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陶行知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1-03-20 12:48蒋红芳
文教资料 2011年23期
关键词:陶行知原则理论

蒋红芳

(无锡市八士中学,江苏 无锡 214192)

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大教育家,他立足中国国情,承衍传统美德,深入探索教育规律,提出了富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浓郁的人文精神,具有实践意义、思想理论意义和借鉴创新意义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陶行知理论,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

(一)一个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二)三大原理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第二基本原理。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三)七大原则

分别是:1.实践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前进性原则;4.全民性原则;5.终生性原则;6.创造性原则;7.全面性原则。

以上简要介绍了陶行知理论的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项原则。从这些教育理念上,不难看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历史遗产的批判和继承。“生活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当下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更要充分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并将之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让理论为教学实践来服务。

文学作品是历史的反映,是生活画卷的描摹。它体现着作者关于人世、社会的形象思考,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在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感受,可以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体验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人文素养的陶冶,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感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欲望。例如在阅读《阿Q正传》时,让学生充分挖掘作品中的隐含内容。比如在阿Q的悲剧命运里,就有道不尽的“思想”:中国国民性的痼疾;辛亥革命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对辛亥革命时期历史面貌的描绘,农村各阶层状况的分析;农民革命的必然性和盲目性;阿Q形象的触及灵魂的作用;作家思想家的睿智、人道的情怀和爱国的赤诚,等等。学生通过挖掘阿Q的思想内涵,能够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了解旧中国人民苦难的人生。同时,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活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应结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导学生去寻求知识,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在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一是以疑激趣。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激发起学生自学和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关键字眼,并反复推敲,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二是以境引趣。只有带学生进入课文所营造的境界中,才能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在教学《再别康桥》《荷塘月色》《秋夜》等文章时,可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描绘的情境,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以读生趣。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才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可采用“以读激情,语音传情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以一种最佳的自学心境来品词品句,真正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会作者情感。

在教学中要把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一是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阅读教学生活化,时而经常地为学生创设一种语文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在应用中提高。二是增加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但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事。阅读实施要靠学生去完成,阅读的效果要通过学生接受的情况来检验。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阅读成果产生于有兴趣的阅读过程中,读到一定的程度就自然而然产生,必有顿悟,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育的阶段,青春年少,对未知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渴望通过阅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人生。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就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切实认识到“读书好”,认真选择“读好书”,从而循序渐进地“好读书”。

陶行知提出要把教育推到生活的边际,把生活提高到教育的水平,要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要“培养责任感、荣誉感及与他人分享共识的迫切愿望”。现代教育实际上就是要通过现代生活的教育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寻求人生的意义,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有良好教养的人;学会自处,学会与人相处,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宽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束缚学生的思想,而应大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

总而言之,教育教学皆无定法。本文探讨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求真求实求创造”的现代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为培养学生成为 “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1]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九五”教育规划课题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2]尤亚东,张炳生.陶行知德育理论的时代特征及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2006.7.

猜你喜欢
陶行知原则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