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加固施工方法

2011-03-10 00:20赖承光
山西建筑 2011年11期
关键词:办公楼墙体基础

赖承光

有多种原因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当结构构件的可靠性鉴定评为C级或D级时,应对结构采取加固补强措施。加固补强的方法、手段和材料很多,需要根据工程结构的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尽量利用原有结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加固时必须保证后加部分与原有结构的协同作用,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某办公楼加固方案。

1 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4层砖混结构,基础为C15混凝土刚性基础,M7.5水泥砂浆一砖实砌,1层~4层M5混合砂浆一砖实砌。建筑面积1 642 m2。底层开间3.6 m,进深为6.8 m。北侧外廊悬挑1.8 m。该楼总高度为14.4 m,房屋纵向长度为46.44 m,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50 m。

2 地质条件

根据该办公楼地质勘察报告情况揭示,地层分布情况为:第①层杂填土:杂色,稍湿,土质松散,层厚0.5 m~1.3 m。第②层粘土:灰色,局部黄红色,可塑~硬可塑,粘性较好,层厚5.90 m~6.70 m,为该楼基础持力层。第③层粉质粘土:混砂砾石,可塑~硬可塑,厚0.5 m~4.6 m。厚度变化较大,总体上呈东北面薄,西南面厚。第④层残积土:含砾粘土,可塑~硬可塑,局部缺失,埋深呈东北面浅西南面深。

3 现状及原因分析

该楼西侧墙体(①轴、②轴)多处开裂,纵墙(Ⓐ轴)裂缝呈45°斜向,长约3 m,最大缝宽约10 mm。横墙裂缝呈水平向,长约3 m,最大缝宽约15 mm。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鉴定为危险构件,对整体建筑构成局部危险,应进行加固。

经分析,该楼西侧为卫生间,使用年代较久,排水系统损坏漏水浸泡地基土,造成地基软弱,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墙体开裂。要达到加固效果,必须先从排水管道修起。为保证安全,先对楼盖进行必要的支撑,再挖开原地台,重新敷设排水管道,最后对墙体和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4 墙体加固方案

由于承重墙体存在裂缝,必须对其进行加固才能保证安全性。加固时先清除原混合砂浆批挡层,清洗干净,涂刷水泥浆纵横各一道。墙体内外配双向钢筋φ6@300,并穿透墙体,配φ6@600拉筋。裂缝处加φ6@300箍筋,尺寸240×240。1∶2水泥砂浆灌缝,再用M10水泥砂浆批挡30厚(见图1)。

5 基础加固方案

由于地基长期浸水,基础周围区域的土含水量较大,需对地基进行处理。根据现场情况,拟订了三种处理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方案一:

压力灌浆加固:用钻机在基础上成孔至要加固的土层,然后用高压灌浆设备将配制好的水泥化学浆液灌入地层,通过劈裂、挤压作用,使土层与浆液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胶结,从而达到改善土体结构和性能的目的,提高土体的强度。但对于本工程条形基础下土体承受上部荷载的作用,对土层产生较大压应力,而基础外的土层所受压力较小,在灌浆过程中,水泥浆液将在小应力区扩散劈裂,难以到达基础底部,而且地基土含水量较大,加固效果不好。

方案二:

静力压桩加固:利用建筑物的承重柱重力作为反力,通过一套液(油)压设备,把预制桩分节压入土中,上下节桩接驳用预埋角铁焊接。压桩由液压控制,当压力达设计荷载并基本满足计划桩长要求时则终桩,终桩时的单桩承载力可直接从压桩设备的仪表中反映出来。终桩后将压入桩的桩头钢筋与原基础钢筋焊接,并浇筑混凝土承台与基础连为一体,从而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直接传递到坚硬土层。效果虽然好,但施工复杂,需要专门施工机械,费用高。

方案三:

用压力将碎石压入地基土内,使地基土预先挤实,使局部软弱地基得以加强,并浇筑混凝土加宽原基础,使基础从原600宽加大至900宽,地基应力从原来的180 kN减小为120 kN,从而避免不均匀沉降(见图2)。

经综合分析比较,方案三施工简便,特别适合小范围基础加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决定按方案三进行施工。

6 加固效果观测

加固施工于2008年8月结束后,又对该办公楼进行了多次沉降观测,根据一年多时间的观测,办公楼沉降处于稳定状态。累计沉降量观测值见表1。

表1 累计沉降量观测值

7 结语

对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墙体裂缝,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原因,消除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对基础的加固,要本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处理。实践证明,对该办公楼产生不均匀沉降分析和加固处理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1] 白晓红.几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J].工程力学,2007(S2):36-37.

[2] 郑永晖.采用DDC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S1):20-21.

[3] 滕智明,朱金栓.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5-66.

[4] 袁海军,姜 红.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5] JGJ 125-99-2004,危险房屋鉴定标准[S].

[6] 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猜你喜欢
办公楼墙体基础
论多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
“不等式”基础巩固
深圳移卡C4办公楼室内设计
商业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
“整式”基础巩固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SYNEGIC公司办公楼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