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意义的微观和宏观体现方式
——两篇英语议论文对比个案分析

2011-03-25 03:35朱东华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韵律人际议论文

朱东华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评价意义的微观和宏观体现方式
——两篇英语议论文对比个案分析

朱东华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依据评价理论,以微观层面的评价词汇和宏观结构的评价韵律模式为切入点,采用定性方法对比分析两篇高低分英语议论评价意义实现的异同。分析发现,低分作文由于态度定位和介入定位不当使得语篇缺乏作者与读者进行人际互动的良好效果。在宏观结构中,各韵律模式的交互补充运用是高分作文的主题构建和评价意义实现的特征。

评价理论;英语议论文;评价韵律模式;人际互动

一、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每个语篇都是将概念、人际和谋篇功能汇集在一起组合而成。语篇中人际功能涉及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如何使用语言表达对世界的态度和观点。评价意义是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语篇意义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拉波夫认为评价是叙事中表明叙事主旨的一系列特征,评价即用来表明为什么那些事情和事件是值得叙述的东西[1]。在议论文语篇中作者对所叙之事的态度和立场就构成了评价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二语议论文中作者评价意义的构建 (如:向平、肖德法:2009;赵卫临、卫乃兴:2010)[2],这些研究主要采用语料库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价资源进行探讨。Gill(2000)[3]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和基于语境的语篇分析虽然在研究语言方面指向两个不同方向,其实二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存在潜在的互补性。由此可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对语篇分析具有相同的研究意义。国外学者Lee[4]曾经基于评价理论对本族语和二语学生的议论文进行定性比较分析。但是,目前国内鲜有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学生二语议论文中的评价性语言进行定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将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探讨在具体语境中,两篇高低分英语议论文的评价意义在微观层面和宏观结构上体现方式的异同。

二、理论框架

(一)Martin的评价理论

Thompson&Hunston[5]将评价界定为作者/说话者对命题或实体的感情、观点、态度或态势的表达。评价功能分为三种:(1)识解(construe)文化价值和语篇中的实体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2)识解写作人和读者之间的关系;(3)组织篇章。它的功能表明,评价涉及人类对事件、人或物的认知活动,这就使其成为一个复杂的心智现象,因此很难从哲学的高度概括其本质。语言学家关注的则是语言层面评价意义的实现方式。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语言中的评价现象,所使用的研究术语也有不同。本文沿用“评价”(appraisal),它是Martin等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框架内部拓展起来的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框架。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关注的是语篇中各种协商态度、主体间性和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的传达[6]。评价语言资源的不同使其分为三个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态度系统是评价系统的核心,其它两个系统从评价介入方式和语气表达的强弱上服务于态度系统。态度系统可以次化为三个维度:判定(指对人的行为的肯定和否定意义的评价)、鉴别(指对产品和过程的评价)和情感(指对人、物、事件的带有感情色彩的作者情感表达)。态度系统可以通过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等词汇体现。介入系统属于主体间性资源,体现作者人际互动关系。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声音”表达作者的评价。作者即可以自己直接表达评价,也可以邀请他人的“声音”进来给予间接评价,加强评价效果。这两种方式分别被称为单声和多声。在多声系统下,介入意义包括否认(disclaim)、声明(proclaim)、引发(entertain)和归因(attribute)。介入资源主要通过运用引用、报告、承认某种可能、否定、反驳、确认而实现。级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可以进一步划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语势指可分级的态度力度,有强势(raise)和弱势(lower)两种类型。级差体现形式包括强化成分、比较成分、最高级词素、重复和各种字系和音系特征。例如使用强化词汇loathe for,really dislike等[7]。评价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对词汇层面评价意义的讨论,因此本文将基于上述理论在微观层面对议论文中评价词汇和短语进行探讨。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宏观结构上评价意义实现的韵律模式。

