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2011-04-01 19:57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流芳幼儿园邹红霞
成才 2011年10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想象动作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流芳幼儿园 邹红霞

幼儿园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流芳幼儿园 邹红霞

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音乐感悟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发展音乐的记忆能力。幼儿园开展启示教学活动必须讲求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一、做好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工作

选择恰当的音乐欣赏材料是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好的音乐欣赏材料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选材不当很可能导致幼儿情绪低落、兴趣不高,从而影响音乐欣赏活动的效果。音乐欣赏的材料主要包括音乐作品和辅助材料两个方面。

1.音乐作品的选择

为幼儿选者音乐欣赏的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和接受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听赏特点来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

(1)小班音乐作品的选择。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生活经验缺乏,对于音乐的要素、性质等了解少,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爱想象与模仿。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情节、有角色、艺术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初步引导幼儿体会不同的情绪、速度、节奏的音乐,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习惯;以模仿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快乐,如《小兔与大熊》等。

(2)中班音乐作品的选择。中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音乐具有初步的感受能力,爱幻想与表现生活。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结构简单,节奏鲜明,情绪丰富,易于用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的音乐作品供幼儿欣赏,如《彼得与狼》等。

(3)大班音乐作品的选择。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萌芽,想象力丰富,爱交友、爱幻想,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稳定。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贴近幼儿生活,音乐风格、情绪成鲜明对比、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的音乐作品,如《瑶族长鼓舞》、《狮王进行曲》等。

为幼儿选择音乐欣赏的作品,无论是乐曲还是歌曲,都要注意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形象或情感,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易于理解的、能激起幼儿兴趣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形式应比较简单,结构单纯,篇幅不宜过长。

2.辅助材料的选择

受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音乐经验的限制,幼儿音乐欣赏过程中很难像成人那样仅仅通过安静倾听的方式来获得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他们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感知手段,如视觉、运动觉、言语知觉等感知器官的协同活动以丰富和加强听觉感受。因此,为幼儿提供配合音乐欣赏作品的一定的辅助材料就成为一种自然的、必要的手段。辅助材料一般可分为视觉材料、动作材料、语言材料等,这些材料要真实而贴切地烘托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气氛。

二、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必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幼儿的兴趣与可接受性入手引导幼儿去感受、理解音乐。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具体,将音乐变难为易,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充分的感受音乐,大胆地进行体验、想象,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语言情境导入法

语言导入法是老师在仔细分析音乐作品后,根据音乐作品的形象、结构编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故事、儿歌或诗歌等,让幼儿通过故事、语言对音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故事情节不能太详细,应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如欣赏《彼得与狼》时,教师先将音乐作品编成关于少年彼得与狼斗争的童话故事,幼儿在欣赏音乐前听了这个故事,就会立即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在这惊险的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幼儿会带着关心的问题去仔细听赏音乐,很快就会听辨出不同的音色、节奏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视听结合法

音乐作品中存在着许多抽象的因素,这些抽象的音乐要素,往往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给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是应选择挂图、电脑课件、幻灯等直观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这些直观的教具可是幼儿将视觉和听觉的结合,给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旋律等带来便利。如欣赏《渔舟唱晚》时,第一段音乐出现的画面是一幅落日图,画面静谧,音乐旋律舒缓、悠扬;当进入第二段音乐时,画面上出现了小船,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小船越来越多,越来越近,一幅抢渡的情景;音乐进入第三段时节奏舒缓,旋律悠扬,此时画面上小船靠岸,人们散去,只留下落日的余晖与静静流淌的河水。这种直观的教具,帮助幼儿体验到了音乐作品中各个部分的旋律、节奏的变化,让幼儿投身于身临其境的感觉氛围中,提升幼儿的听辨能力。

