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大学城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1-02-08 07:03马建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方法体育

徐 泽 马建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1、前言

田径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全面调查了上海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结果显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标准逐步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田径运动最基本的走、跑、跳、投项目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的作用其它运动项目无法替代。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上海市松江大学城7所普通高校田径教学。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2001-2011),有关田径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有567篇,其中与高校田径教学相关的有104篇。

通过查阅以上文献资料,掌握了当前大量国内田径、田径教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并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的分析,为本研究的设计、构思、分析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2010年12月开始至2011年3月结束,分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体育部门领导问卷。本研究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及有效率均达到调查、分析和研究的要求(发放、回收情况见表1)。

表1: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表

2.2.3、专家访谈法

2010年12月-2011年1月期间笔者走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向7名有关的专家进行了咨询。从而获得了松江大学园区田径教学等多方面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受访领导一览表(见表2)。

表2:松江大学园区体育部门领导受访一览表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4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作为本文研究的依据。

3、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一、上海市松江大学城田径教学课程开设的状况不好,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作为体育传统教学主要内容之一的田径课受到冷落,正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二、田径教材缺乏新意、难度偏大,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没有发挥田径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概念的作用,不符合现在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优化现有教材内容,适当的增加田径教材的健身、娱乐趣味性,选择适合当代大学生健身需求的田径教学内容。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是“千人一面”的讲解、分解、动作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练习和错误动作纠正的教学方法,教法程序化。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田径课教学失去兴趣。四、教学考核单一,隐性动态考评评价空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行田径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是将学生掌握田径知识、技能的情况及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定量化指标过多,忽视了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掌握锻炼方法、体育态度兴趣与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样就造成一种状况:有的学生认真练也无法及格;有的学生不用多练也能拿高分。在考评中,部分教师过分重视显性的、定量的、近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自身能力提高状况、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创造精神等隐性的动态考评因素,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对田径测试感到畏惧便不敢选择田径专项课,转而选择其他比较容易过关的体育项目。

4、对策及建议

4.1、完善田径课程目标

充分认识田径课程目标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转变思想观念,重新确立田径教学目标,应从田径项目的竞技体育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进行,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这就要求田径课程不是以发掘学生的最大运动潜能为教学目标,而是使学生通过上田径课,学习田径项目的正确技术动作,并掌握一些简单易学的锻炼方法,并且运用这些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自我健身,增强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而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生认识田径运动在高校存在的必要性,明确田径运动的健身、文化价值,而教师要在田径教学的组织、教法、手段上进行全新的改革,因势利导,均衡发展各个项目。其关键在于田径教学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以育人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使田径教学成为学生喜欢的田径课程。

4.2、优化田径教学内容

高校田径课程教材增加和优化内容,要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设计,教材内容强调健身性、强调趣味性,手段的多样性;运动技术学习要强调方法的灵活性和多元性,要增加那些有趣、轻松,具有休闲娱乐身心的运动项目,如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户外定向运动以及攀岩等项目,这些项目更贴近于生活,而且还可以作为终身体育而进行锻炼。田径教学课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竞技性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趣味性相结合,形成健身式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的,并养成长期坚持田径运动的习惯,做到终身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

4.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老师提倡引导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交流学习,达到教师的主导培养和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专题讲座、讨论、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应提高教学技巧。

4.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田径专业教学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引进高学历田径体育师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和外出交流学习,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田径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除了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坚实的田径专业知识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外,还要注意田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发展趋势的研究和运用,田径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选择,创造良好的田径教学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营造课外田径文化,使田径课成为学生喜爱的体育课。

4.5、健全考核评价标准

合理制定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多方位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平时参加的所有比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都应给以综合评价,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休闲田径项目的教学形式,不断丰富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方法。

[1]汪俊祺.论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教师角色转换[J].2004.6.

[2]金祖云.田径技术教法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

[3]杨忠伟,卢元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丛湖平.体育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

[5]朱万银主编.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陈旭远主编.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7]宋益刚.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方法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