(二)评价意义的韵律模式

Martin&White[10]指出韵律模式对语篇的评价意义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在于韵律模式在宏观结构层面弥补了微观层面上的词汇和小句评价方式。可以说微观层面和宏观结构的评价手段共同构筑语篇的评价意义。评价意义的韵律模式通过不同类型的韵律模式得以实现。Martin&White[10]将评价意义实现的不同韵律模式分为三类:饱和型韵律模式、增强型韵律模式和主导型韵律模式。我们将在下文中逐一介绍。

1.饱和型韵律模式(saturating prosody)

在饱和型的韵律模式中,评价意义的实现是机会型的,韵律一有机会就会出现来构建语篇的意义[11]。这种机会实现方式类似于元音在音系学中和谐作用。请见图1,例句中咒骂语的情态表达在句中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渗透于小句中呈累加效果,属于饱和韵律特征。

图1 饱和型韵律模式

2.增强型韵律模式(intensifying prosody)

Martin&White[10]认为在增强型韵律模式中,评价意义的体现涉及态度的增强。韵律效果被描述为音响的音量增高、轰动效应更大,使评价在整个语篇中回响。韵律模式可以通过各种重复手段及修饰、感叹、最高级形式体现。请见例子:

例1:Awesome!Awesome!Awesome!Awesome!It’s very worth buying.Oh did I say that it’s awesome!Thank you.Stevie ray!

例子中歌手Stevie ray的“粉丝”在Amazon网站评价新专辑时,“Awesome”一词被重复使用5次,这种用词方式也是“粉丝”们有意与专栏评论家区分的评价策略。同时,感叹语气和修饰词“very”的配合使用使评价意义得到不断加强,这就体现了评价意义的增强韵律模式。

通过物联网网关CPX-IoT,可为Festo每个元件预配置用户界面,实现额外个性化定制。用户界面通过浏览器查看,包括图表和流量灯。每种应用程序窗口各司其职,一目了然,包括用户界面组件和用于能耗监控和预防维护的图表以及用于过程和整体设备有效性改善的关键绩效指标。状态监控解决方案改善了错误诊断和故障识别,为能耗提供了透明度,以图表形式清晰地显示信息,并提供历史数据。

3.主导型韵律模式(dominating prosody)

在主导型模式中,韵律的体现与其辖下的其他意义相关。评价意义不仅在局部得到实现,而且它对更大的一段语篇产生影响,主导辖域内评价意义的韵律。由图2可知,主导型小句 “Are you absolutely sure…”的评价意义主导着辖域内语篇的人际意义取向。

图2 主导型韵律模式

此外,类似的韵律效果可以通过人际意义与信息流的波峰联系获得。正如在人际功能中,主谓态度的识解是依赖于其后的述谓获得。因此,感叹句、句首的评论附加语和语气加强的Wh-问句同样能承载主导型韵律评价功能。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评价的实现往往是韵律性的,它分布贯穿于小句,并超越小句与句子界限。这三种韵律模式在语篇内相互补充、共同谱写评价的韵律特征。从评价韵律模式的功能看,语篇中的韵律实现方式赋予了评价的组篇功能[12]。此外,我们认为从认知维度看,韵律特征同时具有突显功能。话语者正是通过种种评价韵律突显态度与观点,取得评价效果。下文将结合评价理论及其评价韵律特征分析比较两篇英语议论文的微观和宏观结构的评价方式异同。

三、语篇评价意义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所用两篇议论文是抽取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大学生120篇作文,题目为Education as a lifelong process。这120篇作文都有作文得分,每篇作文分别由三名专业评分员按语言、内容和篇章组织分项打分,相加后得出每篇文章的总分。每篇文章按此步骤由三名评分员分别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这篇作文的最终得分。经检测,三名评分员的评分一致性为90%以上。因此,我们认为所得的作文成绩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下文讨论的第一篇作文为高分作文,第二篇作文为低分作文。限于篇幅,我们只完整地提供作文的第一、二、三段,其余段落仅保留第一句,以尽量呈现作文的内容和评价取向。

(一)高分作文评价意义的体现手段

请看下面高分作文,该作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是提出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段)是分段说明,第三部分(即第五段)是总结。

(1)Some people view [介入:多声]education simply as going to school or college,or as a means to secure a good job.(2)However[介入:对立],I hold the opinion[介入:单声:弃言]that education is and should be [级差:强势]a lifelong process because education assists [判定:+能力]people to learn about the ever changing society,nurture their virtues and help[判定:+能力]maintain excellent [判定:+能力] relations with others during their whole life.

