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制度研究热的冷思考

2011-03-18 04:45宋海沂
图书馆学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院系馆员学科

宋海沂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宋海沂 女,1973年生,馆员。

1 高校学科馆员制度推行中的问题

1.1 发展阶段不明显,模式单一

在中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是个泊来品,是在欧美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引进的,现已有100多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1]。不可否认,很多并不具备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能力或者其用户信息需求尚未达到需要学科馆员程度,或未达到需要深层次学科服务程度的高校图书馆,匆忙地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结果使学科馆员制度只是一种“摆设”,空有其名而无其实。

中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可以说是在国外学科馆员大背景及国内用户信息环境变化的双重因素下催生的,“对图书馆而言,当今最大的变化就是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2],很多高校并未考虑图书馆本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的信息需求,学科馆员匆匆“走马上任”,从诞生之日起似乎就没有考虑发展阶段问题,虽然有学者提出第一代、第二代学科馆员的概念,但“第二代学科馆员仍在形成之中,目前还只是一种雏形”[2]。从各高校图书馆已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来看,模式比较单一,且大都参照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有的图书馆没有图情教授,于是教学秘书、行政秘书或党务秘书兼任,只能起到一个联络作用,根本无法承担“图情教授”的实际作用。从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对学科馆员赋予的职责来看,大同小异,但实际实施效果却相距甚远。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背景欠缺

学科馆员专业背景障碍是学科馆员制度发展进程中必须逾越的鸿沟。有资料显示,中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平均为14人左右[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22名,清华大学图书馆14名。张玉玲等学者对湖北18所高校的学科馆员制度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湖北高校的学科馆员大多在5~8人[4];西安交通大学3名学科馆员负责13个院系;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的学科馆员实际人数为3~5名。事实上,由于中国高校本身的层次差异,学科馆员素质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清华大学学科馆员基本条件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副研究馆员,具有清华大学相关专业背景[1]。但是,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及专业背景却不容乐观。如北京工业大学现有13名学科馆员中研究馆员1名,副研究馆员3名,馆员7名,助理馆员两名;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两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6名,其中理学院的一位学科馆员所学专业为历史文献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位学科馆员所学专业为化学[5]。有关文献[4]显示:“作为学科馆员,除图书馆、情报学专业之外,您还具有其他学科的专业背景吗?”,被调查对象中回答“没有”的占72%,回答“有”的只有36%[4]。张华宝、周明等[6]学者对广东省7所有学科馆员的高校图书馆所作的调查研究中,初级职称的人员占33.9%,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者占43.5%。“隔行如隔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外行不可能准确提供专业性较强或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没有真正有学科专业背景者担任学科馆员,不能有效开展学科咨询和培训任务”[7]。

1.3 就职形式多样,绩效考核困难

我国高校学科馆员就职方式多样,“角色定位不明确”是当前高校学科馆员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全职者少,绝大部分都是兼职,基本上都是聘任馆内学历、职称较高的工作人员担任,分散于各个部门,没有固定工作场所。中国高校学科馆员是以院系为单位来划分的,其实准确来讲应该叫“院系馆员”。在就职形式中,有的采取“一对多”的形式,由1个学科馆员负责多个院系;有的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由1个学科馆员负责1个院系;有的采取大学科方式,由1个学科馆员负责1个大学科;有的为了着重发展重点学科,而将其他学科按类归纳或者就近归纳,交给1个学科馆员全权负责;很多高校图书馆是多种形式并存,如清华大学图书馆8个学科馆员“一对一”负责对口院系,5个学科馆员“一对多”负责多个院系或部门,1个学科馆员负责1个大学科;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则有“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形式,其中有1个学科馆员负责7个院系(资料来自各馆网站)。这与国外高校相比差距很大,国外高校学科馆员大都专职,以学科来划分,大多1个学科馆员负责1~2个学科,如哈佛大学,其学科45个,学科联络员则有50名[9]。由于就职形式多样化,致使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绩效考核也是困难重重。有的高校图书馆根本无绩效考核一说,基本上“无为而治”。

