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01-17 00:49周庆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北京大学医患

徐 燚,周庆环,陈 红,王 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北京 100044)

1 资料与方法

心理压力也称心理应激,是指日常生活中各种刺激和不利因素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的困惑与威胁,表现为身心的紧张与不适。[1]临床医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一方面,他们处于个性心理、世界观、价值观发展定型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他们身处医院,当前医疗环境日趋严峻、医患关系紧张等现实问题也在困扰着他们。[2]因此,本次研究针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级、200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91人)的一般情况、对自身心理压力情况的认知、由心理压力引起的情绪及躯体反应以及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男生42人(占46.2%),女生49人(占53.8%);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来自于省、市、县,占79.1%,来自于农村的占20.9%;绝大部分调查对象为独生子女,占68.1%,31.9%为非独生子女。

2.2 医学生对自身心理压力情况的总体认知

认为“自身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人数为4人,占4.4%;认为“存在一定心理压力”的人数为35人,占38.5%;认为“心理压力比较大”的人数为36人,占39.6%,认为“心理压力非常大”的人数为15人,占17.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性别(χ2=3.09)、生源地(χ2=3.37)、是否为独生子女(χ2=2.73)等因素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心理压力总体认知程度无影响(P>0.05),详见表 1。

表1 不同因素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心理压力总体情况认知的影响

2.3 因心理压力而产生的躯体症状和情绪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存在一定的因心理压力引起的躯体症状,其中仅有18.7%的医学生从未发生过“早晨起床感觉累”,而有21.9%的调查对象“每天早晨起床感觉累”,详见表2。

表2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生由心理压力导致的躯体症状发生情况

调查对象存在一定的因心理压力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其中,仅有26.4%的医学生从未感到过“情绪低落”,详见表3。

表3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生由心理压力导致的情绪反应发生情况

2.4 医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前五位依次是:“学业课程负担重”,占80.2%;“择业压力大”,占74.7%;“学习成绩不理想”,占 58.2%;“临床医疗环境严峻、医患关系紧张”,占40.7%;“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占32.9%。

在医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中前三位依次是“花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占65.9%;“向家人、同学或朋友倾诉,以缓解压力”,占60.4%;“自己分析遇到了什么问题,并采取措施来解决”,占55.8%。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95.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且与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无统计学关联(P>0.05)。这说明心理压力是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应加以重视。由心理压力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负面的情绪反应和躯体不适,长此以往,对医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求学和职业生涯发展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

在医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的调查结果中,有两项即“学业课程负担重”(占80.2%)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占58.2%),与学习情况有关,说明在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目中,学业始终处于首要地位,由此而产生的压力成为其心理压力的首要来源。其主要原因在于,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彼此竞争比较激烈,在北京大学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学习成绩始终是评价医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择业压力大”(74.7%)也成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究其原因,其一,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办学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其二,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大环境呼唤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使得各级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医学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三,北京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绝大部分将自身的择业定位在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很少考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而很多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受资源、空间的限制,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使得医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3]以上情况并非只见于北京大学临床专业学生,其他各医学高等院校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疗环境严峻、医患关系紧张”(40.7%)也成为医学生心理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这说明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大环境对临床医学教育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直接造成医学生在临床阶段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言行产生一定顾虑,担心引起医患矛盾。这种心态无疑会对医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甚至部分医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害怕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进行必要的检查。[4]

4 结论与对策

4.1 加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教育,培养医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观

“医乃仁术”,医学是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旨在促进和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内含着道德因素的自然科学。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是其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医学生树立对生命敬畏的观念和意识——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爱他人的生命,进而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观。医学生只有常怀“敬畏生命”之心,才能真正体会作为医生的使命和责任,理解自己在生死之间工作的性质,提升“拯救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攻克学业、医学事业难题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医学生潜能。[5]

4.2 建立针对医学生学业特点的人文关怀机制,减轻由于学业造成的心理压力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自由的追求。医学生在临床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人群,既是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临床实践,这就造成了医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应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建立针对医学生学习特点的医学生人文关怀机制。安排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员在特定的临床培养阶段,如重大考试前等进行以焦点组访谈、个人访谈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一方面,帮助医学生从思想上认清并接受临床医学专业的复杂性和高度专业性这一客观事实,克服畏难情绪,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合理竞争;另一方面,协助临床教师了解并分析医学生在学业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以便及时提供必要的辅导,为建立针对不同个性、气质特点的医学生心理压力干预机制提供依据。

4.3 加强以树立医学生正确择业观为目的的引导性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进入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阶段,人才流动更为自由。与其他专业相比,由于临床医学的高度专业性,医学生毕业后只能选择到医疗机构或与之相关的单位就业,择业面相对较窄、自主性相对较小。同时,部分医学生受到医疗市场不良现象——如收受红包、药品回扣的影响,片面地认为临床医师是个既受人尊敬又收入可观的职业,而没有看到其为人类健康事业谋福利而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这导致医学生一旦遇到现实情况与自身期望不符时,就会产生挫败感。面对这种情况,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应将以树立医学生正确择业观为目的的引导性教育贯穿始终,强调在就业过程中,要以客观、准确的自身定位为出发点,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需要为个人理想的出发点,逐步淡化和扭转以追求丰厚物质条件为唯一目标的择业观。[3]

4.4 在医学生临床阶段培养过程中,注重医学人文关怀理念的渗透,形成正确医患观

医患关系是医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客观现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着日益严峻的发展趋势,这些已经使得医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某些医学伦理教育标准与社会现实和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现实环境中的医患关系的复杂程度远非一两条道德规范就能协调得了,这造成医学生在现实面前无所适从,容易受到社会消极思潮的影响,甚至把一些不正常的、错误的现象作为自我定位的参照系而忽视职业和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实质。[6]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将“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医学生培养——尤其是临床阶段培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与临床医学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并重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医学伦理、职业道德、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综合培养。[7-8]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通过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观念意识和医疗伦理价值行为的选择等方面的“身教”,潜移默化地提升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所应遵循的原则。如带教老师应有意识地带领医学生参与术前谈话、交代病情等临床工作,使之体验如何建立医患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良性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可从社会、医院以及教师多个层面加强正面宣教,对一些社会热议的医患矛盾、纠纷展开讨论,鼓励医学生积极思考,正确看待和分析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而形成正确的医患观。

[1] 车博文.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47-448.

[2] 林林,王玉芹,相静.临床专业医学生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0,26(5):486 -489.

[3] 张霞,王羽.基于医学生择业观的心理学引导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77 -479.

[4] 唱丽荣,孙玉倩,周桂霞.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压力源量表的编制及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8):1506-1508.

[5] 赵燕屏,曾爱华,皇甫卫华.医学院校医学伦理教育应成为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686-687.

[6] 张晋,吕振波.医学伦理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36 -37.

[7] 周银,王国平,李宇阳,等.从医患关系看医学生的伦理与法律素质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40-41.

[8] 王庆江.从医患关系紧张看医学人文教育[J].基础医学论坛,2006,10(3):260 -261.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北京大学医患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通过图片看内心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