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大地园林化实践与发展思路

2011-04-09 12:53史常武张大智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大地生态建设

史常武, 张大智, 毛 军, 王 胜

(1.岳阳市君山区林业生态局, 湖南 岳阳 414005; 2.岳阳市林业局, 湖南 岳阳 414000 )

君山区大地园林化实践与发展思路

史常武1, 张大智2, 毛 军1, 王 胜1

(1.岳阳市君山区林业生态局, 湖南 岳阳 414005; 2.岳阳市林业局, 湖南 岳阳 414000 )

基于对君山区大地园林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在当前该区“生态立区”战略目标下以大地园林化思想统领生态景观建设的基本发展思路。

大地园林化; 生态景观; 发展思路; 君山区

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提出“实现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同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首次阐释了“大地园林化”内涵,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全面规划,在一切必要和可能的城乡土地上,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大力而有步骤地改造荒山、荒地,治理沙漠、戈壁,从而避免天灾、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维持生态平衡[1]。大地园林化实践自此在全国展开。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概念逐渐少被提及。但毋庸置疑,这一口号提出50余年来,其所秉承的“提高居住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宗旨与当今世界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仍然息息相通,而且“大地园林化”的精神内涵与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通用学科代名词“Landscape Architecture(LA)”概念的现代发展有诸多共通之处[2]。2000年以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呼吁应重新审视“大地园林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2002年,陈俊愉先生明确提出要重提大地园林化,认为大地园林化这一“大气磅礴的理想”是“伟大时代的迫切要求,更是新世纪对中华文明古国的新呼唤”[1]。

君山区作为岳阳市西郊传统农业区,因地处(长)江(洞庭)湖、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殊生态区位,自1996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针。2001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批准岳阳市君山区为第六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2008年,中共君山区委、区政府立足君山区情实际,确立了推进跨湖发展、加快“新兴产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区、秀美和谐新城区”建设目标,力图将君山区打造成湖南省生态明珠和岳阳市城市“花园”与“绿肺”。建区15年来,君山区在林业生态与城市园林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在“生态立区”的旗帜下仍然缺乏一条明确而有效的思路指引,生态建设方向不明。大地园林化的建设成就则为君山区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和全局性思路:立足区位属性,建设平湖生态景观。生态景观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态体[3],而这正是大地园林化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地园林化”应当成为君山区高屋建瓴开展生态景观环境建设的基本理念和行动方针。

1 大地园林化发展现状

君山区围垦之初处处荒原、湖沼,百废待举,这也促使其成为大地园林化建设的忠实实践者。1958年后,在大地园林化的推动下,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伴随田园化建设运动迅速兴起,平原湖区“四旁”造林、经济林与山丘区用材林快速发展,苦楝、香椿、栾树、刺槐、臭椿、喜树、榔榆等树种被大量引入境内平原湖区各地,成为境内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普及的第一代造林绿化树种。1970年3月,湖南省林科所(今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在君山农场建圃,开始针对平原湖区自然条件进行系统引种和防护林营造试验。湖南省林科所根据林、农协调发展原则,提出并实施主干路采用复层混交、田间路以窄冠树种为主的营造林模式,既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又拓宽了林业发展空间。这种将田园景观设计融合在实用主义哲学之中的指导思想,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今天仍极具指导性意义。在以“三杉”(水杉、池杉、落羽杉的统称,下同)为主形成的平湖林网大格局下,在局部区域较小等级的路、渠优势树种配置各异,林相整齐、优良,季相分明、多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平原湖区特色景观。

虽然当时君山大地园林化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植树造林和林业建设领域,而与风景园林具体实践关联并非很大,但它对创造和维持今天君山区平湖区湿地生境的良好状态产生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为栖高木鸟禽营造了优良的栖息环境,使“白鹭林”成为君山区如今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今君山林果花木公司所辖国家公益林地(“三杉”和香樟块状混交林)、茅斯铺“三杉”林带、建钱公路西渠道林带等林地成为东洞庭湖湿地冬、夏候鸟的乐园,总长11km、林冠宽近50m的柳毅路(原1084省道)复层林带成为留鸟的乐园,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一典型范例表明,君山区境内大地园林化从客观上创造了生态景观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地园林化在君山区的实践是成功的。这一时期君山现域大地园林化的最大成就,即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垸外防浪林、垸内农田防护林网生态景观的基本骨架。

