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舞狮运动职业化生存现状与启示

2011-03-18 21:33
体育科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狮队黄飞鸿龙狮

蔡 莉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广东广州 510500)

我国舞狮运动职业化生存现状与启示

蔡 莉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广东广州 510500)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舞狮运动职业化生存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狮舞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受到了各方的重视,舞狮运动的生存状况有所改观,舞狮技术难度与观赏性也大大提高,出现了一些蜚声海内外的舞狮团,为他们商业化演出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以职业化的标准衡量,舞狮运动发展之路还很漫长。狮舞的职业化生存必须解决资金短缺、观赏性不强、传人匮乏、盈利能力不强以及舞狮队伍的美誉度不高等问题。

舞狮;职业化;生存

2011年6月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规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迎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狮舞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受到了各方的重视,舞狮运动的生存状况有所改观。但如果以职业化的标准衡量,舞狮运动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对狮舞的职业化生存状况进行研究,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我国北狮运动职业化生存状况

1.1 河北沧州舞狮运动

沧州多年以来被誉为“狮城”,每到逢年过节、集日庙会、文体活动,在沧州的城乡几乎随处可见学狮、练狮、舞狮的人群。据不完全统计,沧州有各种舞狮团队五六百个,有近万人参与舞狮运动。沧州人舞狮不仅有悠久的传统,但又不甘拘泥于常规俗套,舞狮人不断探索新的表演元素和表演形式,将武术、杂技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沧州狮舞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也出现了沧县南小营狮舞队、刘吉狮舞队等蜚声中外的舞狮队伍。

刘吉舞狮团是一支专业的北狮表演团。1980年,黄递铺乡刘吉村村民尹少山创建了刘吉舞狮团。多年来,他们在表演中不断创新,把武术和杂技动作技巧融入了舞狮之中,先后编创出“立体直转”“蹬椅戏逗”“叠狮抖威”及“下山探宝”等近二十个高难度动作,并着意加强了打击乐的节奏感和铿锵力度,以充分展示雄狮的威武刚劲。2003年10月,刘吉舞狮团获得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金奖和“中华北狮王”称号,还荣获了第十届群星奖金奖、全国舞狮精英赛金奖及全国民间艺术大赛民间绝技金奖等诸多奖项。他们的演出市场也十分广阔,仅2007年就演出了500多场,观众达50万人次,经济收入也比较可观。

刘吉舞狮团自筹资金创办了舞狮传习所,向社会各界免费传授舞狮技艺,已培养近千名舞狮专业人才。2010年2月,刘吉舞狮团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全国最大的业余舞狮团体。为使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刘吉舞狮团创新观念,调整思路,开拓国外市场,扩大经营范围。目前,刘吉舞狮团已享誉中外,多次赴韩国、法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演出。在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远赴法国巴黎为奥运圣火传递助威,向法国人民展示了狮舞文化的魅力。

1.2 河北徐水舞狮运动

徐水狮舞被誉为北方狮舞流派发祥地之一,以其深厚古朴的艺术风格和精彩绝伦的技术动作,成为了民间表演艺术的瑰宝。为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0世纪50年代狮舞团曾荣获得罗马尼亚世界第四届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在东欧、朝鲜等国家的访问演出中表现优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徐水舞狮表演上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表演的主要特点是刻画狮子的温顺可爱的神态,展示狮子休息和嬉戏时的场景,如搔痒、打滚、舔毛、抖毛等动作。“武狮”则表现狮子勇猛的气势,展示其捕食、搏斗等得场景,如跳跃、登高、跌扑、踩球、腾转、钻火圈等。建国以来,舞狮团将“文狮”与“武狮”的技艺精华有机地糅合,做到了刚柔并济。精湛的表演动作,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同时,又寓意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善良本质。北京奥运会上,作为体育展示团队中惟一一支纯粹的农民团队,徐水县北里村舞狮团在各个比赛场馆向各国运动员、观众和前来观战的各国家元首献上了精彩的舞狮表演,一展徐水舞狮的风采。

