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11-01-17 12:02
资源再生 2011年10期

11月1日,中国有色集团控股的中色股份出资企业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新厂区——中国有色重装基地建设项目,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厂区开工奠基,这是中国有色集团打造世界级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项目,必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添光彩。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46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13年竣工投产,建成后成为中国最大的铝电解设备、冶金设备和通用设备的研发制造基地,形成年产287台套设备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20亿元。同时,将以沈冶机械新厂区建设为契机,以沈冶机械为基础,借助沈阳装备制造的区域优势,组建中国有色重装集团,通过产业、产品和组织架构的调整及资源整合、要素重组、流程再造,使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并将中国有色重装集团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企业。

在11月7日举行的2011国际矿业大会上,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铜市场分析师何笑辉表示,2011年我国新增铜冶炼产能将大大高于上年,国内再次进入铜冶炼投产高峰期,预计这种情况将延续至2013年。他预测2011年至2013年间,我国每年的铜粗炼新增产能都将超过60万吨、精炼产能超过100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8月,我国铜冶炼行业新开工项目投资额达到127.1亿元,比2010年同期131.8亿元小幅回落3.5%。但是,我国铜冶炼行业同期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9%。

何笑辉表示,从铜冶炼产业的投资生产周期上看,2011年国内竣工投产的铜冶炼和精炼产能分别为60万吨和115万吨,这使得年总产能分别达到407万吨和713万吨。 但是冶炼产能的大规模扩张未来可能导致铜矿价格进一步攀升。我国是一个铜矿资源短缺国家,铜自给率不到30%,每年都要从智利、赞比亚、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大量铜矿,而精铜加工费(TC/RC)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何笑辉认为,冶炼和精炼产能的扩张,成为推动国内精铜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及压制铜矿加工费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七大铜冶炼企业正在紧密磋商,以便就2012年精铜冶炼加工费问题与国际相关矿企展开谈判。他预测,2011年我国精铜需求将达到738万吨,同比增幅达8.5%。

在10月25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谈到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时,周生贤认为问题的存在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监管力度等主观上的问题。他说,前8月发生9起血铅事件百万吨铬渣待处置,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今年1~8月,全国发生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其中9起为血铅事件。在全国排查的4.46万家化学品企业中,72%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太湖等重点流域沿岸,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不足1公里的占12.2%。近年来,化学品污染事件频发,仅近期就连续爆发了渤海蓬莱油田漏油、云南曲靖铬渣非法倾倒等环境事件。机动车、家电等更新换代加快,电子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仍有198.2万吨铬渣待处置,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时有发生。全国约有1.2万座尾矿库,其中危、险、病库占12.4%,对周围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29%的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市餐饮油烟、噪声等问题扰民严重。(来源:中国网)

11月21日,记者从环保部获悉,一项面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责任调查活动已正式在京启动。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的大势下,作为主流经济体的上市公司无疑承担着环境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

“首届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调查活动”以发布了2010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2000多家上市公司为入围企业,通过在全国招募的志愿者和各地环保社团的广泛参与,在数据统计、田野调查、减碳方式传播、典型案例搜集等方面与上市企业互动交流,促进环境信息披露的通畅化,化外部压力为企业责任竞争力,提升中国上市企业的品牌溢价和估值水平,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为“十二五”规划环境目标的实现营造信息通道。(来源:国际在线)

11月2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作为国内首部规范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确立了“产生收费”和“垃圾分类”两项制度原则。今后,该市将逐步实施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计量收费、分类计价。也就是说,多扔多缴费。

这部创制性立法历经两次审议,“上会”的表决稿仍然作出多处修改。明确“生活垃圾处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单位、家庭和个人在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的责任。“垃圾分类居民有责”也被写入法规。从草案出炉直到提交表决,关于“产生收费”和“垃圾分类”的争议贯穿始终。另外,受“地沟油”事件影响,关于餐厨垃圾的处理也一直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的焦点。最终,这三大关键问题以更为明确的原则表述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下来。

记者从11月19日山东金升集团召开的2011年用户座谈会获悉:金升集团年产32万吨铜杆线连铸连轧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山东金升集团本次座谈会邀请了铜杆线客户50余家、近200人参加会议,金升集团董事长王景连在会议致辞中感谢新老客户及社会有关人士对该企业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销售负责人及部分客户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并参观了临沂规划展、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华东有色金属城、金升担保公司、金升小额贷款公司、金升房产公司开发的两处住宅小区以及东部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电缆金属导电(体)材料专家黄崇琪,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副所长、《资源再生》杂志社主编翟昕,东海期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葆君和金汇期货副总经理蒋东林,就电缆工业发展问题、铜产业现状及铜市结构等内容,为与会者做了精彩的演讲。

据了解,按照金升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方案要求,该集团将利用5年时间,新增投资17.92亿元,新建、扩建9个重点项目,新增铜、铝废旧有色金属利用量67万吨,新增再生有色金属资源聚集量100万吨,到“十二·五”末,再生铜主导产业产值力争突破350亿元,利税25亿元。目前,金升集团年产32万吨铜杆线连铸连轧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与原有年产10万吨光亮圆铜杆生产线产能相加,已形成年产铜杆线42万吨,各种型号铜丝6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20万吨高纯阴极铜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后期调试阶段,预计明年年初竣工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新增产值200亿元,将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行业标志性工程。

