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与潜在风险

2011-03-18 06:28朱一红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杭州3100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服务

●朱一红(浙江树人大学 图书馆,杭州 310015)

1 走近“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这个浪漫的名词是Google公司在2006年在推出“Google101”计划时正式提出来的,其核心理念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IT领域最令人关注的话题。

1.1 云计算概念

对于云计算,各大云计算供应商各有各的描述,总计不下20种,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2009年12月,云计算安全联盟(CSA——Cloud Security Alliance)发布的新版的《云安全指南》v2.1是这样描述的:云计算(或云)是一个演化中的词汇,它描述了很多现有的计算技术和方法朝不同方向的发展。云将应用和信息资源与底层的用以交付它们的基础设施和机制分开。具体地说,云描述了由“资源池”化的计算、网络、信息和存储等组成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基础设施等的使用。这些组件可以迅速策划、置备、部署和退役,并且可以迅速扩充或缩减,提供按需的、效用计算类的分配和消费模式。[1]这使得用户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1.2 云计算的特点

(1)超强的计算能力。云计算可以通过数万甚至百万台普通计算机联合为用户服务。(2) 虚拟化技术。这是云计算最强调的特点,包括资源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3) 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4) 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5) 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6)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可以按需购买;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7)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2]

2 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1 国外图书馆的云计算应用

与商用相比,国外图书馆的应用步伐相对较慢,但也有不少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已在尝试使用云服务。如俄亥俄州图书馆与信息合作网(OhioLINK)接受Amazon的云计算服务,由Amazon托管一小部分数字公共资源;华盛顿哥伦比亚区公共图书馆使用Amazon的弹性计算云(EC2) 服务托管它们的网站,并使用亚马逊的S3服务备份图书馆集成系统;东肯塔基大学图书馆使用GoogleDoes收集网站表格,并用GoogleAnaIytics来收集网站、图书馆目录以及博客的数据;位于科罗拉多州甘尼森的东部州立大学ELibrary使用Google’s App Engine,让用户在Google的基础架构上运行网络应用程序。[3]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作为在图书馆中应用云计算的先行者率先于2008年5月与Google公司签订协议,实现数据互换,由Google提供Worldcat电子图书链接,借助Google图书计划扫描的数字全文和搜索技术,用户可以轻松寻找到喜欢的图书,并通过World-Cat的链接,又可以轻松地定位到有该图书的图书馆位置。依靠OCLC WorldCat资源共享网络,用户可以搜索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170多个国家数万所一流成员图书馆中的15亿多条馆藏数据。[4]2009年初,OCLC又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了WorldCatMobile测试版程序,允许用户通过PDA或智能手机上的网络应用程序搜索、查找附近图书馆的图书和其他资料,实现了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图书馆馆藏。目前已可以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荷兰使用。7月,OCLC启动WorldCatLocal快速启动计划,从而使成员图书馆能够率先开始使用,WorldCat.org作为OCLCFirstSearch服务界面,通过统一的搜索框提供对NetLibrary电子图书、Electronic CollectionsOnline电子期刊、OCLC FirstSearch数据库、ArchiveGrid档案馆藏和CAMIO(CatalogofArtMuseum ImagesOnline) 的综合访问。同时,OCLC为WorldCatLocal增强了全面搜索功能,用户可从任何位置搜索所有书面、电子和许可使用的内容。[5]OCLC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会员制组织,以数以万计的图书馆会员为后盾,利用多年苦心经营起来的数据基础和组织技巧开启了图书馆进入“云时代”的大门,必将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2.2 国内图书馆的云计算尝试

国内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猛,中国云经营软件领军企业北京讯鸟软件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实施“云计算战略”。其花费一年时间自主研发的云计算产品“启通宝”已正式推向市场,现有客户已近1000家,座位规模已达1万多个。国内首个云计算应用的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也与江苏省丁岗镇正式签约落地。[6]国内SaaS软件服务运营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也与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正式签订了2009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南京建立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世纪互联于2009年初推出的CloudEx产品线将包括完整的互联网主机服务“CloudEx ComputingService”,基于在线存储虚拟化的“CloudExStorageService”,供个人及企业进行互联网云端备份的数据保全服务等等全系列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中国移动研究院在云计算的探索方面起步较早,则已经完成了云计算中心试验。与此相比,国内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进程相对缓慢,基本上还处于理论探讨的层面上。即便是从1998年开始建设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到目前也只是完成了基本框架,向用户提供云服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在被公认为是云计算应用元年的2009年,国内的图书馆界对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在北京、上海2008年举办OCLC中国会员培训研讨会的基础上,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地相继多次召开了以“云计算与图书馆”为主题的研讨活动。2009年10月,杭州市图书馆正式与OCLC签约,成为全国首家(图书馆界) OCLC管理性会员,并将50年发展历史积累的所有书目数据向全世界开放。同时杭州图书馆向OCLC购买了4个项目,通过其中两个系列数据库,读者可以查询到世界上14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2000所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及信息机构的馆藏资源。[7]

