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杂剧对元杂剧之继承与扬弃

2011-04-07 14:17颜建萍
关键词:元杂剧杂剧剧目

颜建萍 冯 静

明清杂剧对元杂剧之继承与扬弃

颜建萍 冯 静

明清两代是元以后杂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明清杂剧虽然从总体上比不过元杂剧,但由于明清剧作家们的不断努力,在内容主题和艺术形式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和突破,从而为杂剧的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明清杂剧;元杂剧;继承;创新

在我国文学史上,曾有所谓“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在特定的情况下,元杂剧是“元曲”的最具代表性的称呼。杂剧是散曲和戏剧相结合后的产物,是一种市民文艺的较高级的形式,它的内容继承了民间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又是宾白、歌唱、表演的新综合,有更动人、更有力的吸引群众和群众乐于接受的优点,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大发展,也是正式的戏剧文学的开始建立和出现。我国古代的杂剧初萌于宋,渐炽于金,到元鼎盛,成为“一代之绝作”,经明至清,杂剧创作从总体上看比不上元杂剧的光辉,但它却显示出发展,体现着继承,也包含着创新。

一 元杂剧 明杂剧 清杂剧情况概述

元杂剧大概形成于金末元初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界定。它的基本形式为四折一楔子,一般一个元杂剧由四个套曲组成,每一个套曲必须以一个宫调的曲子构成,不能重复,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全剧曲子都由他一人演唱。一般来讲,元杂剧存世剧目约为660种左右(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前五卷收元杂剧剧目550种,第六卷收元明之际无名氏剧目187种[1];庄一坲《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收元代可考剧目482种,及元明两代无法区分的无名氏剧目451种[2]。)知名元杂剧作家大约90多人,其中有作品传世的有50人左右,元杂剧作家除个别小官例外,基本上是平民阶层,因此在内容题材上主要反映平民生活,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倾向,很少歌功颂德。从成就上讲,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黄金繁荣时代,明人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中说:“大抵北曲妙在不工而工,其精者採之乐府。而粗者杂以方言。”[3]王国维用:“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约: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劣,所不诽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4]两人都对元杂剧自然质朴,不假雕琢的本色予以高度评价。

杂剧在元末渐进入衰微期,明代杂剧一方面继承了元杂剧的传统和规模,一方面又受南曲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发展,在元明清三代的杂剧成长过程中,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据现有资料,知道现存明杂剧剧目约550种,传世220种左右(傅惜华的1957年版《明代杂剧全目》共收523种,其中有名字可考者349种,无名氏作品174种;[5]庄一坲在1982年版《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收明代可考剧目482种,及元明两代无法区分的无名氏剧目451种[2])。其发展概况可分三个阶段:明前期的低谷期,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题的宫廷作家,如朱有燉的《诚斋杂剧》等等;明中期的复初期,有徐渭、康海、王九思、李开先等具代表性的作家,他们的杂剧有若干改革和探索,如徐渭的《四声猿》在文学成就上不仅文笔老到,神采飞扬,而且形式上,开了几种杂剧集成一个总名,而且其中的每个剧本没有一种是四折,有意打破杂剧四折的传统;明后期的繁盛期,有徐复祚、吕天成、王骥德、孟称舜等剧作家。

至清代,杂剧的作品总和远远超过元代、明代,但成就不高。现存剧目名称达1300种,除承应戏外,清杂剧存剧目约700种,传下来的470余种,留有姓名的剧作家144人(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收1300余种剧目,包括承应戏600种,其中有姓名可考者约550种,无名氏作品约750种。[6]庄一坲《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收清代可考剧目401种,不收承应戏。[2])其中的剧作家大多数是上流社会的作家或失意文人,在题材上类似于明杂剧,远离社会主要矛盾,但脱离社会真实生活的倾向性更强。因此虽然清杂剧在数量上看可称“繁盛”期,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则是经过逐步衰变而最终归于消亡。

二 明清杂剧对元杂剧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从剧作家的构成成分上看,明清杂剧创作除了失意文人,还有很多王侯高官,如朱有燉等,而元杂剧几乎没官员,基本上是平民阶层和失意文人。表明杂剧在上流社会地位的提高。

其次,在主题上,明清杂剧与元杂剧有区别。明杂剧对社会主流矛盾的反映大大减少,其主流取向逐渐远离社会主要矛盾,脱离社会生活,大多抒写作家自我心声,人生的检讨和自我怨恨的发泄,主观化倾向强烈。作品的内容重在表现作者的内心思想和主观意识。这与描写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元杂剧有明显的不同。乾隆嘉庆年间徐爔作的《写心剧》就明确提出以“原以写我心也”(《写心剧》自序)为宗旨。而明清杂剧大多是失意文人个人情怀的宣泄和上流社会的高官王侯抒写自己的闲情逸致,有卖弄才学的主题倾向。后来的清杂剧还采用把自己作为杂剧主人公来塑造的写法,如廖燕的《柴舟别集》(包括《醉画图》、《镜花亭》、《诉琵琶》、《续诉琵琶》)把主人公命名为廖燕,表现作者穷困潦倒,怀才不遇的心得探索。