2 我国南狮运动职业化生存状况

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又名醒狮,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1984年,南海县体育局南海区成立武术龙狮协会,这是我国首个龙狮协会,这是我国民间龙狮运动规范化发展的起点。之前,南海民间龙狮主要是强身健体,为村民们提供娱乐,没有竞赛概念。有了规则以后,南海县开始组织龙狮队比赛,提升龙狮表演水平,扩大龙狮运动的群众基础。龙狮队员有了充分的表演舞台,喜欢的人也越来越多,南海大部分村都有自己的龙狮队,大大小小的狮队合起来超过3 000支。按每个狮队20个队员计算,近6万名南海人会舞狮。狮队以民间风俗和传统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形式,逐渐成为南海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而黄飞鸿中联武术龙狮协会是这其中最为耀眼的一支。

黄飞鸿中联武术龙狮协会前身是南海武协龙狮团,该团在1998年改名为黄飞鸿龙狮团,直接原因是西樵山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成立了,他们周六、周日到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驻场表演,这可以说是狮队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雏形。以前,为各类喜庆活动演出是南狮艺人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这类活动大多集中在重要节日,狮队多是临时组建,基本处于业余状态。而当时黄飞鸿龙狮团的成员因为有了狮艺武术馆的支持,有了固定收入。不过,当时狮队不过是业余爱好者的小打小闹,20多名成员中有学生、农民、老板。他们白天各忙各的,到了晚上才聚在一起练习。在1997年至1998年间,他们先后获得“回归杯国际狮王之王争霸赛”冠军、香港“世界功夫群英会”金牌等殊荣,逐步有了名气,邀约也越来越多。上至政府活动,下到大小店面开张,都会请醒狮队表演,再加上西樵山旅游管理局每年给的40万元经费,狮队成员觉得无法两头兼顾,想走职业化发展道路。

1999年,黄飞鸿龙狮团与中联电缆联姻,成为业内首个走职业化发展道路的龙狮队。1999年,中联电缆集团将龙狮队员收编,提供固定工资和食宿,一般的队员每个月可以领到1 000元左右的工资,骨干的工资会高一些。与中联电缆合作10年,该狮队一直不需要为经费担心,因为按照目前的管理模式,狮队队员做好了训练、表演、比赛等工作,等到30多岁,就可以按照自己意愿由公司安排合适的职位,免除队员的后顾之忧。黄飞鸿龙狮团由此成为一支专业的龙狮团队。该团曾多次参加国际和全国性的重大比赛,频频在国内外获奖,并赢得“世界狮王”的美誉,为当地龙狮文化树立起了国际品牌。中联武术龙狮团,有国际教练5名,国际级裁判5名,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级专业代表队。该团队在近年参加马来西亚、泰国、比利时、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赛事中屡获金牌,多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肯定和表彰。2003年,“黄飞鸿中联”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授予中国龙狮运动训练基地、中国龙舟协会训练基地。2003年2月,被广东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广东省武术协会授予广东省武术训练基地。

3 舞狮运动职业化生存面临的困难与启示

3.1 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在黄飞鸿狮队冠名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团后,东莞、佛山、深圳、中山都先后冒出了一些试图走职业化道路的龙狮团队,而有部分龙狮团队在运行数年或几个月时间后,职业化发展不了了之。究其原因,资金问题依然是困扰龙狮俱乐部生存的首要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依靠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才能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据了解,目前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有70多名专职人员,每年的工资支出,参加各种比赛的费用,基地道具和场地的维护和修理费用,共需500万元左右。狮队在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驻场表演的年收入是40万元,尽管作为明星狮队,外出表演和节日采青收费比一般的民间狮队要贵上一半,但一年下来总收入也就100多万元。而代表地方政府参加全国或世界性的龙狮赛事,政府会有一些奖金,但扣除参赛费,所剩并不多,很多国际性大赛,都没设奖金。计算下来,余下来的资金缺口就需要狮队的老板补贴。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正是充分利用了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资金渠道才顺利解决了资金筹措的难题。