君山区2003年以来实施的“生态村庄”建设,促进了村屯“四旁”植树向生态园林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城区园林绿化向城市森林化方向发展。纵观围垦以来50余年环境改造历史,君山区生态建设方向基本上符合大地园林化基本思想,但其发展思路仍有待明晰化,才能避免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发生。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为干预对各生态功能区的破坏仍客观存在

2.1.1 农田防护林网局部破碎化 近10年来,原有以“三杉”为主组成的林网整体格局因木材采伐、基础建设等而致局部破碎化。分布于林网中的原块状混交林被“纯林化”,“三杉”林(带)减少,致使候鸟在垸区的栖息地不断萎缩,反映出农田防护林网在物种保护方面的生态功能趋于衰退。

2.1.2 湿地过度开发利用 主要表现为在湿地辟地、挖池开发种养业,如扩种芦苇、养殖螃蟹;华洪运河沿线湖泊及其它内湖珍珠养殖;洞庭湖“迷魂阵”仍未禁绝。此类现象的存在破坏了湿地自然状况及水体环境,威胁到湿地水禽和其它生物自然生存环境以及沿湖居民生活状况。

2.1.3 开山采石严重破坏低山区自然景观 矿石资源不是君山区优势资源。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开山采石也波及到天井山山脉沿线乡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极大改变了山地自然地貌、破坏了自然植被,对天井山森林公园建设也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2.2植物资源应用不尽合理

2.2.1 绿化树种单一化 农田防护林网组成树种基本上已从多树种变更为单一的杨树,城市绿化植物多年来局限于屈指可数的樟、广玉兰等几个“流行品种”。植物应用范围狭窄,乡土植物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致生态景观效应不良、景观特色缺失。

2.2.2 引种与应用的盲目性 君山区平原湖区土壤系河湖冲积物发育成的潮土,pH值7.4~8.5,偏碱性。但多年来园林绿化方面不顾其立地条件,追求短期效应而广泛引种应用杜英、茶花、含笑、红檵木、杜鹃等酸性植物,增加了日后绿地改造与养护成本。

2.3环境绿化多头管理

以主干道绿化管理主体为例,君山区306省道绿地由区林业部门管理,洞庭湖大桥桥头堡绿地却由岳阳市洞庭湖大桥管理局管理;202省道及建钱公路(钱粮湖段)绿地由交通部门管理,旅游路、团湖路绿地则由建设部门管理。管理多头性不利于大地园林化建设统一部署与实施。

3 大地园林化发展思路

3.1大地园林化总体规划

3.1.1 坚持以大地园林化基本理念统领生态景观建设全局 历史实践与时代精神赋予当代“大地园林化”的基本理念应是:大地园林化是一项综合性绿化网络系统工程[1],而非简单指造林绿化或园林绿化,它既有造林绿化营造出的大格局及其恢弘大气,也有园林绿化追求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和谐完美;大地园林化不拘“小园林”、更重“大景观”,期望最终建成融地理、生物、经济和人文等因素于一体的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宜综合政府各相关部门专业力量,统筹部署公路、血防渠道硬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清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等相关工程的实施与管理,将森林景观、湿地景观、农业景观、城乡绿地景观以及各相关基础设施等因子全部纳入到大地园林化范畴。

3.1.2 坚持立足生态区位的特殊性,充分发掘君山区生态景观特质 君山区位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濠河、团湖、采桑湖等内湖均属保护区的核心区。君山区人文底蕴丰厚,素享“胜境名区”、“洞庭明珠”、“鱼米之乡”美誉,2001年被岳阳市定为高效农业示范区,2003年被国家定为农业综合开发区。2009年以来,君山区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野生荷花之乡”称号,天井山森林公园、天井山河麂自然保护小区相继成立。突出上述特殊的生态区位条件、人文因素与农业本位,是君山区大地园林化总体规划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其生态景观特质形成的根基所在。

