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黄牛高效养殖技术

2011-02-03 07:45王江琴潘志霞山西省临汾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饲草黄牛犊牛

文|王江琴 潘志霞(山西省临汾市畜牧兽医局)

贾丽丽 侯海清(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畜牧兽医局)

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是一个传统的山区畜牧养殖县。近年来,畜牧业尤其是黄牛养殖业有了积极发展,但从整体水平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山区黄牛良种化程度不高,个体小,产肉少,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及科技含量链条有限,发展受阻,以及黄牛生长环境差、营养缺失、疫病防治不力及寄生虫的侵袭,使犊牛的成活率降低,育肥牛的营养调控失衡,长期处于机体的生命维持状态,严重影响山区黄牛的单产效益和整体生产水平。因此,在安泽县山区黄牛的高效养殖生产中,我们把提高黄牛良种覆盖率、犊牛成活率和育肥牛增重率作为一个综合性措施,以达到为农民增收的目的。

一、山区黄牛高效养殖配套技术的内容

1.母体同期发情,细管冻精输精技术。控制母体同期发情,用优良细管冻精进行定期配种,便于育肥牛的成批生产,同时使乏情的母牛出现性周期活动提高繁殖率。使用前列腺素二次处理法进行肌肉注射,母牛同期发情率显著提高;对已处于发情期的母牛,采用子宫颈输精的方法,输入优质细管冻精解冻精液。

2.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根据养殖场和饲养户的母牛、犊牛饲养情况推广了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对分娩后7日龄犊牛饲喂每千克添加维生素A100IU、维生素D666IU、矿物质3%~5%的代乳料,任其自然舔食,逐渐增加,当代乳料采食量达每天每头2.5千克时,不再增加。在代乳料中补维生素、矿物质,不仅增强了犊牛的抗病能力,保障了犊牛早期断奶的营养需求,而且促进消化系统较快发育,提高犊牛的消化吸收率和犊牛的断奶体重。

3.青贮、微贮秸秆(饲草)养牛技术。由于饲草品种单一,营养不全面,造成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生产成本加大,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指标下降。推广应用秸秆(饲草)青贮、微贮饲草调制养牛技术,提高了牛饲草中的蛋白质、维生物含量,适口性好,牛采食量大大增加。

4.盐砖、EM生命液生物饲喂技术。盐砖饲喂时,吊挂或搁置于料槽中,每千克可供每头牛舔食20~30天;应用EM生命液时,需先活化EM原液,用EM原液、红糖、温水,按1∶1∶10的比例,先用温水将红糖化开,加入生命液搅拌均匀放阴凉处2小时以上,加入所需水量(总水量为饲料干重的35%),均匀拌和于饲料中,拌好饲料密封发酵24小时以上投喂,每头牛每日投喂1.5千克。发酵秸秆(饲草)时,EM生命液用量为干秸秆总量的千分之一,青秸秆总量的千分之零点五。混拌后装窑厌氧发酵,夏季5~10天,冬季20~30天后开窑饲喂。

5.规范消毒与程序免疫技术。对新购进黄牛,首先查验购入地的防疫免疫手续,隔离观察半月,经结核菌素试验,布鲁氏菌病检测,口蹄疫疫情观察,证明无病者方可混群;对于养牛场户的存栏牛、90日龄犊牛,首免口蹄疫疫苗,6月龄用布鲁氏菌19号苗皮下注射5毫升,1年后重新再免;能繁母牛每年配种前1~2个月注射布鲁氏菌苗;育肥牛的免疫,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选用可靠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避免因盲目使用疫苗降低育肥牛的生产性能。

建立定期消毒制度,要求养牛场户夏季每周对牛舍消毒1次,冬季15天消毒1次,对于牛槽、饲养用具等,夏季每天彻底消毒1次,冬季每周彻底消毒1次,在牛舍的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洒上白石灰。

