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02-19 18:53李佩环王超杰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耶稣会利玛窦中西文化

李佩环,王超杰

(肇庆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第二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佩环,王超杰

(肇庆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2010年12月9日至11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澳门基金会、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肇庆学院主办,由肇庆学院与肇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第二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来自港澳地区以及波兰、法国等国家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围绕“明末清初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知与理解”、“利玛窦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活动及其影响”等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首先,在“明末清初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知与理解”方面,耿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基督宗教传入中国的3次高潮出发,分析了明末清初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知与理解的历史必然性。耿教授对17至18世纪大规模进入中国的耶稣会士的国籍或籍贯及其所操语言、社会出身等进行了翔实的史学考据,并根据史实得出结论:正是由于入华耶稣会士们的这种社会与文化背景,使他们清楚认识到基督宗教文化绝对不会在中国完全取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因此,范礼安、罗明坚和利玛窦首创,又由金尼阁和南怀仁等人继承和发展的“中国文化适应政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既使入华耶稣会士在华得以立足,又促使他们热衷于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工作。学者李兰琴梳理了传教士、宫廷画师艾启蒙的履历和艺术成就,指出艾启蒙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者吴伯娅指出,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作为一专多能的西洋远臣,是乾隆皇帝的国际形势咨询顾问,他积极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为汉学西传做出了一定贡献。学者黄美树认为,麦都思(1796年—1857年)是伦敦传道会在1817年进入中国场的第三个新教传教士,他是19世纪上半叶最博学的新教传教士,他对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的历史进行了评估,并对儒、释、道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肇庆学院王超杰认为,清朝初年的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和其中国助手将西班牙学者苏阿瑞兹的拉丁文国际法著作《法律及神作为立法者》译成中文,开启了国际法在华的星火传播。亚历山大米可瓦伊萨克教授(波兰波兹南亚当密兹凯维奇大学)认为,以利玛窦神父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为中国带来了西方世界的文化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认识西方的一扇窗户。而踏上利玛窦神父之路的波兰传教士卜弥格却反向传递了中国的信息,让中国的形象在欧洲从“神秘的国度”走向了“现实之所在”,从而真正让耶稣会的行动从“输出”变成了“交流”。

其次,专家们从各个历史阶段上的史实出发,梳理与探究利玛窦在中国的历史活动。万德化先生(澳门利氏学社)以利玛窦从澳门上北京的历程为线索,以翔实的史料系统刻画了利玛窦这样一位耶稣会士的肖像。汤开建教授(澳门大学历史系)从徐光启与利玛窦交游的大量史实出发,指出徐、利二人的交往在相闻、相见到交往日密以至合作译书的过程中,徐光启在地理学、天文学、几何及测量之术、水利知识、历法知识、军事科学知识等方面受到利玛窦的影响,特别是在神学方面受到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徐光启本人最终成为一个虔诚信仰基督教的天主教徒。冯锦荣教授(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根据自己近年于海外搜得明万历版刻本《乾坤体义》,对学界关于明万历版利玛窦的《乾坤体义》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论证了清《四库全书》本《乾坤体义》的谬误,认为明万历版刻本《乾坤体义》与《四库全书》本《乾坤体义》在作者(包括译者)、卷数、初刊年诸问题上皆大有不同,明万历版刻本《乾坤体义》可以上溯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较诸利氏与徐光启(1562—1633年)合译之《几何原本》(初刻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早,颇合《四库提要》所言“为西法入中国之始”。庞乃明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晚明文献中有关利玛窦名称字号之不同书写入手,对不同类型利玛窦称谓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这些称谓寓意不一,褒贬互见,体现着使用者的思想情绪和政治态度。黎玉琴教授(肇庆学院)从新发掘的史料即刘承范著《利玛窦传》出发,认为这一史料为利玛窦离肇赴韶的原因提供了新说,同时为利玛窦居肇期间的交往活动提供了新的研究依据。韶关学院学者李明山、刘翠萍、曾峥等从利玛窦在韶关的主要活动出发,认为利玛窦在韶关易僧服为儒服、翻译四书、翻译几何原本第一卷等活动是利玛窦在文化与精神意义上融入中国社会的开始,也是中西文化系统地交融与传播的开始,韶州事实上是利玛窦向内地和首都发展事业的重要跳板。此外,还有学者系统梳理了利玛窦在北京的主要活动,详尽地描述了利玛窦墓及墓碑的情况,充分肯定利玛窦为中西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以及纪念利玛窦活动的现实意义。