(3)Education assists[判定:+能力]people to get informed about[判定:+能力]the ever changing society during their life time. (4)The surrounding society is changing all the time, especially when reach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描述性事实陈述]. (5)New things will crop up[鉴别:-反应]almost all the time,and without education,people will become entirely perplexed[鉴别:-反应]and feel lost[情感:-忧虑].(6)For instance,many old people have to learn [判定:-能力]about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in order not to lag behind[情感:-不安全] the society.(7)Education,or a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is sense helps[判定:+能力]people to catch up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8)Moreover,education aids[判定:+能力] people to nurture virtues during their whole life.(9)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s is not a short process[判定:-合适性]of five or ten years merely. (10)On the contrary,it needs a person's whole life[判定:+坚韧性]with the purpose to cultivate good virtues [鉴别:+反应],people need to resort to a lifelong education for help[判定:+坚韧性].(11)They may learn[级差:弱势]from the virtues of others.

(12)In addition, education can help people maintain excellent relations [判定:+能力]with others during their whole life by shar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ith others and seeking help from others when necessary.

(13)In general,education is a lifelong process….

依据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笔者对作文的评价语言资源(包括词汇或小句)进行梳理,分析了作者围绕主题思想的表达所使用各系统语言评价资源的具体情况(请见作文中方括号内的标注)。接下来将首先分析评价意义在微观层面的体现方式。

Martin&White[10]认为,介入资源打开了语篇的多声空间,为作者提供调整协商话语的资源,使其在与读者积极地互动中构建自己的态度立场。从介入系统看,作文第一段第一句以“Some people view…”的句子呈现出相反意见者对教育的片面观点。作者借助第三方观点打开语篇的多声空间,邀请它声进来共同建立人际互动的对话语境。所谓对话语境表明作者/说话者对话立场的语义资源,共同反应语篇内部不同社会立场之间的互动或协商过程(唐丽萍,2005:134)。之后,紧接着作者以转折词“However”来否定第三方的观点,并通过投射句“I hold the opinion that education is and should be a lifelong process because…”声明自己的观点:教育是而且应该是终身学习过程。这样,作者开始与潜在持反面观点的人或读者展开一轮协商或辩论。该句中动词“hold”强调了作者对命题的坚定态度;表示级差的强势语气的情态动词“should be”以更强的力量增强作者的观点。这种显性命令语气使作者话语带上权威性,让语句显得较主观,反应了评价本身包含着作者/说话者的某种态度和思想意识的特点。

在态度系统上,高分作文作者在第一、二、三、四段频繁使用多种形式的判定动词“help, assist,aid”唤醒读者对终生教育的积极认识,力图劝服读者接受主题观点。此外,具有肯定意义的判定词汇或短语:“good virtue,excellent relations, importance”被用来共同支持主题思想,从多个角度对教育的终生性作了积极肯定。在态度系统的情感维度中,作者对不参与终生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进行假设时,运用了情感维度词汇或短语表达,如第5句中perplex和feel lost反应出作者对不能参与终生教育的人的担忧情感。第6句同样表达作者无奈和不安的负面情绪。这些评价资源围绕主题而展开,起着解释、发展和支持主题的作用。透过它们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建立态度立场,如何感染读者,使其接受观点的过程。

下面将考察该论文的宏观结构评价特征。具体分析如下,在文章的开头,虽然作者表达相反观点者对教育的片面看法。然而,紧接着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终生教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简要地述明三个原因:教育能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培养品行和促进人际间良好的交往。这样作者确定了整个语篇的评价取向。表达该主题思想的句子“I hold the opinion…”起到宏观主题的作用,并且统辖了后面篇章意义的发展。因此,从整个语篇的宏观结构上看,评价韵律属于主导型。

