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背景下模拟训练内涵再审视

2011-02-18 10:03江广和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同态模拟训练竞技

江广和

(西安体育学院 体操教研室,陕西 西安710068)

模拟训练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是用来模拟竞赛对手技术、战术等的实践训练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分析和方案对比的一种训练方法,特别是用于竞赛前为了适应特定比赛对手或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1],这种训练常常被教练员当作是运动员赛前备战的常规训练内容,是训练计划中的一部分。因此,这种训练内容及计划往往具有较强的隐密性特点,从而为运动员在竞赛中获得胜利起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作用,并对促进当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自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运动员参赛频率显著提高,赛赛之间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因而,运动员进行“隐蔽”模拟训练也无法做到以前那样从容,并且随着运动员之间竞技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小及国际竞赛环境的不断变化等,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复杂[2]。因此,一些专家认为,模拟训练法在许多战例中的运用并未全尽人意,结果不仅未能达到训练的初衷,反而成为桎梏运动员行动的鸟笼[3]。但是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实践结果,主要是由于在当代竞技体育发展背景下,教练员或运动员对模拟训练法或模拟训练理论的理解过于片面化、狭隘化,未能对模拟训练本质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而导致的。

因此,如何把握模拟训练的本质?如何正确理解模拟训练的内涵?等,不仅是关系到对模拟训练的认识层面问题,更是关系到模拟训练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运用与发展问题。同时,也只有对模拟训练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能动地、辩证地运用模拟训练方法,才能充分地发挥模拟训练法在运动训练实践的作用与价值。

1 模拟训练的目标是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各种适应能力,模拟训练的实质就是适应训练

模拟训练法最初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前苏联、前民主德国、英国等国家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当时随着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由生物效应单维因素向由生物效应、社会效应及心理效应等多维因素转化[4],模拟训练的产生也成为了必然。很显然,由模拟训练法产生的训练背景可以看出,适应比赛是模拟训练的唯一目标,模拟训练的实质就是一种适应训练。

1.1 适应特定比赛或竞赛对手已无法满足模拟训练目标实现的需求

模拟训练法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运动员在特定的比赛中适应对手的技术或战术等因素,或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与分析对手的技战术情况,从而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适应对手及其一切。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模拟训练法的运用也是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通过模拟日本队弧圈球新技术,终于在26届世乒赛第一次从日本人手里夺得了几项世界冠军,从此以后,模拟训练法的运用一直延续至今。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别是运动训练水平科学化的不断提高,使得世界运动员之间的竞技水平差距越来越小,决定竞赛运动成绩的因素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微小因素的忽略都有可能导致运动员或运动队无法达到赛前预定的竞赛目标,从而使得模拟特定某一场比赛或特定某一个竞赛对手都可能导致与预定目标失之交臂,这一点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代已开始体现出来。如1982年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美国女排赛前通过模拟当时世界“女排三强”的中国、日本、和前苏联队队员的攻守习惯及战术,结果直落三局、连连取胜,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但却出人意料地输给了自认为实力不如自己的秘鲁女排,最终失去了几乎已经到手的冠军,究其因,由于美国女排对秘鲁队未引起重视,再加上秘鲁队观众阵阵呼喊的干扰,使美国队女排失去了一次志在必得的世界冠军机会[1]。故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中,单以特定的比赛或特定的竞赛对手作为对象已无法满足模拟训练目标的需求。

1.2 主动适应向被动适应是模拟训练适应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固名思义,主动适应是“我要适应环境”,被动适应是“环境要我适应”,因此,在适应形态上,主动适应表现出“早作准备或对环境已有一个清晰地意识”,而被动适应表现出“仓促应付或意识不到环境的特征[5]”。而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模拟训练法运用的目的显然是要达到主动适应,以争取在比赛中获得比赛的主动权。自模拟训练法诞生以来,进行模拟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主动适应能力也成为适应的主要形态,从运动训练实践来看,教练员人为地构建模拟训练“同态系统”,使主练系统在同态系统中进行模拟练习,从而去实现达到对被模拟对象的适应。但是随着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每年参赛的次数相对于上世纪而言显著增加,参赛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缩短,因此,运动员亦不可能再有较充裕的时间去进行主动的模拟训练,进而产生主动适应;其次,在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下,运动竞赛的环境越来越公开化,从而使竞赛双方的技、战术变化(适应过程)隐蔽周期缩短,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主动适应常常很难得到真正实现。反之,也正是在这种越来越公开化、赛事频率越来越高等的竞赛环境,为运动员“被动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并成为必然趋势。

2 人为构建“同态系统”不是唯一途径,合理参加比赛为构建自然“同态系统”提供了可能

模拟训练主要由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构成,即被模拟系统、同态系统和主练系统。主练系统是通过同态系统来达到对被模拟系统的适应。因此,主练系统能否达到对被模拟系统适应的目的,关键在同态系统与被模拟系统是否相似,甚至逼真,而这种相似或逼真的程度是影响模拟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模拟训练实践中,教练员想要人为地构建一个与被模拟训练系统十分相似的同态系统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使得有时模拟训练效果并未理想,并且这种人为地构建的模拟训练同态系统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一些教练员望而却步,从而也就大大限制了模拟训练法的运用与发展。故常使人一提到模拟训练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模拟竞赛对手的技术或是战术,或是请来一些观众制造比赛气氛等简单的模拟训练。

