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1-01-24 07:35崔雪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附件肌层主动脉

崔雪梅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7)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崔雪梅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并进行对比观察以了解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以2001年2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复发98例为复发组,选取同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无复发病例90例为无复发组,观察两组高危因素(淋巴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深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类型、细胞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无复发组与复发组两组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与临床期别、宫颈受累、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有着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首次治疗应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

子宫内膜癌;复发;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癌症排名中已居第4位,其前3位依次是乳腺癌、肺癌和大肠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1]。子宫内膜癌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但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为了能够了解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取2001年2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98例为复发组,年龄41~78岁,平均69.8岁。选取同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无复发病例90例为无复发组,年龄40~76岁,平均68.9岁。两组采取的手术方式: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子宫切除保留一侧附件;子宫广泛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子宫广泛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1.2 复发情况

复发时间为6~54个月,平均复发时间18.5个月;1年内复发38例,1~2年内复发35例,2年以后复发73例。98例子宫内膜癌复发部位和情况,阴道顶端复发22例,盆腔复发18例,盆腔复发伴远处转移10例,阴道前庭转移23例,其他部位转移25例。

1.3 观察内容

观察复发组、无复发组高危因素 (淋巴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深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类型、细胞分级)[2]进行比较。

2 结果

依据观察内容对复发组、无复发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并比较,见表1。

3 讨论

目前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活习惯的变迁,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妇科炎症的增加等因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参考文献[3]认为侵肌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复发率低(10%),侵肌深度>1/2的内膜癌复发率较高 (30%)。美国COG(妇科肿瘤协作组)对1 180例Ⅰ期与Ⅱ期子宫内膜癌进行手术病理分期与复发相关性的研究发现,患者年龄、病变的范围、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LVSI(4-)、宫颈管受累、细胞学阳性、附件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阳性都是影响预后及复发的因素。参考文献[4]得出转移病灶(包括腹膜种植和远处转移)、腹水细胞学阳性、宫颈受侵及不良病理类型是卵巢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有研究认为,一些非子宫内膜样癌的病理类型如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也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这些特殊的病理类型,可能较早发生宫外转移。

子宫内膜癌患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行广泛性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中危和高危病例辅以激素或全身化疗或盆腔放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首次治疗对其预后十分重要[5]。所以对其治疗方案的制订、方法的选择应该重视;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术前辅助检查应给予术前充分评估,否则将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6];全面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期,充分估计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对手术的承受能力,结合施术者及医院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术式。

本文复发组、无复发组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子宫内膜癌复发组病例具有高度的高危因素,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独立因素,也可能是高危因素的综合作用。总之,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与临床期别、宫颈受累、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有着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首次治疗应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

表1 两组高危因素比较[n(%)]

[1]周春晓,孙建衡,盛修贵,等.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附22例临床报告[J].中华肿瘤杂志,1998,20(1):65-67.

[2]柴芸,黄秀峰,谢幸,等.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162-164.

[3]马瑛,彭芝兰,杨谨.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及保留卵巢的可行性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41-744.

[4]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子宫内膜癌合并症14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350-353.

[5]王建六,魏丽惠,薛风霞,等.晚期子宫内膜癌20例复发转移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9):530-540.

[6]许民,王建中,刘朝霞.6例子宫内膜癌复发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46(34):148-149.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CUI Xuemei
(The Center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7,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ause and risk factors the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Methods:From February 2001 to February 2005 surgical treatment of recurrent endometrial carcinoma 98 patients as recurrence group,selected the same term postoperative no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90 patients as no recurrence group,risk factors of two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risk factors of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tage,cervical involvement,myometrium invasion,histological grade,pelvic and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eritoneal washing fluid cancer cell,etc.,endometrial cancer treatment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for the first time choose surgery.

Endometrial cancer;Recurrence;Risk factors;Analysis

R737.33

A

1673-7210(2011)02(c)-026-02

2010-10-09)

猜你喜欢
附件肌层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释体例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