3.1.3 坚持遵循现代林业核心思想体系,积极探索生态景观建设的有效手段 林业是大地园林化理念提出和实施的基础。大地园林化规划与实践首先应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生态学原则,遵循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学基本原理,维持森林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健康状态,是现代林业思想的核心[4]。

城市湿地是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5]。当前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已从“建立湿地保护区和与水禽有关的湿地管理”提升到“从景观和生态系统范围的保护与管理”的高度[6],这表明湿地环境与陆地环境同属大地园林化不可分割的重要因子,都是君山区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依托。

3.1.4 坚持以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指导生态景观建设的具体实践 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同时权衡“节约社会经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破坏”两个基本要素,在保证景观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项目前期投资以及中后期损耗、能耗、维护等管理运营方面的投资[7]。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完全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重大战略决策,适应君山区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上大地园林化建设的需要。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学上最主要的措施,即多应用乡土植物,禁止大面积绿地通过客土种植酸性植物,以防止山地资源破坏。

3.2大地园林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根据立地条件、功能分区,选择不同的实践模式推进城镇园林化和乡村绿化,同时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丰富大地园林化建设的人文内涵。

3.2.1 天井山林区实行全面封山育林 天井山国有林场是君山区的中北部屏障,系武陵山支脉桃花山脉系发源而来的一长形孤山。2006年该场转型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实行全面禁伐,以期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来扭转其脆弱的生境状况。环境保护专家沈孝辉先生认为“封山育林是一种‘无为而治’,特别适合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利用自然力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应是生态公益林的首选”[8]。封育5年来,林区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各类物种特别是小麂活动日见频繁,其种群数量明显增长,由此于2010年12月催生了“天井山河麂自然保护小区”的设立。天井山林区全面封育也是适应天井山森林公园发展的需要,因而在森林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建设性破坏,遵循自然演替规律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重建顶级群落。这种全封方式符合“以永久性森林为主的多功能森林将成为森林资源的主体架构”这一世界林业发展的基本趋势[9]。

3.2.2 丘岗区优先发展经济林 大地园林化提出之初,即从客观上推动了“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实践[2]。“园林绿化结合生产”作为园林绿化工作近30年的指导方针,虽然到1986年10月被正式否定[2],但在当前山丘区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国家实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宏观经济政策的情况下,对该类型地区生态景观建设无疑仍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君山区丘岗地区经济林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设于省级生态示范村许市镇柿树岭村的“康王山柑桔产销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丘岗区经济林生产经营的龙头机构,并已注册“康王山”品牌商标。2009年以来,依托君山名茶效应,丘岗区茶叶基地面积已快速发展至20余hm2,并被作为带动岳阳市333.33hm2生态有机茶园建设的示范基地。在稳定退耕还林面积的前提下,丘岗区可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移民开发项目等项目建设平台,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结合节水灌溉、机耕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大地园林化的一部分),推动经济林产业化经营。

3.2.3 构建和维护完善的平湖区农田防护林网 君山区平湖区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83.38%,其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君山区大地园林化的整体面貌。农田防护林网是一个综合性防护林体系,应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综合考虑树种选择与营造林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其生态防护功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充分考虑林相、季相变化以及湿地鸟禽栖息林所体现出来的园林之美,在植物配置上就体现出“大色块、大手笔、大气派”的风格,突出应用复层混交于风景林构成,以展现磅礴气势和自然风韵[1],构建完整的平原湖区生态景观。

平原绿化工程自1986年实施以来的实践证明,平原绿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地园林化思想在平原地区的延伸。平原绿化三期工程(2011—2020年)“以农田防护林带建设为重点内容,通过继续加快防护林带、农林间作、村镇绿化的建设、开展退化林带修复和中幼龄林带抚育建设,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提高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综合功能和效益”[10],这表明了包涵农业景观、园林景观因素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已成为平原绿化未来10年的重要工作。农田林网建设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生态治理措施。

