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中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

2011-04-03 03:12牟维哲
对外经贸 2011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素质物流

牟维哲

(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中国教育事业正全面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而物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融合了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加剧,国家也极为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制定和完善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其中要求“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化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应该着力加强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顺应时代需求。

一、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内涵

所谓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级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七种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国际化物流人才应该是具有国际化人才要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国际化物流人才应具有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能力,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属于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时,应与国际物流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方向,掌握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掌握国际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技术知识;掌握相关的理学、工学技术知识;具有从事国际采购管理、口岸物流管理、国际货运、报关、物流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熟悉并掌握物流商品的成分、性能、检验、养护、包装、运输、配送、报关、国际货运等基本知识与本领,能从事物流企业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国际物流以及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文理渗透、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国际化物流人才就业时可以面向国际口岸、大型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外贸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等单位,从事国际采购、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多式联运、保税园区管理、报关等相关的管理与技术工作。

三、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

根据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国际化物流人才应该具有专业素质、品德素质、语言素质、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一)专业素质

国际化物流人才应该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输、配送、储存、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企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所需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企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中基本功能设计和综合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

(二)品德素质

真正的优秀人才,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外,也应该具有优良的品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需要文明的校园环境,要求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充分体会和感悟大学文化,如校训、校风的教育,需要教师高尚师德师风的言传身教,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品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具备的。

(三)语言素质

既然是国际化物流人才,那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语言素质,除了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还应初步掌握一门外语。从国际大方向来看,应该是以英语为主,其他语言酌情考虑。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能够用英语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能适应国际物流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需要。语言素质的具备除了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外,还应引导学生自学,靠平时积累、相互交流等灵活形式加强语言能力。

(四)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包括生理和心理素质。国际化物流人才应该能够适应当今社会较强的竞争环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关系,能够承受较强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当今社会充满着各种竞争,如果不能较好地适应良性竞争,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国际化物流人才除了应该具有较强的体魄外,还应具有较强的耐压能力。

(五)综合素质

在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国际化物流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此外,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也是必须的,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只有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既适应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又能够科学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的措施

(一)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是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的首要措施。将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学科选修课、专业课有机地整合,科学地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并将实训、实践课融入其中,从而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如物流管理学、商品学、物流运筹学、国际物流学(双语)、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战略管理、物流项目管理、国际海上运输、保税物流园区运作与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等。这些课程既属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配套课程,又紧密地与国际化的大方向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顺应时代需求。

(二)深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物流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因此,为了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更应有效深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学生掌握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与实训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环节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初步了解。课堂上也可以增加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例如,采用教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并结合教师设计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扮演不同物流岗位的角色,在课堂上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其次,完善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结合课程实际,引入仓储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企业物流管理、物流通关、第三方物流等模拟仿真软件,以及条形码、EDI、ERP等物流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实训环节,以物流软件操作的形式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最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依托物流企业、外贸公司、报关行、货代公司、超市等,积极推行校企合作。通过与实习基地建立长期联系,指导学生到实际物流企业中进行实践,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将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离不开具有国际化思想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所以,要想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首先要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选派校内优秀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进修,特别是国外高校,通过实际考察和学习,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世界学术前沿动态,吸纳更多的新生事物。其次,高校也可以不定期引入校外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完善师资结构。除了高校间的人才流动外,也可聘请名企管理者为客座讲师或教授,定期开展讲座,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企业选拔优秀人才,一举两得。

(四)构建国际化教学环境

构建国际化教学环境,主要通过引入双语教学来实现。中国的学生大多自小学起便开始接触英语,有些甚至早到幼儿园时期,但是从英语掌握的效果上来看,并不理想。所以,仅靠开始英语课的学习,一方面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不甚理想,另一方面,也很难有效地将语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因此,既然国际化物流人才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专业能力,那么除了在学生学好外语课和课后自学的同时,还应该将双语教学的模式引入课堂中来。此外,还可以借助外教,加强学生的语言环境,提升语言能力,给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国际化教学环境。

(五)引入国际合作项目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还可以依托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高校构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高校的联系,引入物流业的国际前沿思想,开拓学生视野,了解最新学术动态。

[1]郑毅,袁俊榆.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2]欧阳小迅.高级国际物流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6).

[3]田雪,张旭凤,刘俐.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素质研究[J].物流技术,2010(9).

[4]李秀华.服务区域经济,培养优质国际物流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5]刘秀玲,谭会萍,苗芳.国际化人才培养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7).

猜你喜欢
国际化素质物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