最后,从艺术形式上看,明清杂剧在很多方面打破元杂剧的成规,自创新意。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在形式上打破杂剧一本四折一出的规则,一折短剧至11折长剧都有。这样的剧作很多,如徐渭的《四声猿》(包括《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开始了四剧一总集,另提总名的格局。而且这四个剧本,没有一种是四折的。还有无名氏的《竹林小记》,少的只有一折,多的高达11折,而且一折的短剧很多;尤其是清杂剧,一折短剧大大增加,占总数近半,单本作品大大减少,大多以模仿徐渭的《四声猿》集成集子,很多干脆用《续四声猿》为名,这种以十几种或几十种单折短剧结集的,史无前例。如清人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含32种一折短剧。

第二,在曲学上明清杂剧打破了元杂剧仅用北曲的原则,相应的兼用南曲,而且南北合套,南曲杂剧的数量远远超过遵守元杂剧只用北曲的数量。其中明人徐渭的《玉禅师》和《女状元》都是用南曲来写的;徐复祚的《一文钱》共6折,五折是南曲,一折是北曲,打破了杂剧的一本四折和每一个套曲必须以一个宫调的曲子构成的常规。

第三,明清杂剧打破了元杂剧每本戏一人主唱的格局,在剧作中随意安排主唱。这是受了明清传奇“唱必匀派”的影响结果。

总之,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后来的明清杂剧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具代表的就是《盛明杂剧》和清人唐英的《古伯堂传奇》。以《盛明杂剧》中收录的明代杂剧为例,遵循一本四折的只占三分之一(共60种,一本四折的仅20种),全用北曲的仅19种,全用正旦或正末主唱的不到四分之一,完全遵守旧规则的不到六分之一。[7]而《古伯堂传奇》名为传奇,共一十八种,实有13种是杂剧,剧中虽也用旧曲牌,但它已不是旧曲牌的曲调,如《面缸笑》结尾处〔清江引〕:“好笑好笑真好笑,梆子腔改昆腔,床底下坐晚堂,查夜在面缸里吵,把一个王书吏活活的烧胡了。”此曲句数,每句字数,每字平仄都显然未按〔清江引〕原曲调写,而是采用了梆子腔的调式。唐英的杂剧在形式上大大的改变旧传统,而且在内容上,也兼有传统杂剧和梆子腔两种艺术的特点。

三 明清杂剧革新的原因

1.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杂剧也一样。随着曲律的发展,明清两代,杂剧和传奇出现了融合,而且传奇逐渐成为戏曲的主流。杂剧的南曲化和传奇化,从根本上动摇了杂剧的旧体制。尤其是清杂剧还受地方戏艺术形式的启发,剧作家吸收民间艺人的创作营养,对杂剧的呆板程式进行革新。

2.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元代后期以来,开始重开科举,导致文人很少精心于杂剧的创作,这点正如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说:“余则谓元初之废科目,却为杂剧发达之因。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之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观刘祁《归潜志》卷七、八、九数卷可知)。此种人士,一旦失所业,固不能为学术上之事,而高文典册,又非其所素习也。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而又有一二天才出于其间,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然则由杂剧家之时代爵里,以推元剧创造之时代,及其发达之原因。”[4]证明废科举可促使元杂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杂剧的发展。

3.杂剧的创作中心由北南移,造成水土不服的后果。杂剧生于北方,合乎北方人的欣赏趣味,而南方人却深受南戏的影响,导致杂剧在南方不受欢迎。

4.杂剧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其体制上的不足渐渐暴露,如一本四折的体制导致剧情发展,人物性格改变太快。而南戏和传奇在篇幅和场次方面没有限制,分“折”“出”,篇幅较长,更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群众也乐于接受和欣赏。

综上所述,杂剧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虽然元杂剧是最高峰,但是明清杂剧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也卓有成效。尤其在剧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明清杂剧改元杂剧以社会主要矛盾为主的倾向为写意抒情的主旨。而且在艺术形式上,明清杂剧从根本上动摇杂剧的旧体制,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单用北曲,一人主唱到底的呆板程式,灵活地应用南曲和地方戏,相应地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精华去丰富和革新杂剧。因此我们在把握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时,应该考虑到明清杂剧作家们对杂剧发展所作的努力,注意明清杂剧本身所具有的卓越成就。

[1]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12).

[2]庄一坲.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

[3](明)臧晋叔.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6).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5]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

[6]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明)沈泰.盛明杂剧[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8(6).

ClassNo.:I207.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InheritanceandDiscardingofPoeticDramaofMingandQingDynastiesforThatofYuanDynasty

Yan Jianping Feng J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etic Drama since Yuan Dynasty .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Poetic Drama carried ou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n the drama contents and the artistic forms devotes themselves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etic Drama, although the achievements of Poetic Drama mad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is less than that of Yuan Dynasty.

Poetic Drama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oetic Drama of Yuan Dynasty;inheritance;innovation

颜建萍,在读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08级古代文学专业,广西·南宁。邮政编码:530001

冯静,在读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08级古代文学专业,广西·南宁。邮政编码:530001

1672-6758(2011)01-0100-2

I207.3

A

猜你喜欢
元杂剧杂剧剧目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元杂剧勃兴之演剧根源探论
英语世界元杂剧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优秀剧目进校园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