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2011-04-01 10:45于海英王福青刘晓彬倪劲松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五谷六味地黄聚糖

于海英 刘 畅 王福青 徐 琳 刘晓彬 倪劲松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00)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科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1〕。为了解几丁聚糖联用五谷王与甲壳质联用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联合用药方式治疗,监测各项主要生化指标并进行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发病年龄32~69岁,分两大组,第一组男性30例,女性30例;第二组男性45例,女性15例。病史最短者为初诊,最长者为3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口渴、舌质嫩红、苔少或薄、手心烦热、腰痛、下肢酸软、疲劳乏力、脉细数等症状。此次就诊前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的患者57例,服用过其他降糖药治疗的患者63例。

1.2 治疗方法 第一组采用几丁聚糖联用五谷王治疗方案。几丁聚糖 (脱乙酰度≥85%),0.15 g/粒,饭前30 min服用,早、中、晚各1次。第1~2周每次2粒,第3~4周每次3粒,第2个月每次4粒,第3、4个月每次5粒,第5个月每次4粒,以后维持此剂量继续治疗。五谷王胶囊,0.25 g/粒,饭后30 min温服,早、中、晚各1次,第1~2周每次2粒,第3~4周每次3粒,第2个月每次4粒,以后维持此剂量继续服用。第二组采用甲壳质联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方案。饭前30 min服用甲壳质胶囊 (脱乙酰度≥85%),0.15 g/粒,早、中、晚各1次。第1~2周每次2粒,第3~4周每次3粒,第2个月每次4粒,第3个月每次5粒,以后可维持此剂量。基本药方组成:生熟地各30 g,山药15 g,山萸肉15 g,泽泻10 g,芸苓10 g,丹皮10 g,若小便混浊加车前子、黄柏、白术;若舌苔黄加黄柏、知母;若疲劳乏力、下肢酸软加麦冬、五味子。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次,饭后温服。两大组联合用药期间均停用其他降糖药物,需规律生活,适当运动,控制饮食,戒烟戒酒,调整心态。每周严格到指定医院测定各项主要生化指标。

2 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到第6个月时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各项生化指标显著改善,尿糖均为阴性,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几丁聚糖联用五谷王治疗组FPG<7.0 mmol/L 26例,FPG<6.0 mmol/L 29例,无效者5例,总疗效达90.9%;甲壳质联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组FPG<7.0 mmol/L 30例,FPG<6.0 mmol/L 26例,无效者4例,总疗效达93.3%。见表1。

表1 120例糖尿病患者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前后主要生化指标比较(mmol/L,±s,n=60)

表1 120例糖尿病患者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前后主要生化指标比较(mmol/L,±s,n=60)

与治疗前比较:1)P<0.01

组别 FPG 餐后2 h 血糖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几丁聚糖联用五谷王 治疗前 8.06±1.58 10.95±3.48 1.01±0.35 3.51±0.59 8.04±1.89 2.02±0.63治疗后 6.92±1.211) 8.83±2.481) 1.21±0.34 2.84±0.78 6.67±0.66 1.43±0.31甲壳质联用六味地黄汤 治疗前 7.98±1.99 11.01±3.47 0.98±0.26 3.49±0.68 8.12±2.01 2.21±0.32治疗后 6.75±1.691) 8.81±2.551)1.17±0.29 2.72±0.66 7.19±0.89 1.61±0.25

3 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全球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2〕。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液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这一系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从中医学角度看,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证范畴,本病起因与情志不舒、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轻重主次,分为上、中、下三消,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渴而小便数有膏者为下消,病变脏腑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而以肾最为关键,故治疗上应标本兼治,以滋阴固肾为主〔3〕。

1823年法国科学家Odier发现甲壳质是生物外壳的组成成分之一,音译为几丁质。1859年法国化学家Rouget将几丁质置于高浓度氢氧化物溶液中加热,经此处理后可溶于有机酸。1894年安波索拉将Rouget得到的此物质命名为chitosan,即几丁聚糖〔4〕。几丁聚糖与酸反应生成盐类,在人体内可中和多余的酸而改善酸性体质,进而创造一个不易生病的内环境。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特别是体内糖酵解增强,导致体液呈酸性甚至发生酸中毒。几丁聚糖分子中含有碱性基团,进入人体后能使体液pH值向碱性方向移动,提高了胰岛素的利用率〔5〕。几丁聚糖的分解产物引起全身副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使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增加,进一步改善了体液的酸碱平衡〔6〕。研究表明,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其独特成分苦荞黄酮能够有效地预防、调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被称为五谷杂粮之王〔7〕。五谷王胶囊中富含的苦荞黄酮具有抗“胰岛素抵抗因子”的显著作用,也具有调节血糖的明显功效。

本着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本文采用几丁聚糖联用五谷王与甲壳质联用六味地黄汤这两种联合用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主要生化指标改善明显,尤以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均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有不同程度提高,推断甲壳质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可能有提高HDL的作用。在整个治疗期间120例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此方法服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尤其是对HDL的作用机制更应引起特别关注。

1 于海英.EGF/Gastrin联合应用对实验性1型糖尿病大鼠胰岛PDX-1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硕士论文,2009.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87.

3 司维柯.中国现代临床疾病诊疗与控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30.

4 Jeno YJ,Kim SK.Preparation of chitin an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foods〔J〕.Food Rev Ⅰntern,2000;16(2):159-76.

5 李瑞捷.21世纪保健视点——几丁聚糖〔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

6 武贵新,严 翊,冯炜权.壳聚糖对无氧训练大鼠糖代谢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2;22(1):91-3.

7 朱 瑞,高南南,陈建民.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7-9.

猜你喜欢
五谷六味地黄聚糖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谷益生”聚五谷 速食餐味道鲜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创意五谷画
创意五谷画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大寒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