学科馆员没有考核任务,全凭馆员自觉行事,故而呈现“华而不实”状态;有的高校图书馆赋予学科馆员太多的希望和寄托,绩效考核脱离实际,规定1个学科馆员必须在一学期内向所服务的学科专家推送多少文献,开展多少次培训讲座,等等,结果有的学科馆员由于负责院系较多根本无法完成推送和培训任务,即使勉强完成质量也不能保证,有的学科馆员特别是专业背景与教授研究方向不一致的,无法准确提供有效信息,教授视其为“垃圾”信息也并不奇怪;有的高校图书馆由于绩效考核不明确,考核指标无法量化,兼职和专职的考核方法含糊,致使学科馆员责任心不强,学科服务开展得很不顺畅;有的学科馆员身兼数职,既承担科技查新又承担文献检索课,既负责读者用户培训又负责文献代查代检,等等,还有许多工作岗位在其他部门的兼职馆员,工作顾此失彼,不能说工作得不好,但作为一个学科馆员又不是很称职,绩效考核确实很难。

1.4 激励机制欠缺,成效不明显

“没有激励机制”也是当前中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4],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科馆员作为一种制度建设的不健全。绝大多数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馆员积极性不高。如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不仅没有定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更加没有适当的奖励机制予以配合,学科馆员的任务成为各个馆员完成岗位职责之外的“负担”[5]。这种把学科服务当成“负担”的学科馆员的比例还很高,就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而言,恐怕也不在少数。据有关高校学科馆员介绍,他们确实曾深入进行过学科服务,跟随课题组做了许多实质性工作,但到头来学科馆员本人什么也得不到。缺乏激励机制,这是中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一个实际问题。

中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推行已有20多年了,大多成效不明显,有的几乎没有成效,有的甚至出现“负成效”。有的高校图书馆一开始推行学科馆员的时候还有点学科服务工作,新鲜劲一过由于各方面原因学科服务工作就不了了之,成为“空壳”。有文献[4]对“学科馆员工作的成效”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人没作回答,还有20%的人认为“不明显”,只有28%的人认为“显著”或“比较显著”,回答“不明显”和没有回答的竟占了72%,值得深思!

2 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科馆员制度

2.1 多阶段共同发展学科馆员制度

中国高校层次不一,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之分。普通高校又包含重点大学、一般大学、民办院校等,而且各类高校,甚至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信息群体,加之各高校内外部环境、所在区域的不同,各高校可以说对学科馆员的需求层次是不一样的,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下可以采取多阶段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行学科馆员制度。

层次较高的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可利用本身资源优势,逐步由第一代学科馆员过渡到第二代学科馆员,由“院系馆员”逐步过渡到实际意义的“学科馆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馆员制度,去引领其他高校图书馆共同发展。

已推行学科馆员制度但由于诸多问题没有开展实质性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可以从现有的学科馆员中挑选几个素质较高且具有专业背景的馆员成为专职学科馆员,以几个重点院系作为突破口,深入课题组,进行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有了成效且得到院系教师的认可后,逐步在其他院系推广。

还没有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可以选择重点院系作为试点,由参考馆员作为“学科联系人”,履行美国式第一阶段的学科馆员职责,并逐步过渡到学科馆员。

2.2 多层次提高学科馆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学科馆员整体素质是加强目前中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现阶段可以采取多层次教育形式来提升学科馆员素质。

