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张国焘的A面B面

2011-01-16 08:21涂重航
人民周刊 2011年7期
关键词:张国焘李大钊陈独秀

◎涂重航

他在中共历史上有过功劳,但也犯过严重错误。他参与筹备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但部分代表认为其那时已显得跋扈且有权力欲;他领导过各地工农运动,参与领导过红军的鄂豫皖根据地,但后来他与党中央意见不合,另立“中央”,分裂红军,最终叛党投靠国民党。

1921年7月23日。上海。望志路106号。15个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围坐在一张餐桌旁。

这时,其中一个年轻人站起身来,他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神情严肃地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正式开始。

这就是会议主席张国焘,时年24岁。

学科学Vs闹革命

张国焘走向中共一大的起点是北京大学。

张国焘是1916年10月,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那时的北大是一个腐败积习严重的地方,老生们捧戏子、逛窑子成风。

北大发生改变是在蔡元培任校长之后。他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月刊也就搬到了北大校园。

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通过《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他们的文章像一颗石头投入湖中,在北大乃至全国引起反响。

北大校园里展开的新旧文学的论战愈演愈烈,学生逐渐分为三派,保守派、中间派和激进派。

张国焘则无条件赞成新思潮,拥护白话文。

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1917年春我看到了《新青年》,一眼就觉得它的命名合乎我的口味,看了它的内容,觉得的确适合当时一般青年的需要;登时喜出望外,热烈拥护,并常与反对者展开争论。”

张国焘对《新青年》的喜爱与其考入大学之前的经历有关。

在读中学时,他曾在“追求科学知识”和“热心于国事”两种愿望中冲突斗争,最后后者占了优势,他成为一个狂热的爱国者。

1917年暑假,19岁的张国焘在上海与数名革命党人住在一起。他在形容这两个月的经历时说:“充满着革命的理想主义和豪迈不羁的浪漫色彩。”

但张国焘总会困惑,他无法解决“革命成功后是什么的疑问”。

爱国学生Vs学生政客

1918年5月7日,几名留日学生来北大串联,发起学运斗争。参加这次游行的学生代表而后成立北京学生救国会,并以这个救国会的名义成立了《国民》杂志社。

1919年,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不利的声音传入北大。

同年5月2日,《国民》杂志社开例会,10多个社员原是来谈出版事务,不约而同地谈到中国在凡尔赛和会受的屈辱。

张国焘首先提议,约集北京各校同学举行示威游行。提议得到赞成。

5月3日,北大第三院大礼堂内,面对北京13所学校的代表,张国焘第一个发表演说。演说中,“群众运动”这个词的萍乡口音,与普通话发音迥异。这给张国焘带来了一个“群众运动”的诨名。

那时,张国焘22岁。

五四运动持续近两个月。在此期间,张国焘等7名学生于6月2日的被捕,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随后几天,军阀大批逮捕在街头讲演的学生,人数众多,不得不借北大法科、北大理科楼房关押学生。

但随着大规模的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北洋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

6月8日,张国焘等人被汽车送回学校,他也被当作“英雄”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此后,他当选为北大学生干事会副主任。

救国心Vs权力欲

五四运动后,张国焘成为军阀的“眼中钉”。在李大钊的建议下,张国焘南下避难。他在上海,找到陈独秀,畅谈救国理想。陈独秀告诉他,现在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研究马克思,而是创建中国共产党。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在上海和陈独秀谈到党纲、党章等许多具体问题,“又希望李大钊先生和我从速在北方发动,先组织北京小组,再向周边城市发展。”

1920年8月,张国焘回京,向李大钊汇报情况。李大钊和张申府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在他们两人的介绍下,张国焘成为北京第3个党员,负责组织和交际工作。

1921年5月,张国焘动身前往上海筹备召开中共一大。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张国焘被推举为主席,主持日常议事日程。

这次大会选举出中央局,一致推选陈独秀为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一大”期间,有部分代表对张国焘表示不满,认为其跋扈,有权力欲。

陈公博在回忆中说,张国焘专权,主观、个人主义严重。他更佩服李汉俊、李达,认为他们有学问。

建党者Vs叛党者

“一大”后,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一公开的做职工运动的总机关,主任为张国焘,办公处设在法租界渔阳里6号。

上海著名的英美烟草厂大罢工,就是这个机关领导。当时工人与监工发生冲突,罢工人数有万余人。

逐渐,各省的书记部纷纷成立,领导工人斗争。但上海的这一总部,在运行一年左右,被当局查封。张国焘此后去了苏联。

1922年,张国焘作为中共代表负责人,带团去苏联参加列宁召开的远东民族会议。该会议旨在针对华盛顿对远东地区的利益瓜分。列宁在病中,接待了张国焘。

张国焘在1938年之前,一直在党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35年,张国焘反对中央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他率部南下川康,另立“中央”,1938年,脱党,并投靠国民党。解放后,他去香港隐居,又移民加拿大。

1979年12月2日,张国焘身患中风,躺在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一所免费老人医院。那晚暖气关闭,张国焘的毯子掉于地上,无人来助,只能咬牙受冻,次日5时,辞世。

猜你喜欢
张国焘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青春》
李大钊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
党中央在长征中同张国焘错误的斗争
按照实际情况坚持正确指挥——徐向前同志与张国焘斗争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