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诊治体会

2011-04-09 09:37齐爱霞
河北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脑炎手部口病

齐爱霞

手足口病(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1]。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住院手足口病患儿897例,其中107例并发病毒性脑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7例中,男71例,女36例;年龄7个月~12岁;其中7个月至1岁17例,2~3岁57例,4~10岁32例。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采用《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关于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标准[2]。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参照《小儿内科学》第1版[3]。

1.3 临床症状及检查

1.3.1 皮疹的形态及分布部位:107个病例均有手部皮疹和足部皮疹(100%),口腔黏膜皮疹94例(87.8%),臀部89例(83%),面颊部3例(2.8%)。手部和足部皮疹多分别在手掌(足部)和手指(足部)屈侧,大小如小米粒;口腔黏膜上的皮疹多分布在软腭、舌尖和颊黏膜;其他部位皮疹:臀部皮疹分布在肛周皮肤;面颊部为散在的数个红色丘疹,形态与手部皮疹相似。

1.3.2 发热症状及时间:皮疹出现前1~2 d,107病例均有发热前兆,37.4 ~38.5℃ 8 例(7.5%);>38.5℃ 99 例(92.5%)。手足口病会伴随发热,一般超过38.5℃时,应该考虑是否为手足口病。

1.3.3 神经系统:107例患者中脑膜刺激性阳性 68例(63.5%),精神萎靡有59例,肢体震颤45例,呕吐有35例,头痛有31例,多睡有25例,阵发性烦躁有8例。因此,手足口病对患者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体现在脑膜袭击性、精神和肢体震颤方面。

1.4 辅助检查 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47例(44%),大于10×109/L 60例(56%),高达20×109/L的有2例,中性为主;CK 82例(76.6%)正常,CK不同程度升高25例(23.4%),其中高达1 000 U/L的有1例;脑脊液检测,107例均为无色透明:其中脑脊液压力升高98例(91%)。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异常65例(60%)。潘氏试验(0~+),102例(95.3%)蛋白定量正常,升高 5 例(4.7%),最高病例达 1.0 g/L,33 例(30.8%)细胞计数正常,细胞计数为(20~250)×106/L的有65例(60.7%),细胞计数高达500×106/L的有3例(2.8%)。脑电图检测,88例(82.2%)异常改变,重度异常5例(4.6%),轻、中度异常83例(77.6%)。

1.5 治疗方法 107例均给以综合治疗:降颅压、减轻脑水肿,用药为甘露醇、呋塞米;镇静用药为苯巴比妥、10%水合氯醛。重症病例采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每次10 mg/kg,2次/d,用3~5 d,同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1·d-1)静脉滴注,连用2 d。热毒宁注射液儿童剂量:3~5岁,最高剂量以10 ml为限,1次/d;6~10岁的病例,10 ml/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11~13岁,一次15 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00~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

2 结果

107例患者,治疗3~5 d时,治愈或者好转,手部,足部和面部皮疹明显减少。治疗后10~15 d,107例中46例,复查脑脊液,均基本恢复正常。出院后4周内随访,无明显后遗症。

3 讨论

作为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关于手足口病的报道。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没有规律和特殊限制,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发病为多,冬季发病则较少[4]。手足口病的特点,多为口腔黏膜疱疹和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用药1周可治愈。

引起手足口病的,有HFMD的病原体CA16,柯萨奇病毒A组4型、5型、9型、10型、B组2型和5型等。EV71病毒是主要的致病病原体,这是源自于1969年首次对于EV71单株的认识[4]。

本研究发现男孩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率很高,女孩病例并发脑炎率较低。女孩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于男孩。手足口并病例病情进展非常快,短期内常并发神经系统疾病,因此笔者认为,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还很缺乏特异而高效的药物。对症和支持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危重症病例的治疗,应及时给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常见传染病,目前并没有成熟有效的EV71和CA16疫苗。因此,预防和早发现就显得至关重要。手足口病容易大规模爆发在儿童比较集中的区域,如幼儿园,小学等。手足口病病毒传染性很强、隐性感染比例较大、传播途径比较复杂、传播速度较快,短期内即可造成较大范围的疫情,控制难度加大[5,6]。并且手足口病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应加以重视。因此加强预防,家长和老师及时进行疏导、隔离和诊断并及早治疗,对控制该病的传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社区医师在宣讲和普及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方面,也应加以重视和实践。

1 梁煊芝,王清学.重症手足口病23例临床分析.小儿急救医学,2003,10:116.

2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3 吴梓粱主编.小儿内科学.第1版.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239-2240.

4 李琳琳,何雅晴,朱俊萍,等.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中国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病毒学报,2005,21:217-222.

5 Ho M,Chen ER,Hsu KH,et al.An epidemic of entem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N Earl J Med,1999,341:929-935.

6 刘志强.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河北医药,2010,32:608.

猜你喜欢
脑炎手部口病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