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FL课堂元语言的界定①

2011-04-07 21:03燕莉
关键词:元语言外语教学语篇

燕莉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关于EFL课堂元语言的界定①

燕莉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从元语言的普遍性特征出发,EFL课堂中基于教学内容的语言为元语言,是描写和解释语言的语言、具有自然语言形式的人工语言、突显语篇特征的语言及兼顾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语言。这不仅是元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有助于外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元语言;EFL课堂;EFL课堂元语言

Alfred Tarski将语言分为两层:用来谈论周围世界的语言为第一层,即“对象语言”(object language);用来谈论语言本身的语言为第二层,即“元语言”(metalanguage)。[1]狭义上的“元语言”限于人工语言范畴,不是日常语言;[2]而广义上的元语言是“关于语言的语言”,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不仅仅是语言学家或其他逻辑学家使用的行话”。[3]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元语言的普遍性,而EFL(英语为外语的)课堂元语言研究不仅是元语言的重要课题,而且有助于外语教学的发展。

一 EFL课堂元语言

EFL课堂的语言可以区分为基于教学行为的语言与基于教学内容的语言两部分。前者包括对教学主体的问候、反馈、评价等,后者包括对于教学目的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部分的提及、描写和解释,后者即是EFL课堂元语言。

二 EFL课堂元语言的特征

(一)描写和解释目的语的语言

一方面,元语言作为描述和解释的工具,在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外语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使用”,二是“提及”。对语言描写和解释即是“提及”。如果片面强调“使用”,忽略外语教学中语言描写和解释的必要性,就偏离了外语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描写结合解释才能优化教学效果。除目的语的形式外,教师要用课堂元语言诠释目的语的意义(如语言的深层结构或文化意蕴等其他信息)。以教学生英文地址的写法的元语言为例:通常教师会“描写”,指出英文地址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写,是与中文写法相反的。但是如果只描写不解释,学生就只会当成语言知识来识记。如果“解释”深层文化根源(因西方重具体细节,所以多将具体的放在最前面),那么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就上升到对文化的理解层面上了。

(二)具有自然语言形式的人工语言

EFL课堂中,教学活动主体由教师、学生构成,教学资源为课本和相关材料,教学互动行为是主要产出形式。没有自然的目的语语境,学习中须由教师创设类似于目的语的环境,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以自然语言形式为主。例如,常见的问句“What do you mean?”等都是日常用的自然语言形式。

但是EFL课堂元语言的人工创设性是不容忽视的。EFL课堂是特殊的社会活动场所,它具有特殊的教学目的。即使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不管是练习语法形式,还是尝试使用各种功能的表达方式(如问候、道歉),它们都不是具有真实目的的语言运用。[4]教师需要通过创设语境来达到教学目的。课堂元语言的特殊性有几点:首先,EFL课堂元语言有别于日常自然语言的交际目的,目的不同决定了内容与日常自然语言的不一致。其次,课堂中出现具有人工语言性质的释义元语言或特殊表达式的频率更高。如“Turn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passive form”,“What’s the appropriate form of the word?”等这些含语法和语义解析词汇的句子是教学中常有而日常不太用的形式;又如教学中常用的填空式句型如“It means______?”等。再者,从语篇角度来说,教师为解释和描写某一语言现象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创设语境,虽然不如词典释义元语言固定,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人工活动。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EFL课堂元语言是具有自然语言形式的特殊的人工语言。

(三)突显语篇特征的语言

EFL课堂元语言从语言单位来看可区分为以下层次:一是元语言词汇,如mean等高频使用的词语;二是元语言语句,如“What does it mean?”等语句。封宗信所作的研究中就多关注词汇和语句层面。[5]笔者认为,还有第三个层面值得注意——元语言语篇,即对于某一具体教学内容,所用的元语言语篇的适用性和差异性。在EFL课堂里,元语言语篇体现了特有的互动形式及描写和解释手段,是值得课堂元语言甚至元语言学领域关注的重点,也是理想教学状态下突显的元语言手段。如课堂实录中的例子:T:What does“good-looking”mean?/S:It means“beautiful”./T:For example?/S:A“good-looking”girl is a“beautiful”girl.以这一元语言语篇完成的元语言解释比一个词的解释“good-looking——beautiful”或一个句子的解释“Good-looking means beautiful”更为生动,更能巩固教学效果。

(四)兼顾元语言知识和元语言能力的语言

外语语言课堂这一语域的特殊性决定了EFL课堂元语言这一概念不仅包含描写和解释语言的规则(元语言知识,metalinguistic knowledge),而且包括依靠语言规则去描写、解释语言的能力(元语言能力metalinguistic competence)。

EFL课堂元语言包含元语言知识(语言形式或结构的知识如关于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等)。而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课堂是元语言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场合。正如Gleason指出,“具有元语言知识和意识的儿童具有用母语思考的能力,能理解词汇的意义,甚至能定义这些词汇”,[6]这种能力即元语言能力。因此,在课堂中元语言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元语言既是知识又是能力”。[5](例:T:There’s a pair of reading glasses above the plant.(句1)/S:A what?(句2)/T:Glasses,reading glasses to see the newspaper.(句3)/S:Glassi?(句4)/T:You wear them to see with,if you can’t see.Reading glasses.(句5)/S:Ahh ahh glasses to read,you say reading glasses.(句6)/T:yeah.(句7)[7])由上例可以看出,句1、句2表示教师解释reading glasses创设语境,句3表示教师使用元语言传授给学生知识,解释reading glasses;句3至句5表示通过师生之间的元语言交流,使学生掌握元语言知识;句6、句7即学生通过元语言反馈,展示已内化了的元语言能力。整个师生互动的元语言语篇实际上就是元语言知识的传授、掌握和元语言能力的培养、获得的过程。这也表明,EFL课堂元语言既要包含元语言知识,又要包含元语言能力。

EFL课堂元语言的界定是元语言理论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有益尝试。值得注意的是,EFL课堂元语言的特殊性不仅体现了元语言描写性和解释性在外语教学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反映了人工语言创设与自然语言形式在外语课堂中的合理交融,突出了以元语言语篇为主要课堂语言单位的特点,还兼顾了元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外语教学目标。因此,对这一特殊的元语言形式的探讨将成为考察EFL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Lyons,John.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171.

[2]陈新良.元意识习得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1(2):57-61.

[3]Jokobson,Roman.Concluding Statement:Linguistics and Poetics[A].Sebeok,T.(Eds).Style in Language[C].Cambridge:MIT Press,1960:350-77.

[4]Freeman,Y.and Freeman,D.ESL/EFL Teaching:principles for Success[M].Heinemann.1998.

[5]封宗信.元语言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24-27.

[6]Gleason,J.B.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M].New York:Macmillan,1993:5.

[7]Gass,S.Input and Interaction[A].In Long,M.&Doughty,C.(Eds.)The Han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Blackwell,2003:235.

Definition of Metalanguage in EFL Classroom

YAN Li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

Metalanguage in EFL classroom can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universality as descriptive and interpretive language,artificial language in natural form,language highlighting dis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language including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This exploration can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ingual theory as well a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alanguage;EFL classroom;metalanguage in EFL classroom

H319

A

1674-117X(2011)06-0097-02

2011-05-10

燕莉(1977-),女,湖南桃源人,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讲师,湘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珂

猜你喜欢
元语言外语教学语篇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元语言比较的回声性研究
教师话语中的元语言现象与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