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推进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

2011-01-18 02:49陈江华姚庆峰李丽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北京高校科学化理论

陈江华 姚庆峰 李丽辉

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是高校组织部门开展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就是不断深入总结工作经验,不断认识、把握和运用组织工作内在规律,全面推动组织工作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近年来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在全面推进北京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组织工作,把握高校组织工作内在规律,保持组织工作旺盛生命力

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从组织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研究和把握基本规律。一方面,要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高校党建的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强对理论的研究、运用、丰富和发展,牢固树立服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民主法制等理念,全方位构建科学民主的组织工作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自觉研究、把握和运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组织工作中认真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要注重研究国际著名高校的发展历史,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借鉴他们在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经验,推进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以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为依托,结合北京高校的发展实际开展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探索高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了理论研究导向性和前瞻性的作用。2010年6月,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正式成立,该基地将从哲学社会科学角度开展首都高校党建和组织工作理论研究,这是加强北京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又一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市委教育工委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北京高校组工干部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组工干部运用科学的理论开展组织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坚持每年举办两次北京高校组织部长培训班,由党建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作理论研究、政策分析报告;通过坚持每个季度组织召开组织部长分组研讨会等方式,针对具体组织工作开展研讨,交流组织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商讨和破解工作难点;在高校推进学习型组织部门建设,注重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举办“组工论坛”“先锋论坛”,成立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组工干部带头学习红色著作”等活动,有效提高了组工干部理论素养。

以科学的制度保障组织工作,坚持建章立制,巩固组织工作的基础

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要建立科学的制度,形成高效运转的制度体系,增强组织工作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1.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完善和发展,确保各项组织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10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先后推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

2.既重视宏观指导性制度建设,也加强流程性制度建设,在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的制度。2010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制定了《2009—2013年北京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规范和全面推进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还推出了《北京高校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北京高校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实施办法(试行)》等若干文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3.注意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对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制度的补充,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完整性。2010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对《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使其时代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更强,并已在此基础上全面展开第六次先进校的评选工作。实践证明,《基本标准》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对夯实基础工作、推进工作创新、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制度的制定是基础,执行是关键。近年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通过开展教师党支部建设、学生党支部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检查,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和巡视制度,各高校党委探索了聘任监督员、实施问责制和重点工作台账等一系列好做法,强化了制度的落实。

以科学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紧跟时代发展,保持组织工作的强劲动力

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要在继承以往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运用现代科学成果和科技手段,搭建新平台,提供新载体,打开新视野,开辟新空间,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实效。

1.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一是坚持统筹协调。组织工作涉及面较多、任务繁重,必须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实现组织工作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近年来,北京高校一方面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坚持抓好组织工作创新,为组织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保证。二是坚持调查研究。市委教育工委每年针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热点和难点,组织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研讨,并依托党建研究会以课题立项方式支持高校开展党建研究,各高校党委积极申请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深入调查研究,注重在基层发现问题,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寻求破解组织工作难题的思路和对策。2010年北京高校党建课题立项27项,投入科研经费约30万元。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北京高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先进校、育人标兵、成才表率、创新项目评选等工作,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

2.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等科学成果,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党的组织工作涉及党员发展、组织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等诸多方面,要借鉴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科学成果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以提高组织效率与工作效益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例如,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借鉴现代管理学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干部考核,在组织建设中借用组织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心理学和心理测评技术的科学成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借鉴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统计学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和制定考核指标体系等。

3.广泛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推进组织工作信息化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一是建设党员信息库。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于2008年底完成了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实现了北京高校系统24万党员和18.6万入党积极分子全部入库,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类型的信息应用。二是推进电化教育播放点建设工作。北京高校在二级院(系)普遍建立电化教育播放点,目前已有698个,为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和研讨活动,加强正确理论引导,帮助党员甄别错误信息,学习高校系统和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提供了便利条件,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活动吸引力,强化了阵地建设。三是创建了“北京高校教师党员在线”网站。结合教师党员善于学习、善于理性思考的特点和居住分散、集中学习时间较少的实际情况,建设了“北京高校教师党员在线”网站,实现了教师党员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考试测评、开展支部活动、沟通交流思想等功能,突破了原有理论学习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新了信息时代党员学习教育的新载体,切实增强了高校教师党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尊重规律,科学谋划,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组织工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以此全面推进北京高校组织工作科学化,全面提升北京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化工大学)

[责任编辑:赵英臣]

猜你喜欢
北京高校科学化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研究生和留学生情况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科研人力情况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北京高校研发状况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加强纪检工作科学化的探讨
2008奥运北京高校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