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2011-04-09 09:37杜惠艳
河北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原体

杜惠艳

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尤其近年来,随着小儿支原体肺炎逐年增多,导致的肺外并发症也渐增多。支原体主要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有流行性。临床表现以肺炎为主,但是由于肺部体征较轻,常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为探讨其发病规律、临床诊疗特点,本文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门诊就诊诊断明确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资料进行整理回顾分析,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7个月~14岁,其中7个月~17例(14.2%),2岁~40例(33.3%),>5岁63例(52.5%);病程3~5 d。春季及夏季46例,秋冬季74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症状。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婴幼儿组多为咳嗽、咳痰、气促,肺部闻及干、湿啰音。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大多表现为频繁刺激性干咳,但肺部体征相对较轻。发热96例(80%),热型不定。气促、喘憋20例(16.7%)。双肺闻及固定细湿啰音36例(30%)。可闻及干鸣音40例(33.3%)。双肺无啰音72例(60%)。肺外并发症20例,其中多为消化系统受累,为16例。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心肌炎2例,主要表现胸闷、气短、乏力等不适。蛋白尿2例。尿常规示尿蛋白(++),无浮肿及尿少。

1.3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就诊后均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其中白血病计数(4~10)×109/L 72例(60.5%),<4×109/L 4例(3%),(10~20)×109/L 44例(36.5%)。中性粒细胞>0.80 78例(65%),单核细胞>0.08 91例(76%)。特异性MP-IgM抗体在病程1周左右检查均为阳性。血CRP 60例(50%)增高。所有病例除上述检查外,均行尿常规检查。选择性进行便常规,心肌酶谱,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

1.4 影像学检查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肺门增大,结构紊乱59例。单侧节段性大片状密度增高影42例。其中右侧30例,左侧12例。两肺云絮状阴影,密度不均19例。

1.5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外周血检查结果及疾病流行趋势,所有病例就诊后均首选阿奇霉素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用法:10 mg·kg-1·d-1。连用5 d,停药3 d后,症状明显减轻的,采用序贯疗法。咳嗽仍较明显的,继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3 d,剂量同前,后再停药3 d,改为序贯疗法。疗程2~3周,至症状消失后停药。其中8例实验室检查提示混有明显细菌感染,单一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后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7~10 d痊愈。16例消化系统症状明显的患儿,除降低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速度外,还给予口服思密达、补充益生菌等对症治疗,效果良好。心血管系统除有临床症状外,仅心电图显示ST-T轻度抬高,心肌酶谱无增高。在控制感染的同时,给予营养心肌治疗后,症状好转。10 d后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蛋白尿2例,未予特殊处理,停用阿奇霉素3 d后复查尿常规恢复正常。

2 结果

120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痊愈92例。合并细菌感染8例,加用头孢菌素痊愈。出现肺外并发症20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自行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可以引起肺部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季节高发,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1]。本组资料显示比例为85.8%,与文献报道相符。但婴幼儿也可感染本病,本组为14.2%,应引起重视。婴幼儿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有增加趋势[2]。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多不典型,与病毒性肺炎相似,均表现为咳嗽、气促,有的伴有喘息或喘憋,肺部听诊可有中小水泡音和哮鸣音,胸片显示为斑片影或点片影,外周血象白细胞不高或轻度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稍增高,C反应蛋白(CRP)不高或稍高;鉴别主要是依靠病原学的检查,临床上婴幼儿肺炎抗病毒治疗不满意时,一定要注意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及时更改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近凭临床表现和外周血象,很难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截然分开[3]。故需结合血清学及胸部X线助诊。本组资料所有病例血清MP-IgM抗体均为阳性,胸片有异常,故支原体肺炎诊断明确。本病易导致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4]。资料显示MP肺炎易出现肺外并发症的原因与肺炎支原体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有关,故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而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其发病机制与直接毒性作用及免疫损害两者有关[5]。本组病例均首选阿奇霉素治疗,症状很快减轻,绝大部分患儿很快治愈。但本组统计肺外并发症不多,仅20例,且病情相对较轻,可能与来院后首选阿奇霉素有关,用药及时,感染很快控制。未造成病情托延而使病情加重。但也不除外一些重症病例自行到上一级医院就诊的可能。治疗上,目前观点认为支原体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本文也证实了此观点。总的体会是,秋冬季节,年长儿如果出现发热,刺激性干咳,结合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趋势,及时应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对于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的婴幼儿除注意病毒性肺炎外,要高度警惕本病。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更强的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和细膜穿透性。口服吸收迅速,对胃酸比较稳定,在pH值为2.0时的稳定性是红霉素的300倍。肝肾毒性低,副作用少[7]。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袁壮.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449.

2 祝爱霞,张修发,邹建话,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67例临床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567-568.

3 李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6.

4 王淑英,丁明杰.以肺外表现为主的支原体肺炎46例分析.疑难病杂志,2009,8:98-99.

5 李耀武.小儿MP肺炎临床诊治进展.华夏医学,2006,21:875.

6 马红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571.

7 董宗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235-1236.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支原体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