3.2.4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加强湿地自然植被保护,严格限制滩地开发,保护湿地植被自然分布与生长状态;加强湿地物种保护,清除非法捕猎设施;加强植物自然群落保护,保护团湖以及采桑湖岸野生荷花、芡实的自然生长环境。川三蕊柳被称为淡水湿地的“红树林”,其群落在湖南省仅分布于洞庭湖湿地,系洞庭湖湿地分布海拔最低的木本植物,现已基本绝迹[11],但在君山区穆湖铺外滩仍有小片自然分布,因目前芦苇侵入而难以成林,其保护方案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3.2.5 加快乡土珍稀树种繁育、保护及其利用 乡土植物在大地园林化中的应用,传递的是特定地域的文化色彩,体现的是特定地域的文化个性。加快乡土植物的开发利用,是培养景观特性的根本途径之一,可避免其陷入低级媚俗的通用绿化模式。而本地区珍稀植物的开发、推广,是促进乡土植物应用的重要环节。

君山公园地理、气候与君山区其它地区殊异,物种多变异,以竹类、青冈、黄檀、花椒、柘树等树种较显著。君山岛是中国刚竹属植物分布密度最大、变异最频之所,岛上竹类近缘种均起源于岛上生态的原始性。故明吴启茂赞曰:“龙孙有异种,聚族君山阿。”君山岛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树种有五加科刺楸,禾本科刚竹属罗汉竹、斑竹、紫竹;岳阳市级稀有树种有人面竹、龟甲竹、糟里黄刚竹、方竹等;湖南省特有植物君山山矾[12-13],是山矾科分布海拔最低的种类[14]。

君山珍贵种质资源至今仍“养在深闺人未识”。圣音竹是一种十分珍稀的观赏竹种,在君山区已不多见,而益阳林科所早于1982年就已开始引种栽培[15]。君山山矾、重阳木的园林用途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重阳木作为君山平湖区原生乡土树种,一直遭到摒弃,但该树种在广东地区却广泛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加快乡土珍稀树种繁育,即是防范乡土物种资源丧失、保护乡土物种资源最有效的手段。

3.2.6 积极防范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随着国际国内交流日益频繁,生物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凸显。君山区2010年10月首次于306省道(西城办事处段)林带外缘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说明外来有害生物已成为君山区当前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防范有害物种入侵,维护生态安全,也是大地园林化建设重要考量因素。

[1] 陈俊愉. 重提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在《城市大园林论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J]. 中国园林,2002,18(3):3-6.

[2] 赵纪军. 对“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考察[J]. 中国园林,2010,26(10):56-60.

[3] 生态景观[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849772.htm.

[4] 周平. 植树者,醒来!——警惕森林人工化[J]. 人与自然,2002(7):5-19.

[5] 余刚鹏,李文杰. 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湿地恢复重建研究[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4(3):12-16.

[6] 姚靖,陈永华.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6):39-44.

[7] 徐晞,刘滨谊. 关于中美两国之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J]. 景观设计,2008(3):6-11.

[8] 沈孝辉. 走出低水平重复和误区——再论警惕森林的人工化[J]. 人与自然,2003(4):6-25.

[9] 王登举,徐斌. 顺应低碳时代需求,林业概念正在重构——世界林业发展热点与趋势综述[N]. 中国绿色时报,2011-02-10(A3).

[10] 国家林业局.全国平原绿化三期工程规划编制技术方案[R]. 2010-10.

[11] 张灿明,李锡泉,田育新,等. 洞庭湖湿地天然川三蕊柳林群落学特征[J]. 湖南林业科技,2008,35(6):11-12.

[12] 君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岳阳市君山区志[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431.

[13] 侯碧清,刘克旺. 湖南特有植物及园林应用和保护 [J].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2):40-42,45.

[14] 湖南产新植物——大院冷杉、宜章杜鹃、瑶岗仙杜鹃、君山山矾[EB/OL]. http://www. hnsdc.org/onews. asp?id=10696.

[15] 张新明,胡爱群,曹学优,等. 圣音竹引种栽培及生长特性[J]. 湖南林业科技,2008,35(3):25-27.

2011-04-26

2011-05-05

史常武(1969-),男,湖北省监利县人,主要从事新农村建设生态园林景观规划工作。

S 731

B

1003-5710(2011)03-0076-04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1. 03. 022

(文字编校:张 珉,龚玉子)

猜你喜欢
大地生态建设
大地之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