特别是在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背景下,随着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并且在竞技体育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下,运动员参赛次数得到增加,参赛的频率明显加大,运动员彼此间技战术的隐蔽周期明显缩短,甚至是各自的技战术风格毫无秘密而言,因此,使得一些专家或教练员对模拟训练法的运用产生了质疑,甚至是认为模拟训练将会成为运动员竞赛的桎梏,这一点从我国近年来的模拟训练实践及模拟训练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反映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现代运动训练就不需要模拟训练或是模拟训练法已不再适合于现代运动训练实践呢?笔者认为,模拟训练是一种以适应竞赛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方法,而在现代竞赛结果实践证明,许多优秀的运动员正是由于不适应比赛而导致在竞赛中不能正常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甚至是崩溃现象的发生,因此,在现代运动训练并不是不需要模拟训练,而恰恰相反,并且人为地构建同态系统不是模拟训练实行的唯一途径,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频繁的参赛及运动员之间频繁的竞赛等均为模拟训练实施所需更加“逼真”的同态系统构建提供了可能,即在比赛中寻求“同态系统”,比赛本身为模拟训练提供了更多可能的“同态系统”。

3 形式多样化更加有利于模拟训练的运用与发展

3.1 高频赛事使模拟训练由重封闭性模拟向重开放性模拟转变成为可能

传统模拟训练由于重在人为地构建同态系统,因此,训练内容及计划具有一定的隐密性,这种隐密性特征除了与教练员人为地造成有关之外,还与当时运动员两次比赛之间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从而为模拟训练效果的保密提供了可能有关。如在1977年日本女排以3:1战胜中国队的第二届女排世界杯前,日本女排按照研究成果特邀日本男排,模仿中国女排的技术特点,在这整个模拟训练的近七个月中,始终都是保持着信息隐蔽,即是在信息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但自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竞技体育向着商业化、产业化发展的明显趋势,运动员每年参与竞赛的次数显著增加,运动员赛与赛之间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运动员与竞赛对手之间直接对抗的机会也明显增加[6],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女排参与国际大赛的次数一年平均为4~6次,而到九十年代中期后,平均次数高达13~15次之多,2009年我国女排所参与的国际赛事共有17项,甚至在某项赛事上还存在多个分站,赛赛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多不超过一个月,时间间隔最少的仅只有几天。在这种高频赛事背景下,教练员、运动员已很难花较长时间来对对手进行模拟,即使如此,也不可能保证模拟训练内容及模拟训练效果的隐蔽性,因为随着与竞赛对手直接对抗的次数增加,一旦对手发现自己的技战术被对方适应后,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将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使得模拟训练效果的隐密时效性大大缩短而最终走向开放;另外,随着与竞赛对手的比赛次数增加,从而使运动员直接与被模拟训练系统进行模拟练习成为了可能,即被模拟训练系统成为了运动员模拟训练的同态系统,因此相对以前人为地构建的同态系统,其模拟形式由封闭转向了开放。

3.2 模拟训练由重局部模拟向重整体模拟转变更符合于专项化训练理念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模拟训练法的运用主要是较单一地用来模拟竞赛对手及其技术、战术或是比赛的环境等[7],如为备战第26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中国队赛前为适应日本队的弧圈球技术而进行的专门模拟,但造成进行局部模拟训练的原因,主要在于同态系统的构建往往难以达到与被模拟系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得不舍全求偏,而恰恰这一相似性差异程度的存在从训练理论的角度而言则违背了专项化训练原则,同态系统与被模拟系统的相似性差异程度越大,则专项化训练程度越低。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较完整地、更加真实地模拟竞赛对手的技、战术及比赛的环境,真正地实现运动员模拟训练专项化,即模拟训练从重局部模拟向重整体模拟转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与竞赛对手一起进行“模拟训练”。在上世纪九十代,随着竞技体育逐渐商业化、产业化,运动员的竞赛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运动员每年参赛的次数显著的增加,与自己的主要竞赛对手同场竞技的机会也成为了可能。如2003年我国田径运动员刘翔参赛的可能性次数就达到了43次,其中与其主要竞争对手阿伦.约翰逊或特拉梅尔同场竞赛的次就近达13次。因此,这一竞赛环境的改变,就为运动员直接与竞赛对手进行“模拟训练”提供了可能,这也就是运动训练中常提到的“以赛代练”,即在比赛中进行练习,在比赛中模拟对手、适应对手,从而也就促使了模拟训练从重局部模拟形式向重整体模拟形式转变,模拟训练形式的这种转变更加符合专项化训练理念。

