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腹透治疗抗生素脑病1例

2011-02-11 04:01黄金元赵雅靓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腹透头孢尿毒症

黄金元 赵雅靓 梁 金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14)

针刺配合腹透治疗抗生素脑病1例

黄金元 赵雅靓 梁 金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14)

抗生素脑病 针刺 腹透

1 病例资料

患某,女性,61岁,58kg,于 2010年11月 19日因“肾功能异常3年,腹痛5d”入院。患者于3年前脑溢血入院时检出肾功能异常(具体数值不详),未予治疗,今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查Scr 2000μmol/L,HGB 54g/L,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肾性贫血。当月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并腹膜透析治疗,腹透方案为CAPD (2.5%腹透液 2000mL×2袋+2.5%腹透液 2000mL×1袋)。2010年11月15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腹透引流液浑浊,腹透超滤量减少,遂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达220/100mmHg,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控制血压;有脑溢血病史,致使右侧肢体偏瘫。无其他神经系统病史,否认精神疾病史,否认肝病病史。查体:T 36.3℃,P 78 次/min,R 20 次/min,BP 190/100mmHg,神清,精神差,重度贫血貌,平卧位,双下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不肿。 血常规示 WBC 2.89×109/L,RBC 1.78×1012/L,HGB 57g/L,HCT17.50%,GRAN77.81%;肾功能示BUN16.72mmol/L,Scr 959.5μmol/L。电解质K+3.61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入院诊断: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腹透置管术后;CAPD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肾性贫血。予头孢吡肟1.0g每日1次静滴,氨氯地平片5mg口服每日2次及对症处理。患者于11月21日23:00左右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口吐白沫,双眼向右上方凝视,略角弓反张,查体BP 200/110mmHg,神志模糊,精神烦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HR 110次/min、律齐,小便失禁,脑膜刺激征阴性。急查颅脑CT、肾功能、血氨、电解质、血糖等相关生化检查,排除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高血压脑病、病毒性脑炎等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考虑为头孢吡肟引起的抗生素脑病。立即停用头孢吡肟,取人中穴向鼻根部斜刺入针0.3~0.5寸,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取太冲穴,提插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5min,并给予安定静推及对症支持治疗,及时腹膜透析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2 讨 论

研究表明头孢吡肟并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头孢吡肟在体内少量代谢,静脉给药后尿中排出原形药的85%~95%,肾功能损害患者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当肾功能衰竭时仍按常规剂量给药时易造成药物的蓄积;(2)慢性肾衰患者血脑屏障受损,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率下降,使游离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易在脑内蓄积;(3)药物进入神经中枢,干扰正常神经递质,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导致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1-2];(4)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本身代谢性脑病的存在及多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脑萎缩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更易使神经系统对药物不良作用敏感性增加[3-4]。此外,尿毒症患者因肾清除率明显降低,易在体内蓄积,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不良,易导致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升高,引起神经毒性反应[5]。在治疗上,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原则上应该根据肾功能情况减少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以减少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以本例患者为例,在常规应用起始负荷剂量后,维持剂量应根据患者的Ccr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整:Ccr>60mL/min者,无需调整剂量;Ccr为 30~60mL/min 者,每 24 小时剂量 0.5~2g;Ccr为 11~29mL/min 者,每 24 小时剂量 0.25~0.5g[6]。 肾衰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精神症状时应警惕发生神经毒性的可能,及时停药,对症治疗并给予充分血液透析,可改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神经毒性患者的预后。

本病属中医学“痉证”,证属肝肾阴虚风动。取穴人中及太冲,旨在开窍醒神,平肝息风。病位在脑,脑为髓海,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有广泛的经络联系,而且脑部病变多取督脉穴位。《难经·廿八难》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脑”。因此取督脉人中穴以开窍醒神。近年研究表明针刺人中穴单穴对于晕厥、休克、昏迷等有很好的疗效,与其他穴位配伍往往可提高疗效,扩大主治范围,常用配穴多具有调督醒神、安神定志之功,如太冲、百会、神庭、内关、神门、后溪等[7]。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输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之处,《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肝脉与肾脉、冲脉关系密切,《素问·阴阳离合论》云“然太冲者,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而冲脉又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肾为“先天之本”,“原气之根”,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主藏血,针刺太冲可平肝息风,行气调血,通调三焦,善治肝郁气滞,肝风内动,肝脉痹阻等所致的各种临床急症,辨证、针刺得当,效如桴鼓。也有研究表明,针刺太冲可诱导脑组织血流量及血流容积增加。从而进一步改善脑代谢功能。针刺治疗,通过经络系统调节脏腑功能,无药物疗法增加肝肾负担之弊,对药物性脑病尤为重要。

[1]陈超,刘萍,和培红,等.239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浅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3(5):159-162.

[2]曹照龙,陈尔璋.依米配能/西司他丁的致癫痫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2):149-150.

[3]金晓冰,彭瑰娟.头孢吡肟致尿毒症抗生素脑病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288.

[4]李香茶,颜良红.头孢吡肟致尿毒症患者抗生素脑病10例[J].临床医学,2010,30(1):97.

[5]缪洁萍.头孢吡肟致精神障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10(4):294.

[6]MoreSM,SpragueSM.Urimicencephalopathy[J].ClinNephrol,2004,42(4):251-256.

[7]杜洋.人中穴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的述评[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54-956.

R742

B

1004-745X(2011)08-1362-02

2011-03-03)

猜你喜欢
腹透头孢尿毒症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实施腹透患者照护性参与自我管理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
腹透加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腹透治疗慢性肾衰对比观察
百令胶囊对腹透患者腹透液中TGF-β1、VEGF水平的影响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