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小骨窗入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2011-04-08 13:54马桂玉王立红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尿激酶肢体血肿

马桂玉 陈 志 王立红 孙 敏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安徽合肥 230011)

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长期以来多采用外科手术开颅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手术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5月,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入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1~73岁,平均(54±4.4)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21例。术前Glassgow评分(GCS):6~8分11例,9~12分15例。全部患者行CT检查证实,血肿量按多田计算法测算血肿量。血肿部位:基底节区20例,皮层4例,丘脑2例;26例中有5例出血破入脑室。血肿量:30~50mL16例,50mL以上1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4~26h,平均(8.1 ±4.5)h。

2 术后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的变化及肢体功能变化[1,2]。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给予生命体征监护,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一般血压控制在109~105/70~90mmHg(1mmHg=0.133kPa)。每隔30min观察1次意识和瞳孔的变化。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向是否存在。如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脑疝。每4h测体温1次,如体温高于38.5℃,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遵医嘱使用冰毯,给予物理降温。

2.2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要保持血肿腔内引流管通畅,认真观察记录引流的量及性质。血肿腔引流袋一般放置与床面相平或低于头部5~10cm,以维持一定的压力。而侧脑室引流袋一般置于头颅置管水平,以维持颅内外压力平衡。当侧脑室引流性质为脑脊液时,要将引流管上抬10~15cm,防止低颅压及出血。定时行尿激酶溶血块冲洗。发现引流管不畅及时进行侧管冲洗。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消毒置管处,用无菌纱布覆盖,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翻身扭动滑脱,以免引起引流管接头脱落感染。

2.3 预防并发症 ①保持吸呼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身一侧或侧卧位。神志清楚者鼓励其咳嗽、咳痰。每2h翻身拍背1次。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②留置尿管的患者每周更换引流袋1次,每日会阴擦洗2次。注意无菌操作,引流袋低于膀胱的位置以防逆行感染。③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2次/d,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④预防压疮,每2h翻身1次,用塞肤润按摩皮肤受压处,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无渣屑。⑤预防消化道出血,术后遵医嘱及时应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术后禁食1~2d,第3天开始进食,昏迷的患者留置胃管。严密观察患者的胃液和大便颜色、性质,如发现有咖啡样胃液或柏油样大便,及时送检并通知医生。

2.4 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 术后90%患者均使用脱水剂,应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及时抽血查血气及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遵医嘱按时完成输液计划。对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鼻饲量200mL/次为宜,4~6次/d,灌注流量,温度不宜过高。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3]。

2.5 早期康复护理 ①功能锻炼。应尽早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减少病残率。既要保持舒适的体位,同时要保持功能位置,并用足托和棉垫加以保护。活动四肢,按摩肌肉,使下肢处于功能位置,协助患者做大小关节屈伸、旋转、内收、外展运动,由被动至主动,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后期可配合针灸、理疗以助肢体功能的恢复,使之达到最佳康复效果。②语言训练。可配合实物或图形进行。采用语言、视觉相结合的方法,由单音节到词再到句子,反复给予语言刺激,鼓励患者开口讲话。③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常由于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而产生自卑、焦虑、痛苦甚至绝望的心理,对治疗及康复缺乏信心。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尊重患者人格,耐心地做好解释和指导工作,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调整心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通过对26例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完整的治疗方案再加上运用恰当有效的沟通技巧,熟练的护理技术、精心的护理措施,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早期的康复训练,是挽救患者生命、恢复机体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其中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有效的护理则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1]严娇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17):27

[2]吴艳华.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7):144

[3]杨淑萍.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5):1349

猜你喜欢
尿激酶肢体血肿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