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应用

2011-02-11 04:01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配穴梅花针后遗

杨 莉

重庆市南岸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40006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完全消退后皮损部位遗留的烧灼样刺痛,其疼痛剧烈难忍,是带状疱疹常见并发症,多发于老年人,病程数月至10余年,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疼痛症状,治疗较为棘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有导致心理异常者。本症的病理改变已不同于带状疱疹,可能与急性带状疱疹误治、失治及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关。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多因风火之邪或因感染湿毒后阻于经络、郁于皮肤使肌肤之营卫壅滞而发病。如毒邪稽留不去,湿热余毒未尽,则瘀阻络脉;再者老年体弱患者,正气不足(自身免疫力低下)造成“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络脉不养,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而发为后遗痛。本症治宜清热利湿、泻火解毒、通经活络、化瘀止痛。梅花针治疗,取穴可选阿是穴(皮损周围色素沉着区),主穴选膈俞、太冲、支沟、阳陵泉,病变在头面部、上肢者,配穴取颈部后侧和胸椎1~5两侧夹脊穴、合谷、列缺穴;病变在胸胁部,配穴取胸椎3~12两侧夹脊穴、内关穴;病变在腰腹 、下肢部,配穴取腰椎两侧夹脊穴、足三里、委中。局部常规消毒后,阿是穴用梅花针沿着痛损皮肤瘢痕或色素沉着区,中等力度叩刺,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在阳性物及阳性反应区采用较重叩刺,以局部皮肤隐隐出血为度,叩刺后加拔罐,3~5min后起罐,用酒精棉球将血迹擦净,其余穴位采用轻刺密刺手法,以皮肤微红为度,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学说为依据,经络学说的十二皮部为具体应用,通过叩刺皮部,激发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疏通经络、祛瘀生新、调整阴阳的治疗目的。梅花针叩刺体表的阿是穴 (皮损周围色素沉着区),阳性物及阳性反应区,通过刺络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放血,从而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膈俞为“血”会穴,治疗一切血症,清血中余毒,太冲行气活血;支沟属手少阳三焦之“经”穴,可通行三焦气血;阳陵泉清利湿热毒邪。诸穴配合,共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行气活血通络功效;夹脊穴取穴原则,系根据西医神经解剖定位,确定支配疼痛区的神经节段,调节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受损神经修复,加强治疗作用,达到治疗、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目的。

猜你喜欢
配穴梅花针后遗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三才配穴法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