6.推广标准化饲养,规范化管理综合技术措施。根据中国肉牛饲养标准,在大型养殖场推广标准化饲养、规范化管理技术,实施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饲喂、统一免疫、统一消毒的“五统一”措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山区黄牛高效养殖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山区黄牛高效养殖综合技术在安泽县七乡镇推广实施,应用能繁母牛11760头,犊牛5527头,育肥牛18425头,成熟的实用技术综合配置运用,从而提高整体效益。发挥了山区的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延伸产业开发链条,实行黄牛养殖生产中能繁母牛、犊牛、育肥牛的综合管理服务,建立科技成果推广和新技术示范基地,使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拉动七个乡镇经济迅速发展。

1.能繁母牛受胎率达到70%,从而使繁殖率得以提高。由于细管冻精采用西门达尔等优良品种,改良了当地黄牛品种,使山区黄牛从肉役兼用型逐步转化为肉用型,体型外貌,日增重逐渐趋于良种标准。

2.犊牛在3月龄顺利断奶,而日增重不会受到影响,在前两个月龄日增重较慢,第3个月日增重可达700克左右。代乳料中补维生素、矿物质不仅增强了犊牛的抗病能力,保障了犊牛早期断奶的营养需求,而且促进消化系统较快发育,提高犊牛的消化吸收率和犊牛的断奶体重。使犊牛顺利闯过断奶关卡,经过在5527头犊牛断奶期使用,与去年没有使用早期断奶技术的4513头犊牛相比较,结果表明犊牛的日增重较没使用该技术的提高11.1%。说明山区黄牛生产技术的推广,其作用和效果是很显著的。

3.秸秆(饲草)青贮、微贮饲草调制养牛技术成本较低,青贮、微贮窑池可利用现成的土窑、砖混窑,老百姓便于操作容易接受。据对七个乡镇35712头黄牛饲喂情况观察统计,饲喂经过处理的秸秆饲草,育肥牛每日采食量增加3千克,营养代谢发病率下降到2%。秸秆(饲草)青贮、微贮饲喂方法,经济实用,效果明显,易于推广。

4.应用盐砖、EM生命液饲喂技术,在饲喂时添加盐砖,任牛自然舔食,可以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进而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而经EM生命液发酵的饲料可以提高粗蛋白的含量20%,也起着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增强了新陈代谢,降低发病率。通过舔食盐砖,直接饮水、拌料与间接发酵饲料方式添加使用活化的EM生命液制剂饲喂技术,不仅补充了牛体所需矿物质,还使牛的胃肠道疾病下降至1.5%,同时达到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等药物,减少了牛制品中的药物残留。应用EM生命液发酵饲料,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提高了料肉比,从而提高了犊牛和育肥牛的日增重。

5.通过免疫接种及定期消毒,有效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实施山区黄牛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上的主要环节,改变了农民养牛不注重预防,牛舍不注意消毒的传统饲养管理方式。通过程序化免疫技术及定期消毒制度的实施,牛群发病得到有效遏制,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广大养殖户也充分认识了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并且把定期消毒制度变成了自觉的日常行为。

6.提升了山区黄牛的生产性能,提高了犊牛、育肥牛的日增重和能繁母牛的生产率。把饲料品质、良种、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免疫、消毒等诸多要素,通过山区黄牛高效养殖综合技术紧密相连,使饲养管理、清栏消毒和强化免疫三项工作齐头并进,贯穿于各个环节的始终,辅以必要的药物预防和治疗,达到了提升山区黄牛生产性能的效果。一是牛繁殖率由37%提高到47%,提高了10%;二是犊牛断奶后个体重由75千克,提高到80千克;三是断奶成活率由90%提高到95%,增加5个百分点;四是18月龄育肥牛体重达到350千克,胴体重达150.05千克以上;五是良种覆盖率由70%提高到80%,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饲草黄牛犊牛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制作泥巴黄牛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达农威推出新产品——犊牛益康TM让犊牛拥有健康生长的开端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