3.主题提示法

音乐结构简单或音乐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可以用主题提示法。即在音乐欣赏前直截了当的告诉幼儿作品的名称或简短的讲述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将幼儿直接带入音乐作品的主题中,引导幼儿正确地感受音乐作品。如《小羊和狼》的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幼儿作品的内容是描述小羊和狼的,然后提出启发性问题,音乐中什么地方是讲小羊的,什么地方是讲狼的,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怎样?幼儿会非常感兴趣的带着问题去听赏音乐,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这样就充分的调动了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4.对比欣赏法

如果想让幼儿去感觉、去辨认音乐作品的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风格特点,可采用对比欣赏法。将不同情绪内容、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对比听可以加深幼儿对音乐情绪、风格的认识。例如:集中让幼儿听几首摇篮曲,引导幼儿感知摇篮曲安静柔和、优美亲切的特点。而让幼儿了解进行曲时,就将进行曲与摇篮曲对比听赏,引导幼儿从比较中鉴别两种体裁作品的不同表现特征。两段体与三段体的音乐,段落之间也可以比较。有了听辨的参照物,幼儿能更确切的体验到不同乐曲的风格和情绪特点,从而调动了幼儿听赏音乐时的主体性。

5.幼儿自身表现法

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会出现各种面部表情或身体动作,这是幼儿表现内心感受的一种方法。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借助动作可以帮助幼儿加深感受,提高辨别音乐性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借助身体动作还有利于幼儿富有想象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小班幼儿在欣赏摇篮曲时,教师让他们自由的随音乐做动作。有的幼儿就能富有想象地做出几种不同的哄娃娃睡觉的动作:抱在手里摇晃、轻轻拍娃娃、双手放在脸庞表示娃娃睡着了等。这些动作一方面表达出幼儿对摇篮曲这类音乐性质的感受,同时借助动作又可以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三、音乐欣赏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参与中,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能持久,要让幼儿专注、连续地倾听,必须重视参与音乐的欣赏形式。因此,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广泛应用,如录音、录像、动画软件、配套图片、图书等。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欣赏教学中,促进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发展幼儿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辅助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有的音乐欣赏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我曾经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欣赏的作品是《三个和尚》,教师每一次让幼儿听赏时,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边听边让幼儿看动画,动画设计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幼儿的兴趣很浓,看得津津有味。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三个和尚的动作、表情上,而没有真正地去体验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旋律、节奏的变化。在这样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只专注于画面所带来的视觉享受,在孩子们的耳朵里音乐似乎倒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她们的兴奋、激动不是来自于音乐本身的体验和感悟,而是由活动中所采用的一些辅助手段而引起的。

2.音乐欣赏活动应多手段渗透,让幼儿多通道参与

教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绘画、动作等手段的渗透,以此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音乐,从而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如欣赏《小鸡》时,可让幼儿边听边想想,听后说出小鸡在干什么,再次欣赏时,可让幼儿边听边模仿小鸡走路、吃虫、喝水等动作。还可以在听赏时,让幼儿边听边画小鸡调皮、可爱的样子。像这样,通过动脑想象,动口讲述,动手绘画以及动作模仿等方式促进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记忆,从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3.教师的引导要适度

在音乐欣赏时,教师的引导要适度,应留出空间让幼儿自己去感知、去想象、去理解,不能限制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强加给幼儿。例如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幼儿可能将音乐作品想象成一群小鸟在吵架、鸟儿在开会、鸟儿在进行唱歌比赛等,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不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来限制幼儿的思维与想象。

4.从孩子的兴趣入手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句式、曲风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孩子的兴趣,从孩子的兴趣入手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形式。例如在欣赏《波斯集市》时,教师可以以幼儿感兴趣的“猫和老鼠”的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开展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猫和老鼠”创设游戏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孩子认真倾听音乐后让孩子想象并表演“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画面。让幼儿在听听、看看、想象、表演中感受、体验音乐,使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

音乐欣赏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对于发展幼儿良好的人格与个性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音乐的耳朵、音乐的心灵,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想象动作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动作描写要具体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