3.2 以竞赛活动为杠杆不断提高观赏性

随着舞狮运动竞赛形式多样化和竞赛技术难度的提高,昔日传统的民间舞狮表演习俗,已演变成为极富观赏性的竞赛表演活动。1996年,国家体育总局,首次制定了舞狮竞赛规则。1997年12月,第一届全国舞狮比赛在广州成功举办,制定了《中国舞狮竞赛规则》,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国际舞狮比赛,舞狮运动也成为农民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国际上,马来西亚、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美国等地,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性的醒狮大赛,比如马来西亚举行的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已成为舞狮运动品牌赛事。通过各级各类的比赛,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舞狮队伍,舞狮技术难度与观赏性也大大提高,舞狮运动的生命力日益增强,也为舞狮团队的职业化生存奠定了基础。

3.3 与学校体育相结合解决传人问题

舞狮是一项带有杂技技巧难度的运动,习练的过程很艰苦,一旦出错还可能受伤害。现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学习舞狮。舞狮作为民俗活动表演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民俗活动也在慢慢减少,舞狮也不再是民俗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总体来看,舞狮运动的群众基础日趋薄弱。舞狮运动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在广大青少年中扎下根来。要想做到这一点,舞狮运动就必须走进校园,和学校文体活动紧密结合。我国各级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已经开展了舞狮运动,利用学校体育的平台来推广舞狮运动,2003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落户中南大学。相当数量的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将舞狮运动列入学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和参与了舞狮活动。部分高校的舞狮代表队经过专业训练,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荣誉。舞狮成为很多学校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舞狮运动具备一定的危险性,这就要求在学校开展舞狮运动一定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一方面,通过对舞狮技术动作改革,增强动作的艺术感,降低动作难度,使舞狮运动成为广大学生都适宜参与的运动;另一方面,在组织开展舞狮运动竞赛活动时,必须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措施的周密性,务必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3.4 与旅游、文艺市场结合提高盈利能力

自古以来,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现在舞龙舞狮也成为各种节日庆典、旅游节等集会活动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以河北沧州刘吉舞狮团为例,他们经常参加各种高级别高层次的表演,2008年8月8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前大型演出。200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了60周年大型联欢晚会。2010年5月12日,在上海世博会参加了河北省文化周的大型演出。除了作为大型庆典活动的招牌节目,有些地方还举办了舞龙舞狮的专题旅游节。如2006年9月,甘肃省嘉峪关市举办了国际舞狮舞龙旅游节,旅游节以“巨龙与雄狮共舞,丝路与长城同行”为主题,海内外共11支舞狮舞龙队参赛,参赛项目包括南狮、北狮及舞龙表演。该活动的目的在于弘扬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提高甘肃和嘉峪关旅游的知名度,促进甘肃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5 加强管理提高舞狮队伍的美誉度

舞狮、舞龙、耍花灯,本是节日期间给人添喜的传统民间活动,可在很多地方,这些活动正在“变味”——舞狮队成了乞讨队,唢呐与鼓乐声盖不住要钱声。他们身着鲜艳的服装,一路吹打着挨门上户,说几句祝愿的话或送一幅吉祥字符,然后就等着店家给钱,不给就不走。许多店主不堪侵扰,有的发觉这类队伍来了就临时关门。这一现象引发了市民的议论和不满,同时,对于舞狮运动的品牌和美誉度造成了伤害。自古以来,老百姓都有为舞狮舞龙师傅封“利是”的习惯,对于这一习俗很难全面禁止。可是任由这一习俗恶性发展,甚至变成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强讨强要”,这就势必违背开展舞狮运动的初衷,这就必然会伤害舞狮运动的美誉度。因此,必须对舞狮队伍加强管理。可以通过行业自律、道德教育甚至是法律手段杜绝通过舞狮运动实施敲诈勒索等丑恶现象的出现,确保舞狮运动弘扬民俗文化的目标不受玷污。

