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2011-02-28 01:48西双版纳州农经站666100陈国强
云南农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农经农村土地农业

□西双版纳州农经站 666100 陈国强

西双版纳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以南,与老挝、缅甸接壤,是我国热带森林面积保存最大的地区,自然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历史原因,我们除了对水田的耕作情况统计相对准确外,对辖区内其他农业生产资源的现状了解不清,包括对农业支柱产业橡胶、茶叶的种植面积及流转等情况都未能全面掌握,为此,州委、州政府特别强调要紧紧抓住本次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的历史机遇,加大力度,采用先进的“3S”技术,并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结合起来,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同步推进,对林地农地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全州农业、林业和农村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整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 “3S”技术

1.1RS(遥感技术)

是指从远距离高空及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光学或者电子光学(称为遥感器或波探测仪器)仪器通过接收地面反射或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该信号以图象数据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判读分析与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测、环境动态监测及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是一种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响应、传输和处理,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等宏观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RS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及军事侦察等多个领域。

1.2GIS(地理信息系统)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下,对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查询、综合分析和输出,并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的综合性技术的计算机空间信息管理系统,是分析与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等地理环境有关问题的通用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区域发展规划、公共设施管理、交通安全等领域。

1.3GPS(全球定位系统)

是一种可以定时与测距的空间交汇的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息来给出(记录)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三维坐标以及载体的运行速度,同时它还可以给出准确的时间信息,具有记录地物属性的功能。因其提供全天候实时、高精度三维位置、速度及精密的时间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空间与航天领域各类军用与民用目标的定位、导航与精密测量,尤其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地壳运动监测、资源勘测、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应用更加广泛。

2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指导农村土地承包、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登记、调处土地承包纠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建立健全农业承包合同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等。其目的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承包的基本程序是以海量的农村地块(宗地)基本信息为基础,结合农户的基本情况,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方法,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将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分配(承包)和后续管理的过程。

3 “3S”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地块(宗地)信息的采集。GPS测量相对独立,任何一点的测量均是依靠卫星信号定位的,和前后测点无关,因而没有地面通视的要求,也没有误差积累的影响。面对海量的农村地块(宗地)信息,运用GPS为基本测量工具(面积较小的宗地采用皮尺丈量,然后再取地块中心坐标和各拐点坐标),采用航线法测定相关因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采集的地块(宗地)信息全面、准确和便于核对、修改及应用,而且操作十分简单方便,只需一人携带仪器经过该地点即可,可大大提高测量的速度。宗地界限的区划认定分为村民小组宗地界限和农户宗地界限的区划认定两个层次,一般先进行村民小组宗地界限的区划认定,再进行农户宗地界限的区划认定。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GPS,测量精度不同。截止2010年8月底,全州野外确权农地72.8万宗,面积379466.67hm2,占应确权农地的99.7%。

2)内业资料的整理。将GPS采集的数据导入GIS系统,并将相关因子输入该系统,再通过核对、查缺补漏等程序,即可获得一套完整的农村土地承包基本资料。宗地勾绘图可以以其为底图,在计算机上描绘宗地界限,标注宗地内业号,选择比例尺,建立图表关联,查阅经营权证登记申请表,打印出图。宗地位置图、绘制图可以直接制作。

3)证、表、簿、册、书的处理。按照一、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的工作程序,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书、申请书、登记簿等证、表、簿、册、书的手工填写,不仅费时且容易出错。通过采用“3S”技术,结合我州自行设计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打印系统,各种证、表、簿、册、书等,均可准确、快速地打印出来,不仅实现了证、表、簿、册、书的统一、规范与完整,还杜绝了承包期间各种证书被篡改的现象。

4)经营权证书的发放。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为空间实体,它的工作过程(查询检索等)主要是通过研究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关系来进行的,当然,也可以是通过研究他们的属性来进行。它对空间数据除管理、检索外,还可进行各种运算和分析。输出形式主要是图形(各种专题图等),也可以是传统的表格、文字、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目前仍处于尝试阶段,从结果来看,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应用前景也无限广阔。通过采用“3S”技术,我们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经营权证书的打印,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的电子档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经营权证书的附图,高质量地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

5)电子数据库的建立。我们按照“高起点、高要求”的工作思路,积极引进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所有采集到的信息数字纳入微机管理,大大提高了合同管理信息的查询效率,为后期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资源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运用GIS系统,可以随时查阅任何一个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和农户的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情况、人员情况、地类情况、共有人情况等;可以准确查阅任何一个农户的承包耕地情况,包括承包地块的面积、数量、地类以及任一地块的地理坐标、海拔、图形、界限、小地名及接界人等情况。通过本次补换发证工作,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电子档案,并在应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6)解决了农村投融资难的问题。长期以来,“贷款难”一直是制约我州“三农”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补换发证后,我们在全省率先试验推广农地经济林木颁发林木所有权证的工作。农户承包经营的经济林木,因为获得了林木所有权证,便具备了贷款担保抵押及融资的有效凭证,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创业、培育产业、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4 维持应用“3S”技术的思考

1)技术设备的配置。笔者从事农经工作20余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鲜有专项经费,而要推广应用“3S”技术,必须配备GIS系统、GPS和1∶1万、1∶1.5万、1∶2.5万地形图(复印图)以及二类调查基本图、二类调查小班因子一览表、二类林区规划图、针式打印机等。这些配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凭农经部门现有的社会服务能力,尚不可盲目推广。

2)农经队伍的稳定。“3S”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由于技术含量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我州在本次补换发证期间,培训了1000余人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主要是临时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随着工作临近结尾,人员也被迫陆续解聘,而农经部门内部培训的技术人员,多数都因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赏识,同时,由于对农经机构迟迟不能参公,感觉前途渺茫,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纷纷脱离了农经部门。人员的严重流失,势必造成维持应用“3S”技术的困难。

“3S”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基础测绘、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目前,“精准农业”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就是利用“3S”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3S”技术将以其独具特色的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服务功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冯仲科,余新晓.3S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

[2]严泰来,王鹏新.遥感技术与农业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7.

[3]吕新.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9.

[4]白雪,刘国海,等.全球定位技术与精细农业 [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

猜你喜欢
农经农村土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山西农经:运用电商新模式 推进农村新发展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浅谈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及优化措施
试析对新形势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