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宣传标准 交流经验
——记第四届卫生标准宣传周卫生标准研讨会

2011-01-25 02:26谢燕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年5期
关键词:卫生标准宣贯委会

9月8日~9日,由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主办,我社承办的第四届卫生标准宣传周的“重头戏”——全国卫生标准宣传周卫生标准研讨会在京拉开序幕。以“标准研讨会”这一形式来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扩大卫生标准宣传效果,促进卫生标准应用,是卫生标准宣传周所采用宣传方式的首次突破。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国家卫生监察专员汪建荣、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主任王苏阳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肖东楼、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巡视员段冬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担任点评嘉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卫生监督所(局、总队)、疾控中心负责卫生标准的同志及各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等110余人参加了会议。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副主任高小蔷主持了开幕式。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国家卫生监察专员汪建荣作工作指示

汪建荣专员首先介绍了卫生标准体系建设现状,指出卫生标准工作已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并特别强调了卫生标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卫生标准工作是卫生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汪专员还指出卫生标准工作面临着新发展机遇和挑战,要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地方标准工作经验交流,扎扎实实地推进卫生标准各方面工作(详见P9)。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副主任高小蔷主持开幕式

王苏阳主任在讲话中强调了卫生标准应用的重要性,指出卫生标准应用是卫生标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把标准应用作为卫生标准工作的重点来抓,王主任还指出宣贯培训是用好标准的重要保障,开展追踪评价工作是用好卫生标准的重要手段,希望各标准专业委员会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卫生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和追踪评价工作,真正做到卫生标准以用为本(详见P11)。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主任王苏阳讲话

研讨会采取委员会代表汇报本专业委员会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及宣贯工作开展情况,相应业务主管司局领导点评的方式,由此形成互动,会场气氛热烈。加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共有10个标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或秘书长进行了演讲,包括环境、职业卫生、职业病诊断、放射卫生防护、病媒生物控制、地方病、医疗服务、医院感染控制、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

最先演讲的是环境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金银龙研究员,其以“饮水标准与公众健康”为题,分别从“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水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重要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五个方面,以一目了然的各种图表,让大家了解到饮用水卫生标准自1956年首次颁布以来,对我国的饮用水卫生事业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俄罗斯、日本等组织和国家在近四年里都发布了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1985)基础上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系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现行的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标准》(2004)及补充本(2006)修订而成,而且还参考了欧盟饮水标准(1998),美国饮用水水质国家标准(2004),俄罗斯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2002)和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2004),根据国际饮水标准发展趋势,水质指标增加,且更加严格,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的国际接轨。

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信息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敏研究员的演讲内容则侧重于宣贯和国际合作方面。在宣贯形式上,职业卫生标委会充分利用了卫生部网站和职业卫生所网站,将标准文本上网,方便人们查阅和下载,并在职业卫生所网站上建立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网页和标准宣贯栏目;在《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信息》发布标准动态;组织制作《密闭空间职业危害预防控制》Flash宣传材料;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培训会议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职业卫生标委会还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开展的职业卫生、职业病有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工作。

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首席专家李德鸿研究员以一张曾轰动一时的“开胸验肺”图片吸引了所有与会者的目光,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职业病诊断标准工作责任重大,事关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李德鸿主任委员认为,要加强管理,提高标准质量,需把好五个关口:立项时认真审查立项建议书;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必须有经验、有积极性、认真负责;需及时了解标准制修订的进度,并进行全过程的追踪、咨询;认真做好征求意见工作,特别注意征求标委会以外专家意见;强化预审程序,坚持预审会制度。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赵兰才通过阐述两个焦点问题—事故所致公众照射,如福岛核事故,以及医疗照射的风险,以此来说明放射防护标准不仅保护特殊群体,更是保护公众健康。在标准宣贯方式上,该标委会除上传至网站、办培训班、制作光盘外,还编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应用指南》,而对于国内、外有关标准方面的新动态和新进展,则以《辐射与健康通讯》放射卫生与核应急信息特刊形式发放相关部门。