3 云计算在图书馆应用的优点

云计算的种类很多,其中至少有3朵“云”会飘进图书馆,它们是:(1)“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提供按需使用的虚拟服务器,例如Amazon的EC2);(2)Web服务或称“平台作为服务”(PaaS),提供API或开发平台供客户在云中创建自己的应用;(3)软件作为服务(SaaS),例如Salesforce.com的CRM软件。这些“云”的到来,将会给图书馆带来重大转折。

3.1 突破信息资源的共享局限

目前由于图书资源相对独立,数据之间的差异以及接口等问题的限制,馆际之间的数据基本不能相通,最多只能在同一系统、相同接口的少量馆际之间实现互通,因此极大限制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直接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能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云计算模式,相关图书馆就可以运用大量系统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基础设施,共同构筑信息共享空间,实时获取其他图书馆的资料,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3.2 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图书馆为保证各项业务的正常展开,每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馆内的计算机、服务器、应用软件等终端进行经常性维护、升级和更新。而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要求很低,相关的硬件及运行维护由更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云”的另一端完成。因此,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不必再为图书馆相关的软、硬件的维护及升级问题担忧;对于图书馆而言,再无需配备庞大的机房设施,既减少了相关设施维护及升级所需经费,也省去了图书馆留不住专业IT人才的烦恼。

3.3 方便快捷,以用户为中心

在传统服务模式中,图书馆总是以一个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出现。在云计算模式下图书馆往往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云计算的使用者,接受云服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最便利的方式从“云”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或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也是云服务的开发者、提供者,通过对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的整合,利用各类公共云,实现不同“云”之间的互操作,向读者提供服务。

3.4 信息更新快捷

云计算的超大规模和云数据库的海量存储决定了信息的更新速度,相互合作的图书馆能及时把新的信息和资料传输到数据库,云数据库每天都会增加大量新的信息和资料。除此之外,在云计算模式下,除像传统数字图书馆一样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外,还可以用手机、PDA等设备自由获取信息资源,让用户及时得到相关的最新信息和资料。

3.5 挣脱自动化系统供应商的约束,自由更换和转移云数据

图书馆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库存放在自由选择的“云”中,还可以自由更换和转移云数据,摆脱目前数字图书馆受自动化系统制约的困境。

4 云计算在图书馆应用中的潜在风险

尽管在图书馆中应用云计算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潜在的问题也非常多,尤以缺乏数据处理和安全实践的标准最受关注。根据IT专家网的调查显示,41.91%的被调查者认为安全问题是用户使用云计算的最大障碍。[8]

4.1 数据安全

云安全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数据的保密性。2009年10月,微软的Danger发生重大断线事件,造成大规模资料毁损,许多T-Mobile Sidekick使用者无法访问他们的日历、通讯录和其他重要资料。因为Sidekick几乎将所有资料存在云端,非设备本身,导致大部分用户资料无法恢复。[9]这也许只是个例,但由于云计算将业务数据全部交付到云提供商手中,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数据到底存储在什么地方,一旦数据中心的失误导致数据丢失,对用户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抛开云计算本身的安全隐患不说,云计算系统肯定会成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目标,虽然各云计算供应商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手段来保证“云”的安全,著名的卡巴斯基、趋势科技、NOD32,还有国内的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厂商也已进入云计算杀毒领域,力挺云计算采用以快制快的方法强压病毒,[10]但谁也不能保证100%的安全。更何况现在的黑客通过对手中“肉鸡”的统一管理,以及对现有公共云计算的“渗透”,将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计算资源,从而拥有更有利的“攻击手段”。一旦数据库被病毒或黑客“绑架”,其后果不堪设想。

4.2 知识产权问题

云计算技术的实施,使得人们多年“资源共享”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但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与使用非云计算的同样服务相比,使用云计算服务更有可能使自己陷入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之中。图书馆在购买云服务以后,需将数据交付于“云”,由云计算企业托管,除了以往在数据资源加工、处理、整合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侵权问题以外,更多的是在数据库的存放、传输、使用的过程中,云计算企业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各样的名义对数据进行整合、挖掘以及由于各类数据性质的差异和各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不同所产生的大量侵权问题而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

4.3 标准问题

统一开放的标准对于云计算发展应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009年3月由IBM公司发起,包括IBM、AMD、EMC、Sun、SAP、VMWare等数十家在业内知名的芯片、存储、虚拟化、软件厂商和组织,共同签署了一份“开放云计算宣言”,为开放云计算制订若干原则,以保证未来云计算的互操作性。但是,宣言却受到了推出Azure平台的微软、以EC2(弹性计算云) 而出名的Amazon(亚马逊)、GoogleApps风头正劲的Google和Salesforce等云计算巨头的抵制,这些公司拒绝签署该宣言。这也使得期望能够把自己的数据和应用程序从一个云计算服务无缝迁移到另一个服务的用户愿望暂时落空。

