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011-02-15 07:53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韩长赋现代农业农业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围绕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4个方面,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要求。特别是开宗明义,明确提出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是一个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 明确“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韩长赋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要按照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策部署,立足农业发展实际,进一步理清 “十二五”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超前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工程,深入研究和实施几项重大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明确目标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韩长赋介绍,“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取得阶段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67亿hm2(16亿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在5 000万kg(1万亿斤)水平上稳步提升;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各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多功能性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化迈出新步伐,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大幅增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草原退化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初步遏制,水资源、肥料、农药利用率明显提高。

2 优化现代农业生产力布局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必须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韩长赋说,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两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优势区、主产区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但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农业生产力布局还不够清晰,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支持政策还有待强化。因此,韩长赋强调,要把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作为 “十二五”时期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重点加强6个区域建设。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建设区。主要包括新增500亿kg(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粮食生产大县 (农场)。 “十二五”时期,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及仓储物流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这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的主体区域。主要包括棉花、油菜、甘蔗、天然橡胶、苹果、柑橘、马铃薯、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等12种大宗农产品44个优势区,以及6个蔬菜重点产区。 “十二五”时期,要推动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加工转化率。

大城市郊区农业区建设。这是稳定城市副食品供应的基础。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十二五”时期,要加强“菜园子”和肉蛋奶、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增强 “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东部沿海农业区建设。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率先实现区。主要包括 “珠三角”、 “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十二五”时期,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效益。

农垦经济区建设。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综合示范区。主要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等19个大型集团化垦区和其他大型国有农场。 “十二五”时期,要建设成为国家商品粮和棉花、天然橡胶供给重点保障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并在农业 “走出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草原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是现代农业的生态保障区。主要包括北方和青藏高原草原地区,核心是264个牧区半牧区县 (市、旗)。 “十二五”时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草畜平衡,发展生态畜牧业。

优化生产力布局是一项长期任务。韩长赋说,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研究制订规划,推动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使这些区域实现发展方式率先转变、现代农业率先推进、改革创新率先突破,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

3 谋划实施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工程

“十二五”时期,要努力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支撑和保障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主要包括: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改造中低产田,更新提质现有高产田,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畦垄规格化整治,加强田间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及桥涵、积肥设施、农田林网等建设。

新一轮 “菜篮子”建设工程。改造一批标准化园艺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改造一批国家级重点大型批发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

现代种业工程。建设国家级制种基地、区域性良繁基地以及畜禽水产品种资源场、良种场,建设农作物品种试验和检测设施设备,建设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渔政渔港工程。改扩建或新建一批沿海中心渔港、一级渔港、二级渔港、避风锚地和内陆重点渔港,建造一批大型渔政船及其配套设施。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沼气服务体系,使50%以上适宜农户用上沼气。

动植物保护工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设四级农作物病虫疫情防控体系,改善监测、防控和监管设施条件。

推进 “十二五”农业现代化,还有很多方面、很多领域的工作需要加强,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草原保护与建设、新型农村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要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部要求各地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加快推进,争取早启动、早建设、早见效,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猜你喜欢
韩长赋现代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韩长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韩长赋:感悟“三农”情怀 做到“一懂两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