11月16日,总投资为5.5亿元的西安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拟落户蓝田工业园)通过专家组评审,一旦建成将成为西部最大、最具专业特色的循环经济园区。

根据规划,西安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包含报废汽车拆解区、废旧家电拆解区、废金属回收加工区、废纸分拣分选区、生活配套服务区等十个功能园区。粗略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为5.5亿元,每年交易额为50亿~60亿元左右,年利税总额预计达到1亿余元。

11月11日,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大庆市复尔佳再生资源市场在红岗区投入使用,大庆市再生资源由零散、粗放经营向集约、规模化经营转变,环境治理实现新的提升。

复尔佳再生资源市场以废旧金属物资、成品和半成品钢材、木材、废旧家具、家电回收和交易为主,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2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商品集散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培训中心,结合在城区撤站点、建亭箱等方式,引导全市150个收购站点进入市场统一、集中、规范经营,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项目分两期建设,计划3年完工,已投用市场开发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80多家企业,已入驻23家。市场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收购废钢15万吨、三类废品3万吨,年实现交易额4.5亿元、利税2 5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来源:黑龙江日报)

诺基亚大中国区可持续发展运营高级总监傅蕾近日透露,诺基亚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近100个国家设置了5000多个废弃手机回收点。据悉,这是目前全球移动通信行业规模最大的废弃产品回收项目。

虽然与手机厂商的主业并无太多相关性且“有投入无回报”,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项目对在中国建立更大的废弃废品回收体系具有参考意义——目前国内废旧商品回收率仅为25%,但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各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要提高到70%。

诺基亚近日发布的第二份中文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诺基亚已提供了业界最大的废旧移动终端和附件自愿性回收方案,并在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超过5000个实体回收点。其中,今年由诺基亚与北京市邮政公司共同发起的手机回收项目,已回收了超过10000部废旧手机。

据傅蕾介绍,诺基亚从2005年开始与中国合作伙伴启动了一个名为“绿箱子环保计划”的废弃手机回收项目,至今已在中国大陆约300个城市的700多个服务网点设置了废弃手机和附件回收箱。截至2010年底,该计划已累计收集到160余吨废弃手机及配件。

佛山市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条件》、《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材料技术要求》两大研究项目近日获广东省质监局批复同意立项。根据邦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5年内,邦普公司将投入5到6亿元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循环产业。

据了解,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中,电池技术处于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发展步伐,而电池技术的核心又是电池材料性能的高低。因此,在动力电池的电池材料上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业化并越走越远的根本途径之一。邦普的这两个项目,是我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条件和循环材料研究领域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标准之一,也是电动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撑性标准。

近年来,邦普公司立足小型充电电池研究,在动力电池循环产业也取得了业内领先的电池材料循环处理技术,可将完全报废的锂电池进行短程逆向循环,原位合成出高效正极电池材料。这样的先进技术既解决了废旧动力电池的污染问题,又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的研究需要行业标准的规范和指导,而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还不够成熟的今天,动力电池行业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目前,虽然发生多起环保事故并因此官司缠身,但紫金矿业今年依旧赚得盆满钵满。10月27日,紫金矿业三季报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83亿元,净利润45.23亿元,同比增长17%。

紫金矿业自己分析,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主营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上升,黄金、矿产铜、铁精矿的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升了27.24%、19.51%、21.4%,其中矿产品价格变化影响销售收入增加24.92亿元,冶炼加工产品因价格变化影响营业收入增加31.83亿元。此外,该公司加工产品的销量也大幅上升:加工金和锌锭的销量同比分别上升了26.69%和8.5%,加工产品销量变化影响收入增加28.02亿元。

11月5日,由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公司历时三年时间自行研制开发的第一台“节能环保强制油冷却立环高梯度磁选机”新产品现场鉴定会,在安徽省凤阳县召开。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永富任主任委员。专家们在听取相关工作报告、查新报告、用户使用报告,审查其它鉴定材料,考察使用现场,对有关问题进行技术质询,并经讨论、评议后,形成主要鉴定意见如下:

该产品采用变压器油强制循环冷却,线圈采用真空浸漆,绝缘性好,全密封结构,适应环境能力强;线圈之间形成独立的循环油道,散热效率高,使磁选机线圈温升≤25℃;循环油冷却采用智能控制,风冷却器参数随着磁选机温升变化实现自动调整,磁场冷热态差异小,磁势利用率高,使同等磁场强度时励磁功率降低20%、线圈成本节约20%;磁介质创新性采用齿形或多边形截面的棒介质结构,磁场梯度大,感应磁感强度高,达1.9吨;采用变压器油冷却,与同规格立环水冷式机比,年节水量达8万立方米,节能、环保,创新解决了传统水冷却线圈内部易结垢影响散热和线圈长期使用漏水易烧毁的缺陷,设备可靠性高;经用户使用,物料除铁率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属国内外首创,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非金属矿加工铁杂质提纯,亦可用于弱磁性矿开采选矿,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矿山机械产品,已申报和授权的国家专利有5件。(傅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