从段落间的韵律特征来看,语篇的宏观主题在第二、三、四段中观点论述部分得到不断的呼应和加强,评价意义呈现出增强型韵律特征。首先,从第二段主题句:“education assists people to get information about…”开始,作者就围绕主题阐述支持终生教育的三个原因。尤其到第三、四段,段首分别以表示递进意义的程度副词 “Moreover和In addition”增强主题的观点,明显地将篇章韵律推向高潮。与此同时,作者的观点被步步突显,围绕主题的评价将语篇连贯成整体。最后,在第五段,以副词短语“In general”引导的句子来重复第一段的主题作为结尾。这样随着韵律的海浪渐渐消退之时再次向读者表明作者对终生教育的立场和观点,完成了的评价韵律的增强模式。

此外,在语篇局部的评价意义中还呈现出主导型和饱和型韵律互补的特征。比如,在第9和10句,否定词“not”的出现主导了辖域内的评价意义,体现作者的论点,即教育不只是几年的过程,而是人们品德修养的终生目标,因而该句属于主导型韵律特征。在第二段第4、5句中作者在说明社会的快速变化时,一有机会就用了与“ever changing society…”具有同样含义的概念表达该部分的主题, 例如有:“surrounding society is changing all the tim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new things will crop up all the time,…changing world”等。类似的韵律特征还出现在第四段,作者为了表述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交际时,使用了相同的概念意义表达:shar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eeking help,exchange views,maintain good attachment。这些概念意义一有机会出现在评价的地方,体现了饱和型评价意义的特点。

通过分析可知,高分议论文作者通过灵活交互运用富于韵律特征的三种评价模式共同构建语篇的评价意义,韵律模式表现出明显的累积加强和相互补充特征。

(二)低分作文的评价意义体现手段

请看下面低分作文,该作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是提出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段)是分段说明,第三部分(既第四段)是总结。

(1)In my opinion,education should be[介入:宣称]a life-long process,much more[级差:强势] than a mean to secure good jobs[介入:否定].

(2)The function ofeducation isto teachpeople skills which can make them survive[判定:+能力]in the world. (3)As the world changes day after day during our life,the skills of surviving also change correspondently[描述性事实陈述].(4)As people move from one field to another field, the skills also changes[描述性事实陈述]because skills of surviving is so changeable[描述性事实陈述],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urvival skills must be[级差:强势]a gradually and continuous process.(5)As a result,education is a life-long process.

(6)If we go deeper, education is a way of self-fulfillment[情感:+安全].(7)People want to receive education because they want to secure their life by learning more about life.(8)People all hold this belief that only[介入:+否定]after they know the rules of life,they can control their own destiny and achieve self-fulfillment finally. (9)But the variety and complexity [鉴别:-组成]of life itself and the uncertainty [情感:-安全]of rules in life makes this process quite difficult[判定:-坚韧性] and rather long,longer than people's life most of the time.(10)Only[介入:否定]very few people could understand the real rule of life during their life time.(11)They were called great philosophers.

(12)Education is a life-long process because life itself is a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从介入系统看,开篇第一句作者就表明态度:终身教育应该是终身过程而不仅是找到好工作的保障手段。然而与高分作文不同之处在于,低分作文未能打开多声空间让更多的“声音”进来参与人际互动的关系。根据Liao&Chen[13]对汉英写作教材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本族语写作教材比中国写作教材更强调展示反对方的意见的训练要求。从此点可以看出,高分作文作者由于受到英语写作思维训练,已具有英语写作思维的倾向;而低分作文作者仍然受到母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作者将态度立场过度归因于第三方“people”的声音,如第4、7和8句使用:“People move….,people want…,people all hold…”来概括部分可能存在的现象或观点,这使语篇显得比较教条化,缺乏作者个人的观点,自然无法达到与读者互动,表明观点的效果。此外,在第三段中,作者通过句子“Only very few people could understand…”提出这样的观点:只有少数人理解生活的真理,这些人就是伟大的哲学家。句中介入收缩的词汇“only”使得作者的判定态度过于绝对化,并未给读者留有协商的空间,自然很难让读者接受。低分作者类似的表达还有,如:附着于句子 8中:“People all hold this belief that only after they know the rules of life…”的 all和only。

