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院组织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裁择*

2011-01-17 00:49张玉龙陈晓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特质医务人员导向

张玉龙,陈晓阳

(1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2;2滨州医学院校团委,山东 烟台 264003)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文化差异与行为旨向相互博弈的结果必然是后者对前者的符合。作为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医院组织文化,是引导和塑造医务人员行为的有力工具。医院管理创新与医院组织文化特性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作为自发的员工个体行为——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与塑造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提高医院运行成效和业绩有着紧密联系。

当前,加强文化管理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在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把握医院文化对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衡量抉择规律,推进两者的协调吻合,对于塑造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 医院文化的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始见诸文献资料,[1]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组织文化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一套意义共享体系,在其约束之下形成了成员的共同信念。[3]医院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在医疗机构中的具体形态,在普遍意义上同样具有组织文化所有的内涵、层次和功能,同时显示出在医院运营过程和医疗实践活动中独有的文化定势和特质。

一般认为,医院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医院及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其建立在共同的价值取向、组织心理取向和医疗道德规范基础之上,是一种独特的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管理模式和资本积累。简言之,即医院信奉并践行的价值理念。[4]医院组织文化由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4个层面构成,医院组织文化的精神层为其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医院组织文化的核心;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而物质层又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医院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以上四者互为关联,互相作用,共同形成医院组织文化的全部内容。[1][5]医院组织文化对于医院员工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导向、激励、渗透、凝聚、辐射、识别等功能。

医院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根据对医院组织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可将其特质总结如下:医院组织文化靠医学实践活动的智慧积累和医院群体系统的积极创造而内发形成,呈现出节律的内源性;医院组织文化由医院主体与客体双向建构,依赖于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各种中介形式,以满足人类追求身心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医院组织文化的科学要求和公共面向构成了其自然属性,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医院组织文化谋求在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和沟通中达到交融共识和合理阐释,以人文精神的贯注支撑而达到医学实践活动由科学理性特质与现代人文精神互补同构,其视角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医院组织文化在实践中能有效地转化为群体意识和凝聚为医院群体的精神动力,真正发挥对医学实践的指导、制约和支配作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

20世纪80年代Bateman和Organ正式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的概念。文献表明,以Van Dyne L.为代表的一批管理学专家也将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引入了医疗服务领域,指出“医疗服务专业人员从事医疗活动达成组织目标,他们认同本组织目标,拥有经验、裁量权和自主权,所以更需要组织公民行为。”[6]当非正式角色所强调,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出的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出现在医疗机构中,医院组织文化必将介入其中,也就是Organ在构建OCB理论时指出的“当组织成员接受组织的组织文化,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接近时,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会更多、更好。”[7]

2 医院组织文化对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选择

组织文化功能的发挥在于其通过综合和社会化组织系统来影响甚至决定组织成员的行为。组织文化对行为通常可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①支持导向作用——聚焦组织内部,强化员工沟通和相互支持;②创新导向作用——鼓励强调创新和成长,重视人际关系、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③目标导向作用——支持外部导向和严格控制,强调效率和成果;④规则导向作用——强调内部的规章制度,重视组织的结构、层次和职权,重视组织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强调工作效率。[8]在中国文化情境的大背景下,具有鲜明特质的医院组织文化对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同样通过支持导向、创新导向、目标导向和规则导向对行为进行权衡和淘汰。其过程和结果参见下表。

表1 医院组织文化对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裁择

从表1分析可知,具有自身鲜明特质的医院组织文化在四个导向上与中西组织公民行为的诸维度发生了碰撞,在医院组织文化节律的内源性、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性、自然和社会属性、视角的人文性、本质的实践性的要求下,组织公民行为吻合度呈现较大的差异。

从横向上看,支持导向的文化特质组织中,注重员工的需求,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自觉学习、人际和谐等OCB吻合度较高;创新导向的文化特质组织中,注重员工的工作活力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帮助同事、自觉学习等OCB吻合度较高;目标导向的文化特质组织中,追求组织目标的实现,注重员工的竞争力,积极主动、宣传公司形象、参与公益活动等OCB吻合度较高;规则导向的文化特质组织中,强调组织自身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参与集体活动、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人际和谐等OCB吻合度较高。以上所说的高度吻合的OCB,便是医务人员中出现的高机率的OCB。

从纵向上看尤其明显,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自觉学习、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人际和谐等OCB高度吻合;帮助同事、宣传公司形象、参与公益活动等OCB基本吻合;意见表露、维护和节约公司资源、运动员精神等OCB没有吻合。

综上,医院组织文化对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裁择结果分类为: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自觉学习、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人际和谐等可称为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核心维度;帮助同事、宣传公司形象、参与公益活动等可称为拓展维度。

3 裁择对塑造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价值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引入医疗服务机构,不但有利于形成团结、协作、互助的组织氛围,为协调医医关系和医患关系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推进医务人员对医师形象、医学目的和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践行。

3.1 引导对医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精神的理性认知

在社会转型的重重压力之下,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悄然发生着危险嬗变,医疗行为失范,医德医风滑坡,以及医疗核心价值的迷失等问题逐步扩大。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核心维度要求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向专业精神回归,这对于医疗活动核心价值观的稳定和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医师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教育训练、提升医师队伍整体素质、规范职业精神等提供了契机。

3.2 促进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重塑

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维度与维护个体生命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发展的医学基本使命相契合。2002年由美国内科学基金会等发起和倡议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签署该宣言)中提出的“患者利益至上、患者自主决定、维护社会公平”三项基本原则,[9]代表了医学与社会的价值共识或精神契约,更与上文提到的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相呼应。作为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基础、行为和判断的前提,明确的、现实可行的适当规范,形成了医学实践决策的指南。

3.3 影响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重塑的出路和方向

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是涉及复杂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医师(个人)、医院(组织)、社会(大众)等多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系统性思考,这为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发挥提供了基础。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首先考虑的便是行业团体和组织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团体的主导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发展;其次就是长期的、系统的、反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自省;最后是有专业深度的舆论监督和社会评估。医务人员的组织公民行为与以上三者密切相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实施效果。

[1] 霍江涛.医院组织文化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构成及其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

[2] 陈致中,张德.中国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认同度模型建构[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2):64-69.

[3] Becker,H.S..Culture:A Social View[J].Yale Review,1982,(6):513 -527.

[4] 祝瑾,傅智勇,张京平.医院环境文化的本质解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406 -407.

[5] 檀琳,冯泽明.探索构建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医院文化体系——以第四军医大学三所附属医院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98-400.

[6] 杨同卫,曹永福,王云岭.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6):34 -35.

[7] Organ D W.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The Good Soldier Syndrome[M].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1988.

[8] 翁渊瀚.不同类型组织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4):176-178.

[9]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Project.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illennium:a physicians'chart[J].The Lancet,2002,359:243 -246.

猜你喜欢
特质医务人员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偏向”不是好导向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