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体教结合”的现状分析

2011-02-08 07: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教运动队

彭 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1、我国实施“体教结合”的形式

“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在我国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举得了一定的成绩,“体教结合”的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1.1、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办学

目前我国的体育局和教委两个部门合作办学主要有以上四种合作形式(表2),各地方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结合本地实际,现较多采用实施资源整合,成立运动学校的方式,而省(市)或(区)县运动队校办由于制约因素较多,采用的不多。这些不同形式的合作,是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探索过程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科学、合理推进“体教结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表2: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办学的形式

1.2、社会或个人与教育部门合作

社会或个人与教育部门合作的方式是教育部门与社会一起联手在学校或校外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也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新形势。它的优越性在于,面向社会争取社会的支持,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依靠社会力量来培养体育人才。这种形式在资金筹措、场地设备及就学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且办学灵活性较强,为国家节省了开支。如:北京朝阳区教委与华亚飞鹰足球俱乐部合作,在北京金盏中学成立了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是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探索过程中的一个成功案例。

1.3、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

高校独立承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体教结合”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我国实施“体教结合”竞技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实施“体教结合”成败的关键。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以来,高校办高水平的形式更加灵活,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员的学训矛盾,提高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为其就业奠定了基础。 高校独立承办高水平运动队成为我国实施“体教结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办学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表3)。

表3: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形式

1.4、体育学院开展高水平运动训练

这种“体教结合”的方式主要是由体育院校独立承办高水平运动训练,并负责运动队的文化教育工作,这一形式主要是针对我国各级各类体育院校而言的。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体育院校首先开始兴办,学制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高中毕业后可参加全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单独招生考试,学习和运动训练合格者再进入体育院校学习。这种形式的优越性在于它具有从小学到大学的长学制,有利于运动员系统的文化学习,在提高运动成绩水平的同时能取得一定的学历。

体育院校中开展体教结合最为成功的应是“学校、科研所、优秀运动队三位一体”的南体模式。南京体院将高水平运动队及体育科研所都办在学校内,培养从小学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多个学历层次人才。运动训练方面,形成了竞技体育一二三线“一条龙”训练体系。运动员安排固定时间上文化课,同时保证系统的专项训练,较好的解决了“学”与“训”的矛盾。

2、我国 “体教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观念根深蒂固,“体教结合”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体教结合”实施过程中,体育系统过分注重学生的训练成绩,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注重运动员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而教育系统尤其作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基础的中、小学,由于对体育运动理解的片面性,造成各级领导“重智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部门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注重体育锻炼,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认同。有些学校甚至出现挤占学生体育锻炼或体育课时间的现象。有些学校出于对升序率的追求,甚至排斥运动员,造成“体教结合”难于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失去了最基础的依托,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2、学训矛盾突出, 人才培养失衡

“体教结合”实施20多年来,虽然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了形势多样的“体教结合”实践,但在国家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影响下,“体教结合”多流于形式。体育部门良好的教练员、医务监督、完善的竞赛组织体系以及相应的科研团队并没有与教育系统良好的教育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有效整合,在国家奥运战略的影响下,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各自为政,体育系统只关注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忽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挤占其正常的学习时间。而学校往往只关注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对运动员施加很大的学习压力,造成许多运动员无所适从,一无所获。往往是运动成绩没有太大提高,而文化学习也形同虚设。

2.3、政策体系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

“体教结合”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国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全面贯彻“体教结合”的政策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由于场地、器械、师资和经费等因素的影响,甚至不能保证学生参加正常的课余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育知识、运动能力、锻炼习惯在中小学阶段没能得到培养或发展。

另外,由于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致使许多有良好基础的体育特长生在管理、训练、升学等方面遇到很多问题,阻碍了“体教结合”的发展,致使许多学生对参加体育训练望而却步,家长和学校也对从事体育训练的学生存在偏见甚至歧视,进而损坏了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违背了“体教结合”发展的初衷。

2.4、中小学与高校发展失调,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应试教育体制的巨大惯性,社会对实施“体教结合”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致使“体教结合”在中小学阶段处于较差的水平,越来越多的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训练,因此少体校的招生出现很大困难,而广大的中小学也流失了许多优秀的有体育潜力的学生,“体教结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或者处于较低的水平。

另外,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视,今年来我国高校的体育运动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式多样,办学灵活的多种“体教结合”模式在我国高校中涌现出来,但由于中小学阶段“体教结合”基础的薄弱,致使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尤其在招生方面,由于生源基础薄弱,近年来许多高校面临招生困难的问题,高校高水平的生源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专业队的二线运动员或者退役运动员,给学校的管理、教学带来很大压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变成国家“举国体制”的牺牲品,加上没有宽泛的竞赛市场和人才选拔、培育体系,造成高校的高水平比赛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培养效益没有显现出来,与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背道而驰。

3、培养模式混乱,“体教结合”没有落到实处

“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提出,是为了改变举国体制的弊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既遵循训练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的一种新型的业余训练体制,其模式的建立应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充分整合体育与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现实施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用图5来进行概括。

从图5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现有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混乱,是“举国体制”与“体教结合”模式的融合。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依然主要来自体育系统,即体育运动学校(少体校),“体教结合”成了“举国体制”的附庸品,而高校成为举国体制背景下,退役运动员的聚集地。真正从“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基本上是凤毛麟角。“体教结合”进退两难,处于尴尬境地,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图5:我国实施体教结合的模式

[1]梁晓龙.举国体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2]韩会君,徐建牛,吴武彪.广东省实施“体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6.

[3]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949-198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27-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1989-1992)[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7-8.

[5]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2000~2002)[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4

[6]曲宗湖,杨文轩.域外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黄松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J].福州:2006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2006.

[8]马岩.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J].广州:体育学刊,2003,(3)111-115.

[9]金元浦.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7.

[10]洪天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践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6.12.

[11]汪海燕,陈长庚.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儿种不同模式的再认识山东体育学院[J].2005(1):27.

[12]项和平,许贵泉.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11)3:117.

[13]平杰,顾红,柏慧敏等.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质量的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3):28-29.

[14]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5).

[15]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

[16]王保成,周志雄,王川等.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7-12.

[17]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18]杨再淮等.论竞技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19]李茂林等.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5):11.

[20]冉强辉,郭修金.上海市“体教结合”运行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1]李鸿江,李颖川,王守恒等.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形式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3):59.

[22]杨剑“体教结合”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8.

[23]曲小峰.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6)45-47.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Z].教学厅[2004]20号.

[25]卢元镇.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高等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1-5.

[26]卢元镇.论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J].体育科研,2000,(3).

[27]杜伟.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一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体育与科学,2006,(3).

[28]仇军.普通高校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9]周映春.我国“体教结合”系统工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30]周之华.我国高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56-58.

[31]宋广林,张天德.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成绩滞后原因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141-142.

[32]王广虎.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6:6-11.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体教运动队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