去了?’”(57页)

“歪剌”即歪剌骨、歪剌货,是对妇女的詈语。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大抵歪剌骨或歪剌,皆取义于臭也。復次,《通俗编》二十二,〈瓦剌国条〉:‘洪容斋《俗考》:‘瓦剌虏人最丑恶,故俗诋妇女之不正者曰瓦剌国。’汪价《侬雅》:‘今俗转其音曰歪赖货。’其说亦足备考。’”[8]元曲中已有“歪剌”这个词,如《酷寒亭》剧二:“我骂你这歪剌骨,我骂你这泼东西。”《窦娥冤》剧一:“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刚刚扯的一把,也不消这等使性。”此处“秃歪剌”是骂尼姑的话。

(四)谑称

共有5个。包括阿物儿、雏儿、泼皮破落户儿、破落户、姑奶奶。

1.阿物儿

①第十九回:“你们看袭人不知怎么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144页)

②第四十三回:“尤氏笑道:“你这阿物儿,也忒行了大运了。”(328页)

“阿物儿”犹言“东西”、“家伙”,指人时是一种轻蔑的口气。例①是贾宝玉奶妈李嬷嬷对袭人的谑称,例②是尤氏对王熙凤的谑称。

2.泼皮破落户儿/破落户

①第三回:“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20页)

②第七回:“尤氏笑道: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泼皮破落户儿”、“破落户”指凶悍的人,贾母、尤氏等当面说凤姐含有戏谑的意思。

(五)昵称

共有3个。包括丫头、妞妞、小蹄子。

1.妞妞

第九十二回:“巧姐便请了安,宝玉也问了一声‘妞妞好。’”(735页)

“妞妞”为北方方言,是对小女孩的亲昵称呼。《清稗类钞》第五册·称谓类:“若闲散八旗,若内府三旗,凡对于未嫁之幼女,皆称妞妞。”[7]2182清·俞正變《癸巳存稿补遗·妞》:“嬢者,少女之称,亦作娘,转作妞。北人称妞妞,南人称娘娘是也。”这里是对巧姐的昵称。

2.小蹄子

第六十回:“他娘笑道:‘小蹄子,你走吧。’”(469页)

这里春燕的娘称呼春燕为小蹄子有溺爱之意,亦是昵称。

三、《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妻妾别称显示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从属地位

《红楼梦》中妻妾的别称数量众多,包括尊称和谦称共计40个。一些社会地位低的男性,其妻子的称谓一般是从男方称,如“周瑞家的”、“王兴家的”、“张材家的”、“林之孝家的”、“来旺媳妇”、“赖升媳妇”、“王兴媳妇”、“周瑞媳妇”、等。这种从男方称女方的称谓反映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从属地位。另外,妾的别称以及与妻的分称也表明了妾在家庭生活中的附庸地位和卑贱身份,妾地位的低贱甚至连亲生儿女也对其鄙夷和嫌弃。如第五十五回:“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呢,姨娘真也没脸了!”第百十二回:“贾环急忙道:‘我也在这里吗?’王夫人啐道:‘糊涂东西!你姨妈的死活都不知,还要走吗?’”探春称赵姨娘为“姨娘”,贾环称赵姨娘为“姨妈”,皆不称母亲。探春为了摆脱自己的庶出身份,努力向王夫人靠拢,和赵姨娘划清界限,自然也不会称赵姨娘为母亲。贾环虽是赵姨娘的亲生儿子,但因赵姨娘是贾政的妾,所以贾环只能称亲生母亲为“姨妈”。这里凸显了作为妾身份的低下和在家庭生活中的附庸地位。

