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促进扩大社会就业

2011-03-29 07:17王东峰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年1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王东峰

社会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市场化的就业形式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我国社会就业压力有所加大,而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新阶段继续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为扩大社会就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扩大社会就业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第一,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容量相对较大,逐步成为扩大就业新的增长点。第二,非公有制企业创业相对比较容易,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就业的多样性需求。第三,非公有制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不断地创新可以带动更多的社会就业。第四,非公有制企业示范效应相对较强,极易形成高度聚集的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第五,非公有制企业用工机制相对灵活,对求职者具有较强吸引力。第六,个体私营企业具有就业和经营合二为一的特征,人民群众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兴办个体工商业,就自然实现了就业,就业空间无限。

当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为扩大社会就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和提升。

1.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创造大量机会以扩大社会就业。要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条件,切实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真正实现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改变一些行业故哟有一股独大的现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两部人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这是增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扩大社会就业的必然选择。

2.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结构,提高就业容量以扩大社会就业。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结构,形成开辟新岗化与促进多就业良性循环,是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是帮助传统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增加社会就业。可以通过帮助粗放型企业进行改造,走集约式增长的道路。因地制宜,根据中场需求和实际条件,尽快做强做大农副产品、化工、电子通讯、冶金建材、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服装鞋帽等行业,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鼓励更多的求职者转变观念,到非公有制企业就职。二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扶持农产品深力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地方特色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以此带动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产业向城镇合理聚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实现一般农产品向品牌农产品、常规农业向精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跨越。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二是扶持社区传统服务业,扩大就业岗位。政府应从资金、工商、税收等优惠政策人手,加大扶持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协调金融部门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等举措,积极为社区中小个体私营服务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扶持。对从事利区居民服务业的人员要进一步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四是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带动配套型中小企业发展。总之,优化非公有制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要有利于扩大就业,而不能以裁减就业岗位为代价来求得产业升级。对于就业容量大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政府应加大扶持,促其扩大发展规模。

3.引导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以扩大社会就业。当前,根据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就业出现的新趋势,对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可以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立足于扩大就业容量,采取产业梯度转移等途径,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度高的城镇、农村,办连锁店,开分公司,延伸发展空间而非公有制企业相对薄弱的地区,首先要立足于就业方式的多样性,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二产业转移广开门路,要注重引导上规模企业把发展触角伸向第三产业,多兴办一些就业准入门槛低的服务业,以便为城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切实为扩大社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市场的主体、创业的主体、投资的主体、创新的主体,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是生机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对现阶段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有的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引导还较弱。三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四是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市场氛围还不够浓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氛围还需进一步优化。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制约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也影响了国家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切实为扩大社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

1.进一步增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上,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窬。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要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工作,始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对非公有制经济“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一足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国家明确提出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应当逐步完善信贷、用地、税收、能源供应等相关配套政策,打破符种过严、过死的限制和阻碍,为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一些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新兴服务业提供便利。要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完善扶持政策。从完善和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入手,在制定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时,既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合理性,又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还应当进一步细化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及一些原则性规定,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平等地位,享受相同的权利,遵守相同的规则,承担相同的责任。三是注重政策的落实。要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从加强政策联动性人手,形成分工合作、部门联动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切实保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3.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中介服务机制。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二是建立健全创业服务机制。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七兵、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等各类人员创办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支持建立创业服务机构,鼓励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二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机制。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非公有制业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四是建立和完善经营者人才市场机制。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势在必行,尤其是适应规模较大企业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需要建立完善经营者人才市场,特别是在选人用人、分配报酬、规范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五是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有关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备案等手续。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

4.进一步大力营造全民创业、自主创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和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积极引导全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倡导自主创业精神,强化自主创业意识,全而落实自主创业举措。推动形成鼓励支持干事创业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全民创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
以思想观念大转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