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积发热小议

2011-02-11 04:01夏忠诚李敬会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食积嗳气十堰

夏忠诚 李敬会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

2湖北省十堰市老年病研究所(湖北十堰 442000)

食积发热小议

夏忠诚1李敬会2△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

2湖北省十堰市老年病研究所(湖北十堰 442000)

食积 发热 中医治疗

△通信作者

食积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的一种类型,特别是老人与儿童多见,中医治疗本病疗效独到。笔者近来治疗本病1例,颇有体会。现报告如下,以飨同道。

1 病案举例

邓某,男性,68岁,农民,2011年2月7日以“发热、纳呆、乏力3d”为主诉而来求诊。诉其于2月2日晚进食糯米肉丸6枚及其他食物若干,并饮白酒约4两,饭后觉上腹饱胀,呃逆,嗳气,恶心欲吐,夜卧不安,未行处理,次日仍腹胀不舒,大便不爽,矢气频繁、奇臭,不欲进食,下午觉发热、身重懒动,夜寐难安,家人疑患者“伤风”,给予葱姜茶饮后未得汗入睡。患者于2月4日晨仍觉发热,脘闷不舒,倦怠乏力,无食欲,家人急送其附近村卫生室就诊,测体温38℃,考虑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建议输液治疗,分别用氨苄青霉素、清开灵针剂入液静滴,连用3d。患者输液后体温降至37℃,但下午体温又回升,未超过38℃,仍腹胀,纳呆,乏力,大便稍稀,次数不多,黏滞不爽且带腐臭味,遂于2月7日晨求治于笔者。症见:精神倦怠,身重乏力,脘闷嗳气,腹胀矢气,大便不调,舌淡,苔薄黄厚腻,脉弦滑。平素劳作,形气渐伤,且随年龄增长脾胃消化功能逐渐减弱,脾胃本虚,而进食较多不易消化的食物,遂停滞于胃,胃失和降而见脘闷、腹胀、呃逆,嗳气等症。脾喜燥恶湿,患者贪杯伤脾助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脾气不升可见身重困倦、纳呆乏力、大便不爽等;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寐差;食湿困阻不得排泄,蕴而化热则发热。病邪未除而误以“感冒”输液,更加助湿碍脾,故而罔效。综合舌脉,辨证属饮食积滞,湿困脾胃发热。治以消食导滞、燥湿健脾,佐以散热,方以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药用建曲15g,炒麦芽10g,姜半夏10g,陈皮 10g,莱菔子 15g,炒鸡内金 10g,苍术 15g,厚朴 15g,茯苓12g ,连翘 6g,生甘草 6g,紫苏梗 15g,黄连 10g,生大黄 10g(后下)。上药1剂,嘱其文火连煎2次混匀约500mL,分2次服下,药后酌进稀粥。次日复诊,诉昨服1剂后约20min即如厕,解出较多酸臭味大便,部分为未消化食物,便后即觉全身轻松,腹胀脘闷大减,欲进食,遂进稀粥约500mL,下午无发热,2剂后又解出少量上述酸臭夹杂未消化食物大便后安然入睡。目前患者精神食欲可,稍感乏力,无脘闷、腹胀、嗳气等不适,大便基本正常,舌淡苔薄微腻,脉细弱。此乃食湿邪祛、脾胃虚弱之象,治以健脾益气、和中开胃,投以参苓白术散化裁:党参 15g,白术 15g,茯苓 12g,山药 25g,薏苡仁 20g,焦山楂15g,建曲 10g,扁豆 15g,芡实 15g,陈皮 12g,砂仁 6g(后下),甘草6g。连进3剂,于2月11日电话告知诸症悉除,一切如常。

2 讨 论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异常丰富,许多人饮食无度,贪饮嗜食,使脾胃受损,容易造成饮食停滞等病证,积食内蕴日久可致发热,故本病临床亦非鲜见。临床治疗中应立足辨证施治,抓住“食积为本,发热为标”的本质,灵活遣方用药,“给邪以出路”,方可“积消热去”。笔者以为,在治疗食积发热病证时,以下方面不可忽略。

2.1 辨标本缓急 本病虽以饮食停滞为本,发热为标,临床仍需遵循“急者治标”的原则,本病虽多以低热为主,鲜有体温超过38.5℃者,然而因老人、儿童多见,抵抗力差,如持续发热恐生变证,必要时可先行退热处理,然后再治疗食积之本。

2.2 辨虚实 食积发热初病多实,病延则虚实兼夹,病久必虚,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因而用药应视虚实情况有所偏重。实证为主者,可消食导滞,泻火通便以促进食积排除而热清,大黄、黄连、槟榔等常可加用。夹虚者多见气虚、阴虚,则当在健脾消食的同时佐以补气、养阴清热之剂,如西洋参、玄参、石斛、麦冬等,切不可妄用攻下,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2.3 辨兼夹证 首先要辨明有无外感,盖食积既久,正气受损,易感风寒湿等外邪,特别是有恶寒、头身疼痛等表证时尤需详询病史,有外感证则需解表处理,可选用藿香正气散。食滞中焦,脾运失健,则水湿、痰饮内生,故需健脾燥湿化痰,常用四君子汤、平胃散、二陈汤加减。食湿饮互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血,故可酌情选加泽兰、红花、益母草、当归等活血剂。

2.4 调脾为主,兼顾他脏 本病病位主在脾胃,随病程迁延可涉及心、肝、肺、肾诸脏,临床应据脾胃功能特点,重在健脾和胃、燥湿化痰,邪祛后亦需顾护胃气,可进食稀粥或山药、莲子、薏苡仁等药粥。另外,提倡发病后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变生他脏病证而增加治疗难度。

2.5 消食有重点 保和丸是消食导滞的基本方,临床应据所停滞食物的类型,选加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如米面食物停滞者可重用谷芽、麦芽,肉食停滞者重用山楂,而鸡内金具有较好的健脾消食功效,不论何种停食均可用。

2.6 饮食有度,常备无患 在物质生活异常丰富的今天,有条件更应重视养生,其中饮食方面基本要求是饮食适宜,应尽量做到不偏食、不过食、不贪杯,以免食积生病。此外,根据食积发热的病证特点,笔者建议可常备中成药保和丸、午时茶、藿香正气水等,不仅使用方便,且疗效确切。

总之,食积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生活方式所致疾病,是易防可治的,可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辨证准确,遣方得当,即可药到病除,值得临床探讨。

R255.1

B

1004-745X(2011)08-1363-01

2011-03-04)

猜你喜欢
食积嗳气十堰
食积的危害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中职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饮食指导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食积病证治汇补❋
"竹溪物语,问漆武当"漆乡十堰首届当代漆画展作品展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常见病三验方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追梦的地方
——2015年元月到十堰市总工会挂职锻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