从态度系统看,与高分作文相比,低分作文中由于多数句子属于描述性的事实陈述,因此承载评价意义句子较少。此外,中性词汇,如3、4句中“change,changeable”多次使用,未能在分段说明中明确表达作者对“世界变化”的肯定或否定态度。因此,作者的态度立场未能得到有力的论述。在情感维度上,低分作者未能向读者传达某种情感倾向,使作文缺少说服读者的感染力。根据唐丽萍[14]对语篇的评价分析,态度定位和介入定位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潜在读者的人际控制。上述分析发现低分作文由于态度定位和介入定位不当使得语篇缺乏与读者进行良好的人际互动效果。

从宏观结构中体现评价意义的韵律模式看,低分作者在第1句开宗明义地肯定了终身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语篇评价取向,同样起到宏观主题的作用。在接下来的论证中,宏观主题在第三、四段部分得到呼应。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评价意义的体现基本属于主导型韵律模式。遗憾的是,(1)开篇部分未能扼要提出终身教育必要性的原因,无法为后面的论证起到提前预设,步步突显主题,主导后面语篇的作用。(2)在第二段首句,作者提出教育的功能是传授给人们生存技能的论点。然而,后面的论证偏离了论点,却指向技能的更新需求性。因此从该段结构来看,未呈现评价的韵律模式。(3)在论文的第三段首句提出终身教育是一种自我充实的观点,然而,在后面的论述中,描述性事实陈述较多,各小句之间的逻辑不清,结构上未能清晰呈现递进式的增强效果。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低分作文实现评价意义的韵律模式之间的互补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影响了论文说服力。

四、启示

本文尝试以两篇高低分议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议论文语篇评价意义的定性分析,证实了评价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对语篇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评价策略,让学生达到运用语言在结构、内容和风格上体现语篇主题,真正体会语言在语篇各个层面发挥着呈现观点、构建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的作用[15],最终真正实现语篇评价意义对观点构建的作用。

[1] 胡壮麟,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1.

[2] 向平,德法.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介入资源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22-26.

[3] GILL R. Discourseanalysis[M]//BAUER M W,GASKELL G.Qualitative Researching:With Text,Image and Sound.London:Sage,2000:235-236.

[4] LEE S H.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es of argumentative/persuasive essays from an 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J].Text&Talk(2):239-270.

[5]THOMPSON G,HUNSTON S.Evaluation:An introduction [M]//HUNSTON S,THOMPSON G.Evaluatio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367-369.

[6] WHITE P R R.Appraisal Outline[EB/OL].[2001-11-12]. http://www.grammatics.com/appraisal/AppraisalKeyReference.html.

[7] 张德禄,刘世铸.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423-427.

[8]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 M I M.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Cassell,1999:258.

[9]MARTIN J R,ROSE D.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07:256-257.

[10] MARTIN J R,WHITE P R 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Palgrave,2005:168.

[11] 常晨光.评价意义的韵律性特征[M]//李国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1-19.

[12] 张大群.评价的组篇功能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语教学,2010(2):1-5.

[13] LIAO Mingtzu,CHEN Chinghung.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A Composition of L1 Composition Textbook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10(4):695-721.

[14] 唐丽萍.批判性跨文化阅读的主体间性评价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4.

[15] 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1-14.

Demonstration of Micro and Macro Appraisals——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Essays

ZHU Dong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China)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ppraisal Theory,compares the evaluative ways of two argumentative essays with high and low m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exis on the micro level and prosodic modal on macro level.The qualitative analyses found that the inappropriate position of attitude and engagement in the low mark essay makes the essay lack of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and the high mark essay is characterized with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prosodic modals.

Appraisal Theory;English argumentative essay,prosodic modal;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H315

A

1009-8445(2011)01-0032-06

(责任编辑:杜云南)

2010-09-15

朱东华(1975-),女,广东肇庆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韵律人际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春天的韵律
搞好人际『弱』关系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
韵律之美——小黄村
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