3.6 要注意维持标准化和多样性的平衡

狮子和龙、凤凰、麒麟等图腾动物一样,成为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的灵瑞之兽,象征着吉祥如意,舞狮活动中寄托着人们求吉纳福和驱邪避灾的美好愿望。舞狮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大江南北、庙堂集会庆典以及节日庆祝等活动都可以见到欢腾的狮影。各地的舞狮也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舞狮大的风格流派可分为南北狮,南狮注重观赏性,风格较为惊险雄奇,在表演中具有较多的高难度技术动作,狮子的神态彪悍凶猛;北狮表演注重神态,表演过程中有更多的情感交流,狮子娇憨可爱,一般以嬉闹玩耍为表演内容,表演风格比较轻松活泼。南北狮流派之中,还分了很多亚种,如同为南狮,福建的舞狮和广东的舞狮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舞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河北徐水舞狮、山西省襄汾县天塔舞狮、浙江省临海市黄沙狮子、广东醒狮。此外,狮子假型在制作材料、颜色搭配、扎制方法以及等方面很多的差异。正是因为舞狮运动的多样性特点,使得狮舞运动成为民俗运动大花园中绚丽多彩的奇葩。在舞狮的现代化发展中,各种舞狮技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再加上各种比赛的举办,原来独自发展的舞狮运动在同一个竞技平台上竞争,使舞狮运动在很多方面有趋同的倾向。这就带来一种危险性,在追求标准化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异彩纷呈的舞狮运动迈向千人一面的窘境。因此,必须主要维持舞狮运动标准化发展和多样性特色之间的平衡。

4 结束语

舞狮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受到了各方的重视,舞狮运动的生存状况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蜚声海内外的舞狮团,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舞狮队伍,舞狮技术难度与观赏性也大大提高,为他们商业化演出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以职业化的标准衡量,舞狮运动发展之路还很漫长。舞狮的职业化生存必须解决如下问题: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以竞赛活动为杠杆不断提高观赏性;与学校体育相结合解决传人匮乏问题;与旅游、文艺市场结合提高盈利能力;加强管理提高舞狮队伍的美誉度。

[1]解乒乒.从舞狮运动的概念、特点与功能探讨现代舞狮运动的发展现状[J].湖北体育科技,2007(5):353.

[2]宁人.复活的“非遗”——刘吉舞狮[J].当代人,2010(6):24.

[3]邓伟杰.盛世舞狮贺升平[J].中华武术,2005(3):13.

[4]谢明川,苏若可.黄飞鸿与醒狮及其21世纪的动态展望——兼论武术与舞狮的完美结合[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24.

[5]常生良,胡建忠.论舞狮对大众体育的意义[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119-120.

[6]王鸣骏.析我国舞狮运动的社会特性和价值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52-54.

The Actuality and Inspiration on Professionalism of Lion Dance in Our Country

CAI Li
(Department of Wushu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Based on the documentations and logic studies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ism of Lion Dance in our country,the author found that:as the firs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protection of Lion Dance lays on an important place,and the existent statement has become better than before.At the same time,some famous Lion Dance team appeared because of their difficulty performance,and they made a good found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market.But if we measured in the standard of professionalism,there is still a long distance to go.If we want to develop the professionalism of Lion Dance better,we should solve those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money,lack of talented person,how to profit more and how to raise the popularity.

Lion Dance;professionalism;existence

G 852.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7413(2011)06-0008-04

2011-10-15

蔡莉(1972—),女,湖北襄樊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责任编辑 江国平]

猜你喜欢
狮队黄飞鸿龙狮
广东地区龙狮队发展SWOT分析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黄飞鸿电影神化了
传播学视角下高校龙狮运动的开展策略①
贵州省高校龙狮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