第三,专家们从利玛窦历史活动内容的不同侧面出发,聚焦于对利玛窦文化传播活动的评价。曾峥教授(韶关学院)研究了在数学文化传播过程中利玛窦创立的“数学传播模式”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对我国现代数学和世界数学文化发展的影响,认为利玛窦既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演绎数学理论和数学计算技术,又为欧洲输送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成就,因而利玛窦是促进中西数学文化融合发展的纽带和基石。刘树勇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认为,利玛窦将朱载堉的计算方法(即“新法密率”,这是十二等程律的数学基础)传到欧洲,影响斯台文的证明,并经欧洲学者的探索以及音乐家的努力倡导,使等程律被人们所接受。余乐诗副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以1600年利玛窦向明万历皇帝进贡的一台能自由站立式小管风琴为研究对象,指出利玛窦制造的座地管风琴不只是一种乐器或是教堂伴奏乐器,它也代表一种技术,是体现科技进步的实证,因此,利玛窦将管风琴上贡,是为了对明代君主展示西方在工业革命前最复杂的机械,这台小管风琴是中西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何凯文博士(肇庆学院)认为利玛窦是从自然哲学、生理学和医学方法论等层面与中医进行较为系统地理论交流的先驱者,利玛窦第一个将西方中古医学理论(四体液说)以及近代生理学(脑的结构和功能理论)介绍到中国。利玛窦对中西医学的交流活动影响深远。韩中谊博士(中山大学)以利玛窦的著作《天主实义》为研究中心,指出基督教儒家化策略的实施在于利玛窦是具有深厚学术素养和丰富教义体悟的知识精英,他能够运用中国经典解释的方式接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找寻儒耶契合的突破口,从而促进中国人对基督教信仰的心理认同。学者肖军认为利玛窦是从带到中国来的有关天文的器物出发来阐扬西方的传统宇宙观以及传统文化观念的,因而从传入中国的三棱镜、星盘、世界地图等器物出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研究不同文明的文化传统。学者张之燕重点分析利玛窦1596年著述的《西国记法》,追溯西方传统记忆法,在勘探明代后期中国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认为利玛窦的记忆法未能在明代后期中国繁荣起来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对理学和心学的推崇以及印刷术的繁荣贬低了记忆法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存的价值,但是利玛窦所提出的“脑主说”加速和加深了明代以降中国人对大脑和记忆的认识,因而利玛窦的《西国记法》是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并不闪亮却弥足珍贵的宝藏。

第四,对利玛窦历史活动的总体评价。梅谦立教授(中山大学)以一种批判的方式对最近学界关于利玛窦遗产的争论进行了评述,他认为关于利玛窦遗产的争论表明我们所触及到的利玛窦的境况是具有含糊性的,一方面是利玛窦给中国带来了深层的变化,但另一方面对利玛窦的评价却不相称,这显示出一种尚未解决的紧张,与中国对西方的态度有关,因而应以一种更为冷静的方式分析利玛窦的遗产。余三乐教授(北京行政学院、肇庆学院特聘教授)从中西文化的核心差异出发,认为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成功沟通中西文化是历史的偶然。李佩环博士(肇庆学院)认为,无论利玛窦来华的目的是什么,从其历史活动中不可否认他在“共享”的意义上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交往。学者刘明翰认为,利玛窦是一名人文主义者,这不仅表现在他向中国传播的西学方面,也表现在他与中国文人学者的交往中,反映在他将中国文化全方位地介绍到欧洲,0即“中学西传”之中。学者米辰峰则系统论证了包括利玛窦在内的多位传教士对更新中国文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学者朱亚非认为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但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尚不存在全面推行西学的主客观条件,因此利玛窦及其来华传教士虽在中国取得一定成功,但却难以实现他们的理想。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从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利玛窦及来华传教士的历史活动的最新成果,既有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又有对史实的深度挖掘,论题集中,但又各抒己见,精彩纷呈,不愧为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责任编辑:杨 杰)

G02

A

1009-8445(2011)01-0044-02

2010-12-15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GD10DL04)

李佩环(1975-),女,贵州安龙人,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耶稣会利玛窦中西文化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
利玛窦、德里格与钱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乐家
宗教与文化的对话
16、17世纪罗马教宗拖欠日本耶稣会年金问题
Matteo Ricci: 利玛窦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近代中国工程师教育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