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

2011-02-20 10:56吴绪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堂

吴绪红

运用多媒体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

吴绪红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取得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因此,初中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教育更注重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但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对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和应用不到位,因而出现一些问题,使学生感觉知识抽象化、教条化,课堂枯燥无味,学习没有兴趣,造成学生对思品课学习热情不高、认识不足、兴趣不浓,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对如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果作以探讨。

一、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要认真理解和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以及培养他们自学探究的能力,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改为“导”,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愿学”。所以教师课前要搜索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丰富课堂内容,才能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学、去思考、去质疑,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的本质。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把社会生活和时政热点以视频、新闻或文字的形式渗透到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热点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课堂与社会息息相通,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真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去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后达成共识,这样避免“一言堂”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又培养了以观察与探索身边的问题入手来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强化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和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进入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共同讨论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一些合乎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设置这些自然、简明、生动、有吸引力且富于变化的问题,有意识地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在严肃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抽象的理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易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卷起波澜,使课堂教学呈现高潮,调动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调动思维,才能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疑问,知识才会在思考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升华,这种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提问、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有目的、有层次地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据此,笔者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的“四步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答疑解惑—巩固提高”。“自主探究”是展示本课教学目标和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自学提纲设置的问题进行预习,主动分析问题,并发现自己的疑惑,掌握基本知识;“合作交流”是学生通过自学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提出各自的疑惑,共同讨论分析解决各自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指导个别学生,并与部分学生交流探讨;“答疑解惑”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创设典型丰富的课堂活动,每个环节活动内容的展示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提高”是教师把握好重难点、抓住问题要害,对关键问题适时和及时点拨。“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点拨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深刻认识,并通过典型的案例展示,设置问题开发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种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为辅的循序渐进的四步教学方式,确保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质疑答疑中获取知识,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创造发言和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重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心理非认知因素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心理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堂气氛的根本因素,调控好学生心理非认知因素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选择音乐、Flash、动画和图片等与教学相关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需要层次进行教学,精心设计讨论型问题,创设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满足学生期待心理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和动机。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和赞扬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荣誉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学习之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只要积极贯彻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稿件编号:P1103058

吴绪红,本科,中教二级。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多媒体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