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1-01-17 03:20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物价水平单位根供应量

于 珍,徐 玲(西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一、引 言

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外贸易迅速扩大,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外汇储备余额也快速上升。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 207.7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29 727.6亿美元。同时,我国贸易差额整体呈现顺差态势,2004年贸易顺差为320.9亿美元,2005年则为1 018.8亿美元,增长了217.48%,2010年实现顺差1 831亿美元。此外,较高的贸易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原因,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 473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67倍。面对外汇储备的增加,2008年我国CPI同比上涨5.9%,2010年为3.3%。因而,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各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对外贸易和CPI的关系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这对于我们的进一步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外学者Terra认为只有在债务危机时严重负债的国家才会一致性显示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开放度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1]。我国学者刘华和卢孔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进出口与国内物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得出进出口对国内“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最显著,是影响物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2]。朱启荣则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贸易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途径,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出口、进口和贸易顺差增长均推动了我国CPI的上涨[3]。

不同的学者对于对外贸易和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因而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研究我国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CPI之间的关系。

三、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外汇占款→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的作用机理,本文选取贸易差额(BALANCE)、外汇储备(FER)、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4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BALANCE反映我国贸易差额变动情况;FER反映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情况;M2反映了与物价水平有着紧密联系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动情况;CPI则反映一国物价水平的波动情况。

为全面地反映这四个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并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难度,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界,采用2002年1月到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共111个样本进行分析,数据均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且经处理得出,分别用P、B、RE及M2代表物价水平、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长率,而D(P)、D(B)、D(RE)、D(M2)则表示一阶差分序列。

本文的数据借助于Eviews6.0计量经济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2.检验步骤

首先,分别对四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它们是否都是一阶单整序列I(1);

其次,由于本文变量大于2,则采用基于多变量VAR系统的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分析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第三,建立VAR模型进行检验,并在模型框架内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P对B、RE和M2冲击的响应;

最后,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单位根检验和模型滞后阶数选择

为了保证模型的适用性及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现,首先应对变量P、B、RE及M2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P、B、RE、M2的ADF检验结果

注:***(**)[*]表示1%(5%)[10%]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假设,D(.)表示一阶差分项,(C,T,L)中,C表示带常数项,T表示带有趋势项,L表示采用的滞后阶数,根据AIC、SC最优信息准则确定.

ADF检验结果显示:变量P、M2的ADF值均高于10%的临界值,所以这两个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不能拒绝单位根,说明它们皆为非平稳序列;B、RE的ADF值均低于1%的临界值,说明这两个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单位根,是平稳序列。但序列具有相同单整阶数是序列之间具有协整性的必要条件,所以对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所得ADF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皆为平稳的,故均为一阶单整I(1)序列。

4.VAR模型建立和协整检验

通过单位根检验,确定四个序列都是I(1)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根据AIC、LR准则,经检验最优滞后阶数为1,模型滞后期的选择检验详见表2,从表2可看到由于在滞后期为1的条件下,所加*最多,所以符合相应标准,故选择滞后期为1,因而建立P、B、RE、M2四个变量的VAR(1)模型。从输出结果看,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其中R1和R4分别达到0.940817、0.896854。

表2 模型滞后阶数的选择检验

注:Lag为滞后阶数;LogL为最大似然估计函数的对数值;LR为序列调整的LR检验统计量(5%显著性水平);FPE为最后预测误差;AIC为赤池信息准则;SC为施瓦茨信息准则;HQ为汉南—奎因信息准则.

由于本文采用的变量数为4(>2),为了避免偏差的产生,本文基于VAR(1)模型,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Johansen极大似然法检验结果

注:*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在相应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迹检验统计量及最大特征值统计量的结果均显示,第一、二、四个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值都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而拒绝这三个原假设,即表明上述变量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这表明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指数之间存在某种长期均衡关系。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RF)描述了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冲击的反应,描述了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信息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4]。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4个变量的VAR(1)模型,得到它们的脉冲响应函数,以反映任意一个变量的波动如何经由模型影响其他变量。

从图1可以看出,当贸易差额变化率上调一个单位标准误差时,物价水平变化率在其冲击下,快速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缓慢上升态势。

图1 物价水平对贸易差额冲击的响应

从图2可以看出,物价水平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响应为正,当外汇储备上调一个单位标准误差时,物价水平在前两期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并于第2期迅速达到最高点,但此后各期基本保持水平变动。这说明短期内外汇储备的增加,加剧了物价水平的波动,但长期来看外汇储备的变动将对物价水平产生持续稳定的拉动作用。

图2 物价水平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响应

从图3我们可以看到,货币供应量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的正效应呈递增趋势,即当在基期给货币供应量一个标准信息的正冲击后,物价水平在第1期没有响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响应逐步加强,这说明,货币供应量对我国CPI影响的正向推动作用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长。

图3 物价水平对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

上述分析表明,自2002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外汇储备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国内物价水平具有持续稳定的推动作用,而从长期来看,推动作用强度并不明显。但整体而言,上述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6.Granger因果检验

上述分析表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C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而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判断这四个变量之间短期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其影响方向如何,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注:统计量的P值为检验的概率值,若P<0.01表示因果关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若P值<0.05,表示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若P值<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反之,因果关系不成立.

首先,从表4可以看出,在2002年至2011年间,贸易差额变化率的变动与物价指数的波动存在明显关系,B不是P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仅为8.E-05,说明贸易差额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变动的Granger原因,且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反之,物价水平变动并不是贸易差额变动的Granger原因;其次,存在外汇储备到物价水平波动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外汇储备增加是引起物价水平变动的Granger原因;第三,存在P到M2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扩张的货币政策效应会更多地体现在高通货膨胀率上;此外,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外汇储备不是引起贸易差额的Granger原因这一假设。

四、结论及启示

(1)从协整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贸易差额、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且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变动的Granger原因。而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自2002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外汇储备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国内物价水平具有持续稳定的推动作用。

(2)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是影响我国物价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出口导向为主,从而导致国际收支长期顺差。此外,较高的对外贸易年增长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得热钱大量涌入,加之我国实行现结售汇制度,使得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同时大量的外汇储备造成外汇占款增加,进而增加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由于货币的乘数作用造成市场流动性增加,从而对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上涨形成较大推动作用。

(3)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根本改变我国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首先应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内需,通过减少企业出口来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其次,应加快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出口商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最后,应建立重要进出口商品如石油的物资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以控制国内市场价格,从而减轻国际市场突变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TERRA M.Openness and infl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113):641-648.

[2]刘华,卢孔标. 进出口贸易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J].金融与经济,2007,(10):13-16.

[3]朱启荣. 试析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对国内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影响[J].现代财经,2009,(3):46-51.

[4]李南成.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82-84.

猜你喜欢
物价水平单位根供应量
创新中国背景下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申请数的实证研究
外汇占款和我国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 (年底余额)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
基于panel data模型下各地区物价水平
通胀螺旋的成因及对策
通胀螺旋的成因及对策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
EST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及其功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