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听那冷雨》看余光中的散文大家风范

2011-03-31 10:26郭晓阳陈
关键词:冷雨余光中乡愁

郭晓阳陈 虹

(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 高职基础部,江苏 常州 213149; 2.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 艺术信息系,江苏 常州 213149)

从《听听那冷雨》看余光中的散文大家风范

郭晓阳1陈 虹2

(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 高职基础部,江苏 常州 213149; 2.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 艺术信息系,江苏 常州 213149)

余光中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既体现了古风飘袂,又呈现出今韵恣肆,风格独特。浓浓的乡愁凭借着雨的推力而自由挥洒,语言简洁而富有“诗化”的韵味,多活用文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追求唯美,感情充沛,呈现出一派现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散文艺术

一、任情思自由流淌

文以载道是我国散文写作的传统指导思想,余光中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浓厚的乡愁情结,按常理写这类表达乡愁的文章大都会沿着时间序列,描述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走以事件串起乡愁的表达路子。韩愈的《祭十二郎》就是一篇典范文,通过主人公参与相关事件的阐述、描写,让所发生事件的意义与作家心中想表达的义理相吻合,吻合的最高境界是作家想表达的义理即“载道”不露痕迹,以此完成文以载道的使命。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表达乡愁没有因循守旧,首先,通篇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承载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一些忽隐忽现的轮廓暗示贯穿全文,家住台北,在台北的厦门街观雨,思绪飞扬到大陆;也到过美国丹佛山,那里的雨倒有了画一般的别样的感觉;思绪再回到大陆那块对雨的记忆,从春雨绵绵到秋雨潇潇,夹杂着儿时的童真,夹杂着大自然的清新;然后,思绪回到现实,“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唯有“听听那冷雨”。其次,我们也找不到一个事件参与对象,尽管文章涉及到古今中外,涉及到作者一世人生,通篇却只有作者自己对着雨景自言自语。虽然文章描写听雨的历程跨度极大,但由于没有把这个历程放在一个时间序列中,又缺乏事件空间的包裹,因而,读完文章后几乎感觉不到“实”的事件,只存在“虚”的自由流淌的情思。掩卷遐思,这雨,不正是这自由流淌着的情思吗?古往今来,不正是这绵绵春雨和潇潇秋雨带给了人间、带给所有性情中人或欢乐或忧愁的人生体验吗?浓浓的乡愁在这里凭借着这大自然的雨的推力,自由挥洒到了人间。《听听那冷雨》不是凭着人情世故来载道,而是凭着大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和谐通道来载道,是闪耀着新时代美的光芒的载道方式。开山水田园诗派的鼻祖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寄情于大自然;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因官场无常转而信佛而寄情于大自然,在他们的诗文中,笔端都是奔着大自然而去的,诗人自己的情思都被隐逸在了对那些山山水水和田园风光的描述中了。但到了余光中这里,既不需要“为五斗米折腰”,也不需要参禅信佛,历史已经发展到了诗人无需隐逸情思的时代,大自然对于新时代的诗人来说,早已经成为可以尽兴寄情、尽情讴歌的人类伴侣。余光中慧眼放胆,抓住大自然的雨,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听雨、看雨、嗅雨、闻雨、舔雨、扎扎实实地把冷雨肆虐矫情了一番。此文一出,海内外刮目相看,足见出诗人对当下文学形式的把握有极高的悟性。