3.3 重动态模拟训练比重静态模拟更有利于运动员适应影响竞赛结果的复杂因素

在模拟训练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下,运动员参与国际赛事的机会较少,主要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州运会等大型赛事为主,从而在进行模拟训练时较难以获得与被模拟训练系统相似程度较大的同态系统,只能在国内训练时构建同态系统,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能力,而这种构建的同态系统往往与被模拟系统相似程度较低,且大部分均处于“静止”状态。随着世界的竞技体育水平飞速的发展,各个竞技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运动员之间的成绩也非常接近,心理效应及运动员的心理应激状况成为了决定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李益群曾对我国参加第23、24届奥运会的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的教练员进行了调查,发现体能主导类项群优秀选手对场地、气候的不适应是仅次于经验不足、应变力差、心理失常而导致临场发挥失利的第二位原因[8];前苏联心理学家对足球运动员国内外竞技表现进行调查统计时发现,只有5%的运动员表示他们在国外踢得更好,23%的运动员表示他们无论到何处比赛都是一样,而大部分运动员都不适应国外比赛并产生了种种烦恼和抱怨[9],等等。因此,随着世界竞技体育水平的发展及运动员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使得模拟训练法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当今的竞技体育发展背景下,过去的那种使运动员处于一个相对静态条件下的同态系统中去进行模拟训练的形式显然不能满足运动员比赛的需求。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983-1984年在国内赛事上曾三次打破世界纪录,尽管当时其受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高度的训练,但最终因其无频繁的国际大赛经历,缺乏参加世界级比赛的经验,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赛事中的对手、对手的动作及国际竞赛环境等,导致发挥失常,最终与世界冠军无缘。而这一类现象发生的原因,并非他们没有进行模拟训练,而是因为他们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同态系统的构建始终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下,当他们在训练中发现自己的运动成绩已经达到了世界记录,甚至是超过世界记录的时候,却忽略了竞赛过程一些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将对其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国际赛事的频繁化,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易地(国内、国外)竞赛的机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模拟训练的形式由早先主要以静态模拟转向了以动态(比赛本身)模拟训练为主,从而也为运动员心理对比赛适应能力的提高垫定了基础。

4 模拟训练不再只是赛前训练的法宝,而是贯穿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

模拟训练法最初主要运用于运动员在某大赛前针对于特定的竞赛对手、特定的技战术或竞赛环境等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在当时竞技体育发展时代背景下,运动员竞赛次数少,赛赛之间时间间隔长,因此,运动员常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对某一重大赛事的主要对手或竞赛环境等因素进行模拟训练,故具有“赛前法宝”之称。但随国际竞赛环境的变化,运动员仅依靠在某一大赛前进行模拟训练,较难以实现模拟训练的目标,难以发挥模拟训练的功能[10]。首先,运动员,特别是优秀的运动员每年参赛的次数越来越多,且有些比赛(如积分赛等)有可能将决定是否获得未来重大比赛(奥运会、锦标赛、洲运会等)的参赛资格,赛赛之间训练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运动员无法保证拥有足够的时间在某一赛前进行模拟训练;其次,在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背景下,随着运动员间交流的频繁及科学化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间竞技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小,此时,如果运动员赛前对某一运动员进行专门性或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将可能会导致“顾此失彼”;第三,随着影响运动员竞赛成绩因素的复杂化,这为运动员赛前模拟训练同态系统的构建增加了难度,使得运动员仅在赛前进行模拟较难达到训练的初衷或是对竞赛方向产生误判。因此,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或教练员仅将模拟训练作为赛前训练的方式已很难真正在发挥模拟训练的功能,及达到模拟训练适应的目的。从而,模拟训练贯穿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是模拟训练时机的一个必然选择,运动员只有将赛前模拟与在比赛中进行模拟训练相结合,在比赛中构建同态系统,才可能真正地拓展模拟训练法,真正地实现模拟训练的适应目标。

模拟训练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竞技体育发展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对推动当时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及竞赛环境的巨大变化,在一些人看来,模拟训练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甚至会成为运动员行动的桎梏。而笔者认为,模拟训练并未过时,且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加需要模拟训练,但是片面地、狭隘地理解模拟训练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地了解模拟训练的内涵,把握模拟训练是以适应比赛为目标的训练本质,能动地构建模拟训练同态系统,积极地转变模拟训练形式,与现代专项化训练思维紧紧结合,才能够充分地发挥模拟训练的作用与价值。

[1] 徐本力.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江广和.论模拟训练形式的转变及其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113.

[3] 卢锋.系统动态分析与模拟训练问题[J].武汉休育学院学报,1997(2):18.

[4] 江广和,陈俊钦.运动训练理论创新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2):71-72.

[5] 孔维民.适应的分型与适应能力的培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67.

[6] 江广和.论“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指导地位的续存性[J].体育学刊,2010,17(11):94-95.

[7]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81.

[8] 马红宇.易地参赛环境及运动员的适应性调节[D].北京体育大学,2001:2.

[9] 邱宜均.实用运动心理学[M].武汉:湖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出版,1988.

[10] 蔡兰.第20届冬季奥运会韩国短道速滑队战术运用及特点分析[J].冰雪运动,2006(2):12-13.

猜你喜欢
同态模拟训练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关于半模同态的分解*
拉回和推出的若干注记
τ-内射模的若干性质①
模的投射覆盖、内射包络与局部环①
竞技精神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