四个标委会代表演讲后,由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巡视员段冬梅谈了自己的感受:“卫生标准对规范我们行为,保护我们健康极其重要,如水能否饮用,需借助标准来判定,在职业卫生方面,工作环境是否合格,也要靠标准来确定,卫生标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卫生标准工作也更进一步规范,但我们仍需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同时,希望各省和各专业委员会要不断加大宣贯的力度,加大标准的跟踪评价。”此外,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处的负责同志也先后对各自归口的标委会工作进行了点评。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巡视员段冬梅谈工作体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与大家分享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的标准体系框架、有关管理规定以及标准工作面临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有关领导肯定了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的工作,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病媒生物控制标委会秘书长、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晓芃介绍说,我国已发布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中,有4项国家标准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城市病媒生物监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依托上述国家标准建设了覆盖全国多数城市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网络”,获取了我国城市鼠、蚊、蝇和蟑螂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对于指导城市病媒生物和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防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卫生城市(镇)病媒生物控制考核评价规程》相关内容已经应用于广州等几十个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镇)的考核,《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应用准则和指南 大型活动》 相关内容首次应用于大型活动,包括2008年奥运会。

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业务处副处长魏红联作了题为“防治地方病,为人民造福”的演讲,介绍了地方病的防控历史、地方病标委会的发展历史以及部分成果:现行实施的地方病卫生标准共34项,其中,碘缺乏病7项;地方性氟中毒13项;地方性砷中毒2项;大骨节病7项;克山病5项。2005年制定的《砖茶含氟量标准》尤为重要,该标准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一些地方病标准随着某些疾病的消亡而废除。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肖东楼就两个标委会的汇报进行了点评。肖专员将两个标委会从基础条件和社会关注度上进行了对比,并指出媒介生物与传染病关系密切,三分之一以上的传染病和媒介生物有关系,要重视传染病和地方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更多的结合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由此来发现问题,通过标准的制定,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地方病的防治进行规范。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肖东楼谈标准重要性

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在宣贯方面采用了多种形式。据该标委会秘书长、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质量管理研究所主任阎赢介绍,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标准培训班,既由本专业委员会主办,也支持、协助各起草单位举办,还召开学术及论坛会议、建立卫生标准培训基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在该院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培训基地,设立精品培训课程,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运动方面的健康教育。

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六亿在汇报过程中强调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如可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监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防止因院感所致医疗费用的增长;预防医院感染暴发,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对患者和访视者的培训,提高全民的卫生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等,并介绍了本标委会经常采用的宣贯形式和效果。

此环节由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个标委会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标准的重要性,建议加快优先制标领域的标准制修订速度,加强标准宣贯工作,加大标准的评估和督导工作。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建议加强标准宣贯工作

卫生部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信息标准处处长胡建平从信息标准基本概念与体系、信息标准的主要内容与作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标准宣贯的思路四个方面进行了演讲。因其介绍的标准均与在座人员密切相关,与所服务对象密切相关,如《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胡建平演讲完毕后,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作了精彩点评。

制定卫生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到目前为止,卫生标准工作体系中共有20个标准专业委员会,涉及的领域涵盖健康相关的方方面面,卫生标准又具有非常强的技术属性,其良好发展离不开基层的力量,离不开基层工作人员的参与。因此,本次标准研讨会特意邀请了在地方卫生标准工作中进行积极探索的上海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刘雪峰介绍工作经验。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点评

上海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刘雪峰介绍工作经验

地方卫生标准化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一是宣传、执行好卫生标准;二是积极参与国家卫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三是因地制宜,拾遗补缺,制修订地方卫生标准。刘雪峰说,基于以上认识,上海从2006年起,重点在完善工作组织体系、建立标准研制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宣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卫生标准宣贯委会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GB/T 38942—2020《压力管道规范 公用管道》录播宣贯(7)
山东宣贯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中韩渔委会就2017年相互入渔安排达成协议
标委会召开2014年全体会议暨标准审查会
《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宣贯培训班圆满收官
促质量 抓实施 建平台——《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管理规范》解读
2011年卫生标准工作剪影
2011年全国卫生标准宣传周将于9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