(二)女性亲属称谓语的外化反映了汉民族重视亲属关系的文化心理

一般社交场合中,用亲属称谓语去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社会称谓习俗叫亲属称谓语的外化。亲属称谓语的外化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如《宋书·刘敬宣传》:“敬宣惧祸及,以告高祖。高祖笑曰:‘但令老兄平安,必无过虑’”。亲属关系作为维系封建社会的一条纽带,进而延伸到其他社会关系中,所谓“天下一家”。亲属称谓语是亲属关系的载体,把这种包含着丰富内涵的关系进行符号化,并使之外化,正符合汉民族重视亲属关系的文化心理。《红楼梦》中有若干女性亲属称谓语都外化了,如“奶奶”本指祖母,可作为对上年纪妇女的尊称,如第六回:“我们这里周大娘有三个呢,还有两个周奶奶,不知是那一行当上的?”亦可作为对有钱人家已婚妇女的称呼,如第十一回:“于是凤姐儿就紧行了两步,拉住秦氏的手,说道:‘我的奶奶!怎么几日不见,就瘦的这样了?’”或者指称较有身份的上了年纪的女仆,如七十三回:“姑娘们都是一样的,那一位姑娘的钱不是奶奶妈妈们使的。”又如“妈妈”本指母亲,亦可指奶母,如第八回:“宝玉笑央道:‘妈妈,我只喝一钟。’”这里指宝玉的奶母李嬷嬷。

(三)对不同年龄主仆的分称表现了分明的等级观念

在汉民族称谓语中,年龄是重要的参数之一。封建社会中人有尊卑贵贱,等级分明。对年长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女性用“老”表示敬称,《红楼梦》中对贾母尊称“老太太”、“老祖宗”等,表明了贾府人对贾母的特别敬重。而有时“老”又表示厌恶、轻蔑,如对一些年老的仆妇称“老婆子”,甚至贱称为“老货”。第八十一回:“王夫人道:‘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这里“老货”指宝玉的干妈马道婆,由于马道婆挑唆赵姨娘给她钱,让她暗地里施法算计宝玉,并差点害了宝玉的性命。这里王夫人对马道婆的称谓表明了对其的轻蔑和厌恶。另外,《红楼梦》中对已婚的主子尊称“夫人”、“太太”、“奶奶”,如第六回:“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而对已婚的女性仆人则称“婆子”、“婆娘”,如第十三回:“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这种对不同年龄主仆的分称表现了分明的等级观念。

(四)敬谦称的使用体现了汉民族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

称谓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尊敬与谦卑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差别,但都为交际目的服务。敬称意在抬高别人,谦称意在降低自己。《红楼梦》中敬谦称大量使用,如第二回:“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第五十八回:“湘云笑道:‘我见你令弟媳的丫头篆儿悄悄的递给莺儿。莺儿便随手夹在书里,只当我没看见。’”“令+亲属称谓词”,表示对对方亲属的一种敬称。“令夫人”是对别人妻子的敬称;“令弟媳”是对别人弟媳的敬称。又如第十回:“向贾蓉说道:‘这就是尊夫人了?’”第八十七回:“探春微笑道:‘如今是他们尊嫂有些脾气。’”“尊+亲属称谓词”,也表示对对方亲属的一种敬称。“尊夫人”指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尊嫂”指宝钗的嫂子夏金枝。另外,如第七回:“你今日回家亦禀明令尊,我回去再禀明家祖母,无不速成之理的。”第六十六回:“谁知家姑母于四月间订了弟妇,使弟无言可回。”“家+”一般用于对别人称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家祖母”称自己的祖母,“家姑母”称呼自己的姑母。又如第三回:“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小女”是谦称自己的女儿,这里是林如海对人称己女黛玉的谦词。这些敬谦词的使用主要出于礼貌的需要,体现了汉民族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

总之,作为一部主要描写女性形象的著作,《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词十分丰富,显现了深层的社会现实底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封建等级制度、婚姻制度、社会政治思想等的了解。

[1]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9.

[2]清·郝懿行.证俗文[M].江苏:广陵书社,2003:284.

[3]清·梁章钜.称谓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32.

[4]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90.

[5]杨观.《张协状元》中的亲属称谓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2):97-101.

[6]方芳.从《红楼梦》中的称谓词看中国传统文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9(3):108-109.

[7]清·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7:862-863.

Research of Female Appellation in“Dream of Red Mansions”

LV Ling-d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uyang Teachers’College,Fuyang 236041,China)

There are many female appellations in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The Kin terms include blood appellation,in-law appellation and system appellation.The social addressing with emotional coloring is formed by honorific title,self-depreciatory expression,humble titles,humiliating words and nick names.By the classifications research,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the female appellations.

Dream of Red Mansions;female;appellation;cultural connotation

I207.411

A

1008-8318(2011)05-0017-07

2011-08-20

吕玲娣(1979-),女,安徽巢湖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