4.4 隐私问题

社交网站MySpace已经开始向第三方机构出售用户数据,MySpace出售的数据是用户在网站上的活动记录与账户相关信息,这包括了博文发布、地点、图片、评论以及好友间的状态更新等信息。[11]云计算中的数据不再是你自己的数据,而是别人的数据,在你与云服务供应商的签订的服务协议中甚至都可能没有保证数据安全的条款。更为糟糕的是当隐私涉及法律问题时,将数据存储到其他供应商系统上的人都可能无法受到法律保护。

4.5 系统的运行安全问题

网络系统的安全同样不可小视,而且网络系统的安全并不是能由云计算供应商所完全掌控的。就如Google、亚马逊和微软三大云计算巨头,虽曾屡次信誓旦旦地宣称能够保证高达99.99%的可靠性与安全,但其服务系统都曾出现了问题:2008年7月Amazon S3服务曾断网6小时;[12]2009年 2月,Google Gmail邮箱爆发的全球性故障,使服务中断时间长达4小时[13];同年3月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停止运行约22个小时,[14]使大量的用户蒙受巨大损失。

4.6 其他问题

云计算供应商的强势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因各云计算厂商标准的不同,相互之间的云数据不能自由转移,这就给了云供应商以“数据”挟持用户甚至整个社会的机会;另外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用户是保密的,但是对于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而言,确实毫无秘密可言。除此之外,云服务中对用户的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甚至云供应商兼并、倒闭等问题都会给云计算应用带来潜在风险。

5 结语

尽管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还有诸多的问题等待IT和整个图书馆业界的人们去研究解决,相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服务标准、运行安全等核心问题终将得以解决,云计算技术将会给整个图书馆界带来巨大的变革,图书馆也终将会在“云端漫步”。

[1]云安全联盟.云计算关键领域安全指南[EB/OL].[2009-10-17].http://www.cloudsecurityalliance.org/guidance/csaguide-cn.v2.1.pdf.

[2]中国信息产业网.云计算的特点[EB/OL].[2010-03-12].http://www.cnii.com.cn/wlw/content/2010-03/12/content_549393.htm.

[3]张文华,等.云计算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障碍 [EB/OL].[2010-04-24].http://csxy.vip.qikan.com/article.aspx?titleid=tsqb20100711.

[4] OCLCNewsReleases.OCLC and Google to exchange data,link digitized books toWorldCat[EB/OL].[2008-05-09].http://www.oclc.org/asiapacific/zhcn/news/re leases/200811.htm.

[5] OCLCNewsReleases OCLCannouncesstrategy tomove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s to Web scale[EB/OL].[2009-04-23].http://www.oclc.org/asiapacific/en/news/releases/200927.htm.

[6]中国新闻网.讯鸟布局“云计算发展战略”[EB/OL].[2010-02-24].http://www.chinanews.com.cn/it/ititxw/news/2010/02-24/2135209.shtml.

[7]杭州网杭州图书馆成为全国首家(图书馆界)OCLC管理性会员[EB/OL].[2009-10-16].http://hznews.hangzhou.com.cn/wenti/content/2009-10/16/content_2830990.htm.

[8]IT专家网虚拟化子站安全问题未了你敢用虚拟化吗?[EB/OL].[2010-05-21].http://virtualization.ctocio.com.cn/anquan/.

[9]51Testing微软云计算遭质疑Sidekick断线资料毁损谁来买单?[EB/OL].[2009-10-16].http://www.51testing.com/html/74/n-170374.html.

[10]IT168云计算安全厂商力挺云计算以快制快强压病毒 [EB/OL].[2009-10-02].http://cloud.it168.com/a2009/0930/753/000000753231.shtml.

[11]eNET硅谷动力MySpace向第三方出售用户数据惹隐私争议 [EB/OL].[2010-03-18].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0/0318/A20100318626862.shtml.

[12]中电网.商刊:云计算将如何改变世界[EB/OL].[2008-08-06].http://www.chinaecnet.com/New IC/newsview.asp?cat=1&id=75255&dTitle=gen.

[13]中华硕博网.谷歌Gmail故障赔偿每位付费用户2.05美元 [EB/OL].[2009-03-17].http://news.china-b.com/itdt/20090317/931334_1.html.

[14]新浪网.科技时代微软云计算平台Azure中止服务 22小时 [EB/OL].[2009-03-17].http://tech.sina.com.cn/it/2009-03-17/12462916390.s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用户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