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网状细胞瘤临床分析

2011-04-09 09:37陈锦轮永阳万勇
河北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网状小脑红细胞

陈锦轮 陈 成 赵 永阳 万勇

血管网状细胞瘤是vonHippel-Lindau病(家族性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HL)的一个表现。VHL是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发生率约为l/36 000。临床特征为全身多脏器的肿瘤或囊肿,如视网膜血管瘤、小脑或血管细胞瘤、肾肿瘤、脊柱或血管细胞瘤、嗜铬细胞瘤,以及肾、胰腺、副睾等的囊肿。本病约有85%以上的血管网状细胞瘤位于颅后窝,且大多位于小脑半球,少数位于幕上[1]。本文就VHL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做出相关阐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患者选自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以上患者肿瘤位置均位于小脑部,其中18例有家族史。24例中,男21例,女3例;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2.7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年。

1.2 临床表现 22例以头痛为主诉就诊,其中伴有眼球震颤者5例,听力减退者5例,走路不稳者3例,偏侧感觉障碍者1例。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中5例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可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高,其外周血红细胞数高达6.0×1012。

脑脊液检查中有2例呈蛋白质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CT检查所有患者均可见到大囊内有不同大小的瘤结节,囊内为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加强扫描后可以见到瘤结节强化,其中3例可见高密度或等密度类圆形病灶,与瘤结节都呈均匀一致性增高,肿瘤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MRI检查可见所有患者肿瘤T1信号强于脑脊液,T2长,其中15例患者瘤结节为等T1和长T2。

1.4 方法 对本组24例均施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在手术治疗前用CT及MRI定位诊断。对18例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先切开囊壁,吸去囊液,沿囊壁寻找瘤芽,多数为小结节状,位于近第四脑室侧的小脑表面,全部切除肿瘤结节,即可不再发,不必切除全部囊壁。对于6例实质性肿瘤,因为血供很丰富,在肿瘤周围正常脑组织处分离,不可损及肿瘤,也不可穿刺或活检,以免出血难止。

2 结果

本组24例均行手术切除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2例实质性肿瘤患者因手术后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临床治愈,临床治愈率为91.7%;随访1年,复发2例,经再次手术配合化疗后治愈。

3 讨论

血管网状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heman gioblastoma),为颅内的真性血管性肿瘤。本病为良性肿瘤,称其为血管母细胞瘤易被误认为属于恶性,故以称血管网状细胞瘤为宜。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以男性居多,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小脑是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最好发部位,本组24例患者均发病于小脑部。肿瘤亦可发生于大脑、脊髓和脑干等。当本病伴有视网膜血管瘤或肾、肝、胰等脏器的发育缺损(多为囊肿、如多囊肾)或肿瘤时,则被称为Von Hippel Lindau病或Lindau氏病。肿瘤中约70%~80%伴有囊变,有时伴有红细胞增多症[2]。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除其占位效应外还可压迫第四脑室产生梗阻性脑积水,由此引起颅内压的增高,尤其当肿瘤出血或囊性变时可使症状突然加重,另外肿瘤压迫周边小脑组织产生相应的小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随肿瘤所在部位而不尽相同。肿瘤位于颅后窝者以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最常见,其次为小脑功能障碍(平衡障碍、眩晕、共济失调、眼震等)、颅神经受累,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颈项强直。其它部位肿瘤则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该病以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发病者较多(76%),小脑症状发病者占10%,病程平均7个月左右。入院时的神经系统体征有视乳头水肿(70%~90%)、小脑症状(61% ~ 76%)、眼震(42% ~ 62%)[3]。一般症状进展缓慢,可因肿瘤出血或囊变而有起伏或急剧变化。一部分患者(10%~50%)有红细胞增多症及血色素的增加。部分患者合并肝、肾、脾的囊肿或肿瘤。实验室检查发现不明原因的红细胞增多时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颅脑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囊性肿瘤多呈现为“大囊含小结节”。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肿瘤结节影,在明确瘤结节的数量和性质方面,有时较CT更为敏锐和精确。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适于手术治疗,全切除一般均可以治愈,但不排除复发的可能。对于囊性肿瘤,瘤结节的切除是关键,一旦遗漏将极大可能引起术后的复发。手术时先切开囊壁,吸去囊液,沿囊壁寻找瘤芽,多数为小结节状,位于近第四脑室侧的小脑表面,全部切除肿瘤结节,不必切除全部囊壁。本组24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为囊性肿瘤,其经手术全切除治疗后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并配合化疗治疗后治愈。对于实质性肿瘤,手术全切除的难度较囊性肿瘤为大,主要原因为肿瘤血管比较丰富,术中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肿瘤出血而引起死亡。另外,有时肿瘤在脑干附近并与其紧密相连,增加了手术切除的危险性,使得肿瘤全切除更加困难。本组有4例患者为实质性肿瘤,手术成功切除2例,其余2例因术后肿瘤出血治疗无效死亡。另外成功切除的其中1例患者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由此可见,实质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成功率低,而术后病死率及术后复发率较囊性肿瘤患者均高,对于该类肿瘤患者在临床确诊后应正确评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在手术操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对不适合手术者也可采取化疗改善临床症状,待手术时机成熟时再行完全根治。

1 马中囤,罗丽娟.小脑内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诊断分析.实用医技,2008,6:26-29.

2 么喜存,张权.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当代医学,2010,12:126-127.

3 李良,王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1:59-61.

猜你喜欢
网状小脑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动动小手和小脑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1 例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二维网状配聚物[Co(btmb)2(SCN)2]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Pb2+识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