二、尽显传统文化底蕴

关于如何继承前人的文化传统,余光中有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个作家讲来,把握中华文化的把手,应该就是中文。无论政治怎么改变,无论形态如何差异,中文,美丽而悠久的中文,是结合所有中国人心灵的一条长河。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用中文来写作,都负有重大的一个任务,要把中文写好,不要让李杜的中文到我们手里沦落为过分西化,或者太生硬,或者太繁琐的一种语文。”余光中有深厚的国文功底,而且又精通数门外语,因此文学创作的起点很高,对创作的文化价值有着自觉的哲学追求。文化价值最终要落实到语言生成上来,“文言的简洁浑成,西语的井然条理,口语的亲切自然”,纳入“白话文的新秩序,形成一种富于弹性的多元文体”。余光中在写作中自觉地实践着自己的创作主张,只要落笔行文,总是立足于文言、西语、口语三元最佳一体化的语言生成方式。“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这段开头,有文言的简洁对称,有口语的朗朗上口,也有西语的层次分明,读起来很有一种“诗化”的韵味。语言的推陈出新,是余光中散文独领风骚之处。

当然,意蕴厚重的关键还在于活用文言,因为我国的文化典籍绝大部分是以文言文形式保留下来的,尤其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江南的雨,特别是寄予愁思绵绵的冷雨,历史上感受最深切的莫过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曲“声声慢”如诉如泣,梧桐更兼细雨,将点点滴滴的情愁播撒到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坎里。余光中在化用李清照的词时,充分运用了我国古典诗歌各种修辞手段,对偶、排比、双声叠韵、拟人等一锅端出来,形成一种与李清照古典含蓄迥然有别的现代恣肆汪洋风格,创造性地大大扩展了寄愁情于冷雨这一词境。

《听听那冷雨》虽然描写的也就是江南常见的雨景,但诗人结合苍凉厚重的历史来听雨、感悟雨,则文章韵味也跟着厚重而悠长了起来。“绕你多少豪情侠义,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从少年到白头,作者化用古典诗句创设了一种飘逸的听雨意境,为听雨增加了空灵的禅意美感。通篇行文中,化用古典美文、美句俯拾皆是,读文如读诗读画,时时处处皆有境,这样的散文其厚重自不待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余光中散文具有大家风范的根基所在。

三、打通美感写美文

梁实秋曾评价余光中说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听听那冷雨》中描述的雨,声色光影,纵横交织,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犹善用叠字,刻意创造出“诗化”的散句“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而且时不时地搞一点谐音辞格,增加遐想,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山”“伞”借喻,把台湾和大陆的听雨人联系了起来,放大了乡愁诗情。

关于写作中的唯美倾向,从来就没有少过争议。我国文论历来推崇文品的价值取向,即文章蕴含着的美学趣旨有高下、美丑、雅俗之分,也就是文章创造的美学境界或诗的意境有高下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又与作家人品人格的高下连在一起。这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偏移了这种价值取向,文章写得再美,也难入大家之列。作为现代散文大家,如同画家、音乐家、雕塑家、舞蹈家、戏剧家等所有艺术大家成长一样,总是要有一个成名成家的基础平台,跃上这个平台才具备成名成家的资格。以往这个资格就是指各门类艺术的基本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在高度重视生存环境的今天,学会尊重大自然,掌握讴歌大自然的艺术表达基本功,已成为新时代对艺术家的基本要求。对现代散文大家来说,其基本功扎实与否,要看能否凭语言描述,推陈出新地创造出情景交融新模式、新意境。仅此还不够,还必须持之以恒地等待,等待历史机遇的到来,当一种全民族热切盼望的情感升腾起的时候,散文家要以敏锐的洞察力、以最具有时代特征的表达方式捕捉住这种情感,果断地宣泄出来,那么,散文大家就突颖而出了。鲁迅之后,华语世界的散文家走过一拨又一拨,余光中值得庆幸的是,现代散文表达基本功和抒发乡愁的历史机遇两项他全占了。

[1]郭澄.余光中散文的美学追求[J].文史哲,2002(5).

[2]李军.余光中散文中的意识流谋篇艺术[J].当代文坛,2003(4).

[3]丁晨.余光中散文独特的语体美[J].美与时代,2006(7).

I207.67

A

1673-1395(2011)05-0008-02

2011-03-18

郭晓阳(1979-),男,江苏武进人,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冷雨余光中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相见欢·无聊独自彷徨
九月的乡愁
卜算子·清明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立冬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