创新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其培养目标突出两点:培养跨学科领域的专才,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博士课程设置实行“学习、实践、研究”三结合模式,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外,还有专题课、讨论课、实习课等多种形式。这种教育模式以专业课、方法课、技术课为平台,为博士生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专题课、讨论课、实习课拔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博士的教育和培养是累积型与转型式发展的结合,即在现在模式下累积型发展,注重对博士跨学科的转型式培养[9]。这种培养思路值得借鉴。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学科的学科馆员最有专业基础,在1988年全国有4所大学首次正式设立了5年制医学图书情报专业,2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医学图书馆馆员[8]。这种“专业+图书情报”复合培养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注重学科馆员的再教育。现在社会瞬息万变,学科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信息快节奏,图书馆应努力为学科馆员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为他们创造再学习的机会。图书馆再教育的机会很多:外派学科馆员深造;图书情报专业的继续教育;参加图书馆联盟组织的各种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参加数据库出版商组织的培训;参加各级各类图书馆学会协会组织的培训及业务研讨会;旁听所负责院系的精品课程,等等。这样,学科馆员不仅能提高学历,而且能接受图情及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科馆员整体素质。

“因校而异”地引进人才。实力强的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引进高层次复合型图书情报学方面高端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以此带动学科馆员工作方式及服务体系、服务理念的创新;实力较弱的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时也应注重向复合型人才倾斜,用优惠政策来吸引并留住人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时,应注重图书情报学专业与其他专业如传播学、心理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外语等专业人才的兼收并蓄。

2.3 多举措提高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准确定位学科馆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给学科馆员准确定位,冠以真正“名份”,仍以兼职形式存在,让学科馆员名正言顺,协调学科馆员工作与所在部门工作的矛盾,使工作目标与职责明确,所以,中国高校特色学科馆员制度有待创新,设立专职学科馆员职位应是当务之急。对专职学科馆员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专人司专职,建立专项绩效考核制度,能强有力地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提高积极性。

提升学科馆员地位。有资料显示,国外招聘一个优秀学科馆员需经过许多程序,其过程需3~9个月的时间[10],选拔条件及素质要求很高,但工作待遇和工资收入也较其他工作职位高,他们工作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受人尊重。对所负责学科的所有工作都能按时高质量独立完成。而国内高校学科馆员地位比较低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图书馆素来留不住素质较高的学科馆员,也直接导致了学科服务成效不佳。

建立激励机制。如果有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保障,高校学科馆员乃至其他岗位人员是会勇于挑战这个职位的,也能激发学科馆员的潜能,使之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从事学科服务。

2.4 多途径提升学科服务成效

以需求引导服务。当今,用户信息环境日新月异,信息需求不断变化,形式多样,层次不一,图书馆必须因应变化,保持对用户需求变化的高度敏感,动态适应用户需求,提高学科服务成效。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学科馆员主要有4种服务模式[11]:“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协作模式、“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专职学科馆员直接负责模式以及高素质馆员兼职模式。大多数高校采用“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这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内部人员综合能力不强所决定的,是现阶段我国学科馆员制度还不够成熟条件下的有效方式,但这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信息环境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应“因时而变”,也应“因馆而异”,以用户实际需求带动服务模式的创新。新一代学科馆员的重要意义在于体现泛在图书馆、图书馆2.0和服务泛在化的新的服务模式和机制。机制不仅可以激发用户更多更高的需求,而且也将促使图书馆业务布局的调整和服务模式的转型[5]。

3 结束语

我国目前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有2629所(见《中国高等学校大全2007》),可以说,各所高校都需要科研,程度不等地都需要学科馆员的存在。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该如何适应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体现应有价值,且富有成效,应进行深刻思考。在探索中应不断吸取国外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先进理念,在软、硬件上加大投入,真正作为一项制度来建设,并逐步完善。

[1]周敬治,石秀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8(5):83-86.

[2]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68.

[3]冯东.中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设置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8(3):57-61.

[4]张玉玲等.高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的探讨——对湖北省部分高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4):62-65.

[5]李春梅,李丽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再探讨——以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210-212.

[6]张华宝,周明.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8(5):29-31.

[7]李杨琳,纪晓平.“211”重点大学学科馆员状况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7(1):39-40,52.

[8]冯东.中美一流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2):113-116.

[9]王知津等.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与培养:美国模式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82-91.

[10]张沙丽.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J].图书情报工作,2008(2):1-19,27.

[11]徐晓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22.

猜你喜欢
院系馆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